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两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国家的局部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二是: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北宋王安石变法使农业大发展。
三是: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融合加强。
四是: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也刺激国内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五是: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除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还有以下因素促进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宋代南方地区的商业繁荣,市场需求和物资供给形成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其次,南宋时期商业贸易现代化程度更高,推动了商务和金融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流通与交易的便利。以及南宋时期,社会上的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农村手工业分散小规模多样的品类,“群作”小作坊的兴盛,都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助了一份力。
三、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耕作面积增加;
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统治阶级惠民政策,如减免苛捐杂税,休养生息;
农学著作的问世(如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如占城稻、玉米、薯类);
重视水利的兴修;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我国当前实施的促进经济发展措施有那些?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五、促进经济发展对联?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齐心协力促经济,万众一心推金融。
六、2008—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
2008到2018,在这十年里:
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一跃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
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长了3.26倍,外汇储备增加了1.5倍。
汽车销量增长了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增长了13倍,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
高铁里程数增长了183倍,城市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七成。
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2.25亿,每年出境旅游人口数量增加了2.7倍,中国的消费者每年买走全球70%的奢侈品,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 数据是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中国在崛起,一头沉睡的狮子正在醒来,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同时向世界和平招手,为祖国感到自豪!
七、当前我国出台了什么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5.8万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超过26%;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85%以上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呈现出“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农业+”的多业态发展格局。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介绍,我国将立足各地特色资源,努力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打造三产融合发展平台。“我们在镇一级要建300个农业产业强镇,在县一级要建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省一级要建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我国将在用地和金融方面加大对乡村经济发展支持。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已下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农业农村部针对新型经营主体推出信贷通,目前已放贷超过1亿元。
此外,今年将开展第七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新增40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壮大返乡入乡创业队伍,促进农民增收;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吴晓玲表示,我国将通过农民的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和龙头企业增加产业就业机会,把更多的产业留在乡村,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八、如何发挥金融市场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发挥金融市场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如下。金融市场要全力的发挥提供市场,金融供给和资金供给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产资金和启动资金用于生产以及扩张。金融市场必须运用金融杠杆和金融资金供给来解决这个问题。
九、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实践表明,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会产生正、负双向作用和影响。当经济体制的安排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相协调,经济政策适当时,可以调动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并促进农业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的构造超越或滞后于农业生产力的实际状态,经济政策失误时,则难以激发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潜能和发展冲动,从而可能使农业垦迟滞运转状况。
2、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起步,而且有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总量不断增妖、空间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为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人地矛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21世纪的农业发展将丽临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
3、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农村社会生产力首要的和能动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劳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人口再生产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加上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同时,多年来,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限制了对农民教育的投资,而农民收入偏低,又无钱投资于自身教育,造成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总体上偏低。
4、农业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农业的高速发展归功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目前,我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农业科研与推广人员队伍,在许多领域,我国的农业科研己跃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历史的、体制的原因,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受科技投入不足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农业科研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还相差15-20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只有42%,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超过70%。
5、农业投资:增加农业投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农业投资还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政策顺利实施的物质保障。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以持续增沃的农业投资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十、为什么我国要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消费?
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就是要着力突破扩大消费的难点,增强国内消费后劲,这不仅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还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我国要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消费我国要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