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地膜种植技术?

一、红薯地膜种植技术?

红薯地膜种植技术如下:

一、覆膜形式

移栽苗后覆膜和覆膜后栽插两种形式,覆膜后栽插较为广泛。一般是在起垄后喷施除草剂后盖地膜,覆盖后可停置几天提高地温,然后栽插。

目前国内已研发出旋耕起垄覆膜一体机,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田间作业,特别是在春季风大,人工盖膜比较费力。

二、红薯田覆膜的好处

1、红薯覆膜的优点在于保温保湿利于生根,生根快、根系发达粗壮。

2、表现在地面特征就是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提高光合作用及制氧能力,从而达到增产。

3、再就是除草害,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

三、覆膜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盖优不盖劣

增施肥料,盖足不盖少

选育壮苗,盖壮不盖弱

足墒覆膜,盖湿不盖干

适时早栽,盖早不盖晚

增加密度,盖密不盖稀

四、覆膜栽培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

1、选择合适的薄膜:

甘薯覆盖多采用透明膜,透明地膜成本较低,土壤增温快。但优质黑膜有利于高产,控制杂草生长。

2、施肥灌水整地施药:

由于甘薯栽插覆盖地膜后不便施肥、施药,因此整地前要施足底肥,最好多施有机肥,干旱年份要灌水造墒,以保持土壤墒情适宜。

高钾复合肥与生物有机菌肥搭配使用,实现了有机与无机的结合,养分全面,既能满足红薯对氮磷钾的需求,又能改良土壤,提高红薯的抗病性,种出的红薯高产优质,味美香甜。

起垄前撒施农药如:

6%毒·辛颗粒剂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亩用量5-8kg;

覆膜前喷施50%异丙草胺乳油等除草剂可防除禾本科杂草与部分阔叶草(草出土后喷药无效),220-250ml/亩,加水40kg均匀喷雾。

3、起垄盖膜:

甘薯覆盖地膜栽培,宜采用高畦或高垄,垄距80-90cm,高度30cm以上。垄面稍成拱圆形,覆膜时薄膜绷紧。

4、覆膜后栽插薯苗:

覆膜后栽插薯苗,可利用定穴浇水器浇水,栽插时上部留三叶,埋土时避免苗尖蘸上泥土。

5、覆膜栽培注意事项:

起垄施药后及时盖膜,以利土壤保持墒情,减少水分蒸发。

喷洒除草剂后马上覆膜的,可适当降低喷药浓度,以防烧伤薯苗。

盖膜时要拉紧铺平,完全贴紧垄面,把膜在垄沟用土压实。

二、地膜芋头种植技术?

  1.选对品种:芋头基本上可以分为水芋和旱芋,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北方地区以小芋头为主。芋头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热带和亚热带带地区比较适宜芋头生长,北方地区种植较少。也可以作为盆栽和庭院栽培。

  2.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芋头。

  3.播种期: 芋头在13°C以上开始发芽, 一般在3月上中旬左右开始种植,地膜栽培可以提前10-15天播种,可以明显增加产量。

  4.施肥管理: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可以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硫酸钾3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出苗后90天施入氮肥,再过15天施入磷钾肥,效果最好。

  5.浇水管理:芋头耐涝不耐旱,适宜滴灌,结合地膜覆盖,可以节约用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地膜覆盖栽培芋头,生长量增加,容易出现早衰,可以通过增加施肥量和灌水量解决。

三、地膜花生种植技术?

地膜花生种植应该是,首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进行土地耕作,再就是把花生种子埋在土里,再就是把地膜盖好用土密封,再就是等花生苗出土皮后,再就是把花生苗放出来用土压好地膜,再就是根据苗情进行浇水施肥等

四、柴胡地膜种植技术?

一、整地

柴胡是比较喜欢阳光,野生的大部分长在,比较荒的山坡丘岭上边,它的耐寒性和耐干旱性都是比较好的,怕高温,怕水涝,所以在选择地块的时候要选择土壤,深度可以达到50公分以上,有良好的排水条件,然后种植之前进行深耕30公分,一亩地3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40斤的硫酸钾+50斤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

二、处理种子

最好选择两年生柴胡劫的种子,如果是当年的话,容易造成发芽率降低,所以不建议种植,贮藏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所以选择两年生的柴胡结的种子比较合适。在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把有霉变的种子和杂质去除,然后把种子放入0.8%的高锰酸钾溶液里面浸泡15分钟,然后进行晾干,不粘手的时候可以进行种植。

三、种植

覆盖地膜可以保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四月初的晴天进行种植柴胡,株距为9公分,行距为20公分,一亩地使用6斤的种子,种植后一般情况下2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当柴胡长到六公分的时候,要及时的间苗,如果密度过大,建议一个穴留5棵,如果有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补苗,一亩地留苗量为20万-22万棵。

四、田间管理

1.除草。在柴胡的生长过程中,容易杂草丛生,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拔除杂草,当柴胡的苗长到6公分的时候,可以进行间苗,放苗,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第一次拔草。第二次拔草,可以在柴胡苗长到10公分的时候进行,然后要保持地块的清洁,避免杂草丛生。当柴胡苗长到30公分的时候,要不定期的进行拔草,避免杂草丛生和柴胡争夺养分,会造成柴柴胡缺苗的情况。

2.追肥。一般在间苗七天后可以,对柴胡进行追肥,一亩地使用,16斤的磷酸二铵或者尿素,间隔2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三次,这样可以促进柴胡的生长。如果天气连续干旱,这个时候不能追肥,避免柴胡出现烧苗的情况。

3.摘心。张柴胡开花的时候会消耗很多的养分,减少根的产量,如果是一年生的柴胡淝水比较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土壤,对于部分植株开花的,应该及时的去除花蕾和摘心。如果是两年生的柴胡,等到植株开花的时候,除了留种之外,应该在开花前及时的摘除花蕾,避免养分损耗,这样可以提高柴胡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

1.斑腐病。这种病害主要危害柴胡的叶片,叶片上会有4毫米圆形褐色病斑,中间偏灰色,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柴胡枯萎,一般在7-8月发生,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1000倍的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者使用1:1:120波尔多液,每隔一周喷施1次,连续喷3次。

2.锈病。这种病害一般在5-6月发病,枝叶上会出现零星锈色的斑点,会造成柴胡发育不良的情况,在返青前及时的清除发病植株和杂草,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400倍的97%敌锈钠原粉,或者使用1000倍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间隔九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发病比较严重的,要及时清理出园。

3.根腐病。一般发生在五月,高温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生,主要危害柴胡的根系,造成腐烂,导致植株枯萎,要和禾本科作物进行合理轮作,注意排水,在整地的时候可以使用1.2斤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浇灌,及时的把发病的植株清理出园。

4.黄凤蝶。多发生在6-9月,在幼虫的时候可以进行人工捕杀,也可以使用300倍的青虫菌青虫菌中每克要含有100亿的孢子。或者使用800倍的90%敌百虫晶体进行喷施,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

5.蚜虫。多发生在6-8月,选择柴胡种植的地块,要远离杏树,桃树,李子树等越冬可以寄生蚜虫的植物,发病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500倍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3次。

6.椿象。多发生在6-8月,主要危害柴胡的茎叶。种植柴胡的地块要远离杏树,桃树,李子树,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800倍的90%敌百虫晶体进行喷雾防治,间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也可以进行人工捕杀防治。

六、采收

柴胡,不管是一年还是两年,都可以进行采收,一年生的柴胡有效成分比较高,但是产量比较小,通常采收两年生的种子比较好,一般是在十月初等到植株开始枯萎,最好在这个时期进行采收。

五、地膜西瓜如何种植,传统地膜西瓜种植技术?

地膜西瓜是一种常见的西瓜种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在西瓜生长期间覆盖一层地膜,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杂草生长等。以下是传统地膜西瓜种植技术的步骤:

1. 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深翻和松土,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施肥:在土壤表面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以提供西瓜生长所需的养分。

3. 铺设地膜: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地膜,地膜的厚度一般为 0.015-0.02 毫米,宽度根据种植的西瓜品种和种植密度而定。

4. 播种:在地膜上按照一定的间距播种西瓜种子,播种深度一般为 1-2 厘米。

5. 管理:在西瓜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等,以保证西瓜的正常生长。

6. 收获:当西瓜成熟后,可以及时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在铺设地膜时,需要注意地膜的质量和铺设的方法,以避免地膜破裂或被风吹起。同时,在西瓜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检查地膜的状况,如有破损或漏洞,需要及时修补。

六、黑地膜大蒜种植技术?

大蒜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吃到的蔬菜之一,近些年来,全国的大蒜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大蒜的价格直线上涨,大蒜种植户的收益近些年来创新高,据小帮手所了解,在我们当地,今年种植大蒜的农户有增加的趋势。

地膜覆盖栽培大蒜是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不少农户反应,地膜覆盖种植比露天种植,增产幅度能达到20%-30%,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经济效益的增加,因此,本篇内容,小帮手就和大家详细说说地膜覆盖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大蒜的生育特点

大蒜是一种喜冷凉的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跨度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在零下5度到26度之间,都能够很好的生长。

大蒜主要有须根、假茎、叶片、蒜苔、蒜头等组成,大蒜的适宜发芽温度是20度左右,叶片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度左右,蒜苔和蒜头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0度之间,大蒜喜湿怕旱,所以在种植过程中,注意墒情的把控。

二、品种选择

大蒜的品种,如果从“颜色”来划分,主要有2种,一种是白皮蒜,一种是紫皮蒜。

白皮蒜:一般蒜瓣多,但是小瓣居多,比较好存贮运输。

紫皮蒜:一般蒜瓣少,但是大瓣居多,辛辣味更重,比较适合腌制、生食。

以上2个品种,大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收购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选择。

三、整地

1、大蒜的根是弦线状的须根,特点是根系小,根毛少,据观察,大蒜85%左右的根系都分布在20cm以内的土层中,因此,种植大蒜对于土质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优先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进行种植,比如有机质的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较好、排水方便等。

2、大蒜忌重茬种植,可以优先选择上年没种过大蒜的沙壤地种植,比如芝麻、花生等,不过,如果前茬种植的是葱、韭菜等地块,后茬也不建议种植大蒜。

3、由于大蒜的生育期相对较长,再加上覆盖地膜,不太容易追肥,所以前期的底肥要施足,建议复合肥(或者专用肥)和有机肥共同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可使用1000-1500kg,如果没有有机肥,复合肥的用量要充足,每亩施用50kg左右,如果购买的复合肥含氮量不高,还可以加入10kg的尿素,另外还有农户自己配肥,具体用量为磷酸二铵20-30kg加硫酸钾10kg加尿素20-30kg,具体用量还可根据自身的土壤情况来决定。

四、蒜种处理

不论是购买的蒜种还是自留种,在播种前都要对蒜种进行挑选,一般情况下,下面5种情况的蒜种,不建议播种。

1、有破损的蒜种

2、有烂瓣的蒜种

3、有夹心瓣的蒜种

4、弯曲较大的蒜种

5、有病虫害的蒜种

优先选择蒜瓣相对较大的蒜种,另外,蒜种选好以后,要进行拌种,来预防生育期中的部分病虫害。可用拌种药剂有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克/升萎锈·福美双(福美双200克/升+萎锈灵200克/升)悬浮种衣剂等等。

五、播种

1、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 地膜大蒜的种植时间为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之间,和当地的温度有较大的关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宜选择播种期(大蒜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4-20度)。

2、播种密度

大蒜的播种密度不宜过密,根据地块不同、品种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亩播3-3.5万株左右,行距大概20cm左右,株距大概8-10cm,也有按照行距20-25cm、株距6-8cm方式播种,亩播大概1万株左右。

3、播种深度

大蒜播种深度不宜过深,尤其是覆盖地膜的大蒜,以免影响出苗,播种深度在2.5-3cm之间之间即可(也有播种到5cm左右的情况)。

六、覆膜

大蒜播种下去以后,就要进行覆膜工作,不过覆膜前,还有2件事要做,其一是浇水,其二是喷施封闭除草剂。

大蒜栽下去之后,先把畦面轻轻趟平,等到气温下降到17-20度左右的时间进行浇水,如果播种后,当地的气温较高,可适当等待几天,另外建议打一遍封闭除草剂,可用药剂有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5-65毫升/亩、33%二甲戊灵乳油140-180毫升/亩、40%甲戊·乙草胺(二甲戊灵20%+乙草胺20%)乳油、55%乙氧·异·甲戊乳油(二甲戊灵15%+乙氧氟草醚5%+异丙甲草胺35%)110-130毫升/亩等等。

当封闭除草剂喷施以后,就可以覆膜了,地膜规格根据种植的行距来选择,几十厘米到几米的宽度都有,在覆盖地膜的时候,要将地膜拉直拉平,让地膜紧贴地面,地膜的两边要用土土压实,如果发现地膜上有漏孔,要用细土压上,可选择人工或者机器进行覆膜。

七、田间管理

1、破孔

大蒜在出苗后,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会自己顶破地膜,不需要人工破孔,但是,会有一小部分需要人工辅助,在清晨的时候,用工具在薄膜上划小孔,将大蒜苗从地膜中拉出,达到苗齐的目的。

2、肥水补充

整个大蒜生育期,主要有3个浇水期,其一是11月底的时候浇一次越冬水;其二是第二年3月份的时候浇一次返青水;其三是抽薹后浇一次水,当然,也可以根据大蒜生长情况具体选择浇水时期。

肥料的补充,一般在返青时进行,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kg,随后在后续的生育期中,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或者全营养补充的叶面肥),根据大蒜的生长情况,可多次喷施。

3、病虫害防治

大蒜主要虫害有:蒜蛆、蓟马、潜叶蝇以及其它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在播种前已经拌种预防,如果未拌种,后期出现地下害虫或者蒜蛆时,可选择20%吡虫·辛硫磷乳油(辛硫磷19%+吡虫啉1%)、25%毒·辛乳油(辛硫磷20%+毒死蜱5%)进行灌根。

针对蓟马,可选择药剂有5%啶虫脒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等。

针对潜叶蝇,可选择药剂有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31%阿维·灭蝇胺悬浮剂、3%阿维·高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乳油等。

大蒜主要的病害有锈病、叶枯病、灰霉病等,可选择药剂如下: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5%氟环唑悬浮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等。

八、收获

收获主要有2个时间段,其一是收蒜苔,其二是收蒜头,一般情况下,在5月中旬左右就可以采收蒜苔了,通过观察,当蒜苔上的蒜苞离叶鞘口7-10cm的时候,就是收获蒜苔的时候,及时收获蒜苔,一方面有利于蒜苔的品质,另外一方面,不会和蒜苔抢水分和营养,还有利于蒜头的生长。

蒜苔收获后,大概20天以后就可以收获蒜头了,通过观察,蒜叶和叶梢由绿变黄,慢慢干枯,另外,地膜大蒜比露天种植的大蒜要提前成熟,一般会早收8-10天,因此,农户们要注意及时收获,以免影响品质和产量。

七、秋椒地膜种植技术?

1 施足底肥

地膜覆盖栽培要一次性施足底肥,尽量实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45~75 t/hm 2 、辣椒专用肥 750~1 125 kg/hm 2 。

2 整地起垄

整地要精细,做到田地平整、无块状坷垃和碎石,然后起垄做畦。标准是按 1 m 标线,整成宽 80 cm 、高 15 cm 的小高畦,畦沟上部宽 20 cm ,每畦栽植 3 行辣椒,株行距为 25 cm×30 cm ,定植 12 万株 /hm 2 ;也可按 0.8 m 标线,整成宽 60 cm 、高 15 cm 的小高畦,畦沟上部宽 20 cm ,每畦栽植 2 行辣椒,株行距 20 cm×40 cm ,定植 12.6 万株 /hm 2 。小高畦表土要细碎平实,以便覆膜。

3 喷洒除草剂

地膜覆盖栽培时,如果是先移栽后盖膜,注意除草剂要在移栽前喷施;若是先覆膜后移栽,除草剂要在覆膜前喷施,而且除草剂的选用同移栽前土壤处理,用量要减少 20%~30% 。尽量选用芽前选择性较强的高效、广谱、长效除草剂。

4 定植覆膜

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既适合辣椒直播栽培,也适合于辣椒育苗移栽。辣椒移栽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较常用的是先栽苗后覆盖地膜,每块地膜要整齐覆盖一畦。如果畦面宽60 cm ,以覆盖 100 cm 宽的地膜为宜;如果畦面宽 80 cm ,则要选用 120 cm 宽的地膜。辣椒苗按要求栽好后,从高畦的一端开始将地膜的一端埋好,然后把地膜罩在辣椒苗上,摆正位置;再用小刀对准辣椒苗割小孔,将辣椒苗掏出膜面,随即用土把定植孔封实,并将地膜两边拉紧埋入土中(两边各用土压住 15 cm 左右),保证覆膜的严密性,防止漏气、散热、跑墒,提高地膜的保温效果;同时,每隔 4~5 m 在地膜上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 。垄沟底部一般不覆盖地膜,以便浇水追肥。

5 覆膜后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盖膜后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在辣椒生长初期,用水量较不盖膜田块少。同时,地膜覆盖促进了苗株的生长发育,使苗株健壮、叶面积较大,水分蒸腾量增加,所以在辣椒生长中后期,用水量和浇水次数应稍多于不盖膜地块,以免因干旱造成植株早衰。二是追肥。地膜覆盖后不便于土壤追肥,可进行叶面喷肥。待植株长至一定高度,植株叶片基本盖严地面时,可揭去地膜,然后进行追肥、浇水。三是整枝打杈。门椒采收后,及时打掉门椒部位以下的侧枝,为上部分枝集中供应营养,促进辣椒优质高产。辣椒分枝较多,盛果期田间郁闭严重时,应剪掉较弱的分枝、衰老的分枝及老叶,减少营养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四是检查地膜。在辣椒封垄以前要经常查看,尽量保持地膜的完整性,若发现有损坏破裂,要及时用土封严压实。如果有杂草影响辣椒苗正常生长,可在地膜上开口拔除杂草,随后及时将地膜封压严实。

八、蚕豆地膜的种植技术?

1、铺膜

选用宽1.2米,厚0.08毫米的标准农用地膜,一人将待铺地膜平展在地表面上铺膜,一人将地膜两边缘的土铲起压实膜边,形成垄膜。

膜面要平展紧贴垄面土层。每隔1.0米在膜面上压膜,防止大风揭膜。两膜之间50厘米,便于田间管理走动。

2、播种

清明之后到五月中旬及时抢墒播种,用点播器人工点播,膜上种植4行,株距15厘米~16厘米,播种量15公斤/亩~17.5公斤/亩,保苗1.2万株/亩~1.3万株/亩。播后及时用湿土盖住播种膜口,防止土壤墒的损失。

3、人工放苗

出苗时,对没有出苗的幼苗采用人工放苗,以防止地面烧苗,保证苗齐、苗全。

4、中耕锄草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进行锄草,操作时避免损坏地膜及伤到蚕豆植株。

九、地膜辣椒的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的地块要提前整地,施足底肥。作成畦面60~65厘米宽、15厘米高的小高畦,每畦内栽2行,行距35厘米,两畦间留宽30厘米的排水沟。

实行地膜覆盖可先栽后盖,也可先盖后栽,实践证明先盖后栽比较方便,省去割孔套苗的工作。盖膜时先要选择合适宽度的地膜,铺好膜后用土将四周压实,防止漏气、散热、跑墒。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一茬朝天椒收获结束后,除了清除植株,还要把地里的破旧地膜统一收集处理干净,以免破坏土壤环境,造成白色污染。

十、香菜夏季地膜种植技术?

       1.播种时间

        夏季香菜一般在6月左右播种,每亩用种量不宜超过2公斤,适宜的播种量既能保证产量,又能提高香菜的品质。种植密度不宜过小,以免影响后期采收,要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中,播种后覆膜盖草,一周左右揭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

         2.品种选择

         夏季温度较高,超过20℃时,香菜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而且还会影响香菜的品质,超过30℃时,还会停止生长。所以在选择品种时,应选择耐干旱、耐太阳光、抽薹晚,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品种的好坏还会影响香菜的产量和质量。

          3.整地施肥

          因为是反季节种植香菜,所以对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先将土地进行松土,保证以后的肥水能够渗透到香菜中,偏于吸收。香菜的生长周期较短,在种植之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是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将泥土和肥料进行混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吸收。

         4.田间管理

         夏天气温升高,会影响香菜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草膜揭掉之后,要及时搭建遮阳网,采取白天盖、晚上揭的方式,加强通风。在苗齐后的一个星期,开始间苗,留下生长强壮的苗,去掉弱的。将植株间的距离保持在3厘米左右。定苗后,每周浇一次水,在幼苗长出后,开始追肥,后期还要施加叶面肥,以促进叶面生长。

         5.采收

         等夏香菜长到15公分以上,要及时采收。夏香菜老得快,采收不及时,香菜质量会降低。

上一篇:12月种植什么蔬菜?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