一、乌骨鸡和白毛乌鸡的区别?
一、外观不同
1、白毛乌骨鸡:全身羽毛洁白,喙、趾、肉、骨、皮呈黑色,冠髯呈绛色,耳垂雀绿色,有平羽、反羽两种。
2、乌鸡: 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趾均为黑色。
二、分布不同
1、白毛乌骨鸡:主要产于浙江省江山县境内。
2、乌鸡:该鸡种具有明显高于普通家鸡抗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南北均可养殖。
二、白毛乌骨鸡公母区分图片?
白毛鸟骨炒公鸡关红大,母:关小
三、乌骨鸡怎么养殖
乌骨鸡怎么养殖
乌骨鸡是一种受欢迎的养殖禽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如果您计划养殖乌骨鸡,了解一些关键的养殖技巧将会对您的养殖业务带来很大的帮助。
1. 选择合适的场地
选择适宜养殖乌骨鸡的场地是成功养殖的第一步。乌骨鸡需要一个安静、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雨淋的环境。确保场地有围栏或网柵以防止乌骨鸡逃离或遭受外界威胁。此外,场地应当易于清洁和排水,以确保鸡舍的卫生条件。
2. 准备合适的饲料
饲料是乌骨鸡健康成长的关键。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包括幼鸡饲料、生长期饲料和产蛋期饲料。请确保饲料的质量良好,含有适当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乌骨鸡的营养需求。
此外,定期清理饲料器具并定时供给新鲜水源也非常重要。
3. 维护合适的温度
乌骨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对于养殖乌骨鸡非常重要。幼鸡需要较高的温度来保持体温,而成鸡则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通过使用加热灯、散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等工具来控制鸡舍的温度。
4. 疾病预防与控制
疾病是影响乌骨鸡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密切关注乌骨鸡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舍的卫生情况,加强消毒工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如果发现有乌骨鸡患病,应及时隔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5. 管理和照顾乌骨鸡
养殖乌骨鸡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照顾。定期为鸡舍进行清洁,保持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的清洁和完好,及时清理粪便。同时,确保乌骨鸡得到充足的运动空间,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这样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6. 注意繁殖和孵化
如果您打算继续养殖乌骨鸡,孵化和繁殖将成为您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合理的配种和注意孵化条件,提高孵化率和幼鸡的存活率。同时,确保母鸡的饮食和健康状况良好,以保证蛋的质量和数量。
7. 销售与市场营销
经营乌骨鸡养殖,最终的目标是获取盈利。所以,找到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是至关重要的。与当地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寻找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同时,为乌骨鸡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和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之,乌骨鸡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业务,但成功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选址、饲料、温度、疾病预防、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您将能够建立起一套稳定高效的乌骨鸡养殖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四、乌骨鸡小时候有没有白毛?
老屋基小的时候身上也有白毛他从出生的时候毛就是白色的,只有鸡冠和他的爪子,还有全身的骨头是黑色的。
五、白毛乌骨鸡的蛋是什么颜色?
白毛乌骨鸡的蛋是青色、褐色、白色的颜色,白毛乌骨鸡,是江山市的特产,也是我国名贵珍禽之一。据当地出土文物《天鸡壶》考证,远在东晋年间(公元317年)就有养殖,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江山白毛乌骨鸡,体态清秀,冠和肉呈髯绛色,耳垂雀绿色,全身羽毛洁白,喙、舌、皮、肉、骨、内脏、脚等俱乌,煮熟后肉、骨乌色不变。
六、白毛乌骨鸡多少钱一斤?
乌骨鸡是我国畜禽基因库中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珍禽,具有国外鸡种所不及的优良性状,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兼备药用、肉用、观赏价值,是我国的古老鸡种之一,闻名中外的药用家禽,国际承认的标准品种。
早在元代初期《马可波罗行记》中就有记载。表明乌骨鸡早在700年前就已存在,并作为滋补和药用的珍品。近年来我国已大力开展对乌骨鸡品种资源的挖掘整理,对乌骨鸡的研究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如位于我国江西省的丝毛乌骨鸡,其体型结构细致紧凑,体态小巧轻盈,头小,颈短,眼乌,脚矮,皮肉俱黑而羽毛银丝雪白或全黑,头顶凤冠,故有“白凤”之称。有人称之为十全禽,所谓十全,是指桑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毛腿、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七、乌骨鸡养殖技术的价格
乌骨鸡养殖技术的价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乌骨鸡养殖技术备受关注。乌骨鸡是一种优质的食用禽类,富含营养,肉质鲜嫩美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要想成功养殖乌骨鸡,除了必备的技术和方法外,还需要了解养殖成本及相关价格信息。
养殖乌骨鸡的价格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鸡苗价格、饲料成本、养殖设备费用以及劳动力成本等。以下是乌骨鸡养殖技术所涉及的一些主要费用:
1. 鸡苗价格
乌骨鸡的鸡苗价格与鸡苗品种、数量及供应商有关。一般来说,乌骨鸡鸡苗相对于其他品种的鸡苗价格较高,因为乌骨鸡的肉质更为优良且市场需求较高。鸡苗价格在市场上有所波动,一般在10元至15元之间。
2. 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是养殖乌骨鸡过程中的主要开支之一。为了确保乌骨鸡的生长发育,饲料的质量和营养需满足一定标准。乌骨鸡主要以颗粒饲料为主食,饲料价格受制于饲料成分、品牌、规格及当地市场供应情况等多个因素。
3. 养殖设备费用
养殖乌骨鸡需要一些必备设备,例如鸡舍、饮水设备、喂食器等。养殖设备费用根据鸡舍规模和设备的质量而异。一般来说,养殖乌骨鸡的鸡舍需要具备通风、保温和隔离功能,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饮水设备和喂食器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
4. 劳动力成本
养殖乌骨鸡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包括日常的喂养、清洁和疫病防控等工作。劳动力成本因养殖规模及所在地的人工费用而异。对小规模的养殖户而言,通常可以自行完成一些劳动力工作;而对于大规模养殖商来说,可能需要雇佣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除了上述费用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对乌骨鸡养殖技术的价格产生影响:
- 市场需求:乌骨鸡的市场需求较高,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备受青睐。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乌骨鸡的价格。
- 市场竞争:养殖乌骨鸡的养殖户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市场上供应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如果供应不足,价格可能会上涨。
- 政策因素:有时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会对养殖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饲料价格的波动可能与相关政策调整有关。
综上所述,乌骨鸡养殖技术的价格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鸡苗价格、饲料成本、养殖设备费用和劳动力成本等。养殖户在养殖乌骨鸡之前,需仔细评估这些费用,并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来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以确保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八、白毛的养殖方法?
白毛掌养殖应选择好透气的盆土,养殖几年可换盆换土一次。生长季节一定要保证好阳光照射,可养在向阳处,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白毛掌能耐干旱,一般是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冬季减少浇水。它能耐贫瘠,少量施肥促进生长,生长季节可以每月施肥一次。它喜欢温暖,注意冬季应搬到室内越冬。
一、盆土选择白毛掌养殖应选择好盆土,花盆适合选用透气好的泥盆,土壤提供排水通畅、疏松透气、富含营养的沙质土壤中,土壤可用腐叶土、粗沙、园土混合配制。养殖几年后,可以给它换盆换土。
二、充足光照它对光照的需求很多,生长季节一定要保证好阳光照射,不能养在缺少阳光的位置,否则容易导致徒长,引起株型变得不美观。可将白毛掌养在向阳处,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尤其是冬季可全光照。
三、适量浇水白毛掌能耐得住干旱,平时浇水的时候,可以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土壤干后及时浇水。千万不能在花盆中存有积水,避免导致根系腐烂。冬季的温度比较低,应该要控制浇水,尽可能少浇水,保持土壤偏干燥。
四、适当施肥它能耐贫瘠,对于肥料的需求不高,少量施肥就能满足生长所需,在生长季节可以每月施肥一次,促进白毛掌生长。
五、注意事项白毛掌比较喜欢温暖,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25℃左右,冬季耐不住低温,所以冬季应该搬到室内越冬,将温度保持在5℃以上,避免白毛掌被冻伤。
九、白毛土鸡养殖方法?
选择合适的场地:土鸡养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提倡一个山包一个场。
场地消毒:新场地,育雏室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老场地,地面清扫冲洗,在上述方法的 基础上,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福牧网,用高锰酸钾14克/平方米 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温度要求: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温度,一般育雏舍温度控制在: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龄 后方可脱温。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 断张口呼吸,表明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温度较为适宜。
选择优质的鸡苗: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黄、三黄鸡、广西麻鸡、浙大黄、固始鸡、仙居鸡、福建青鸡等中小型的迟速型鸡,以其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市的野外养殖。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眼凸有神、挣扎有力、身体洁净、个体均匀、毛色一致的为优质的苗鸡。
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 生理盐水及速补;近距离的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的应人工调教, 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应当全天候供水。
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 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 料应撒在尼龙布或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
适当的饲养密度: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快大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平方米 ,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龄脱温后方可放养。
搞好免疫工作: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室内饲养的快大鸡应有所区别,主要需做好:
1、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户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农业部门指定的店家购买为好。
2、 疫苗应足量使用。土鸡养殖其他方面都可以节省,唯独疫苗不能克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饮水免疫量应加倍(即1000只鸡,用2000羽份疫苗),点滴免疫用1-1.5倍量;后期1.5-2倍量为宜。
3、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龄H120疫苗,8-10日龄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I系疫苗和禽流 感疫苗,32-34日龄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育出雏阶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1、白痢病。该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特征是雏鸡肛门粘有白色粪便,用恩诺沙星、佛哌酸、敌菌净、土霉素等药进行防治。
2、霉菌病。好发于半月龄内,以呼吸困难、肌体脱水、消瘦,剖检可见肺气囊内含霉菌结节为特征。防治上应杜绝霉变饲料、降低舍内湿度、经常更换垫料,可用制霉菌素治疗。
3、球虫病。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用青霉素、磺胺类及球虫药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
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后期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单一的玉米(2318, -5.00, -0.22%)、稻谷,条件好的用颗粒料。一般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整个饲养期不停水。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兽害。
1、适当的饲养时间。土鸡饲养期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 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增加饲养成本,效益变差。一般体重达1.2-1.5公斤,时间在80天以上即可上市,养户也可根 据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2、适度的饲养规模。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在我市目前的条件下,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500~2000只为宜。避免 超规模连片养殖。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3、合理的轮牧时间。 一个鸡场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 树生长;时间太短,投资重复,成本增加,造成浪费,影响效益。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4、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 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药物,以防万一
十、白毛蛇的养殖方法?
白毛蛇春季将带有2-3个叶或叶芽的白毛蛇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浅埋于腐殖土的表土中并保持湿度,40天左右即能生出新根。白毛蛇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有野生植株,附生于树干、近水阴湿的岩石上,可挖取莳养。
整地施肥:白毛蛇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的土壤最为适宜。由于它的根系入土不深,无需深耕。整地前施腐熟的有机肥,浅翻做成平畦。
适时播种:白毛蛇播种可在春季终霜前后,选留大小适中、整齐、无伤残的具有品种特性的块茎作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按密度挖穴或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每穴种块茎1-2个,覆土。
田间管理:白毛蛇生长期较长,应注意中耕、除草。夏季注意控制水肥,防止植株徒长。白毛蛇出现花蕾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和顶芽,以节约养分促进块茎生长。立秋后,地下茎膨大期,可追复合肥和药材根大灵,以促进地下茎的迅速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