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基础科学?
中国之“钱学森之问”后,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但由于基础科学研究理论素养差,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多大进展,大概只听到曹原发表的“石墨乙烯”材料科学理论和颜宁的生物技术理论。除此之外好像我国没有搞基础科学研究似的。国人是不大对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感性趣。科学界也只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去为枯燥无味的基础科学,颠覆性科学做长期牺牲的精神。今天我就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1.基础科学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最基础的,最本质科学原理。像经典力学就深刻揭示了力的本质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才有了第一工业革命的开始。电磁学解释了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电能,变化的电场产生磁能。从而才有了电动机和发电机。才有了第二工业革命的发展。才有了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磁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无线电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说,这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基础科学理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基础科学是原创科技的先锋,是科技探索的照明灯。没有基础科学,科技发明黑夜里走路,高一脚,低一脚,跌跌撞撞毫无目标。在没有牛顿的经典力学,开普勒三个宇宙速度的发现之前,哪个能工巧匠不可能让一个铁疙瘩在空中飞,更何况像一层楼高,那么重,那么大的飞机和卫星呢!有了基础科学理论,我们就知道当飞机时速达到80马以上时,飞机就能飞起来。当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卫星就能绕地球转。这些技术首先是基础科学理论走在了前面。
3.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科学就不可能建成科学的高楼大厦。量子力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石墨乙烯,纳米技术的基础科学都来自国外,中国虽然在部分科学领域赶上甚至超过其它国家,但在一些科学领域,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卡脖子”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芯片,大飞机的核心发动机技术都是几十年得不到解决。没有基础科学,就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卡脖子”问题。我国的某家跨国公司,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芯片,一个晚上就损失几亿。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空中楼阁式的科学,经不住他国“卡脖子”。
4.基础科学是科学之源,是制造业的根本。没有基础科学,科学研究就没有发展。失去了研究动力。发电机从发明之初就受错误理论的束缚。认为“机械不可能创造能源”,在这一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创造能源被封杀。将我们唯一能够生存的地球,弄的千疮百孔。全球变暖加剧。如果在十年前认识创造能源,世界环境就不会变的如此脆弱。中国的汽车工业早已遥遥领先世界各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是伪科学,没有这一基础科学理论做指引。发电机出来二百多年了,谁能“创造能源”?没有!没有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理论做后盾,遇到难题就会退缩,也不可能拿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没有基础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只能是“瞎猫捉住死耗子”,做一些小发明而已。
5.基础科学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的动力引擎。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开普勒三定律既是基础科学,也是人类从汽车到火车,从火车到飞机,从飞机到 ,再从火箭到宇宙飞船。一步步跨向未来的阶梯和方向。是我们迎着困难前进的动力引擎。一个没目标,没方向的科学研究,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临阵脱逃,但在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我们面对困难就会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就像可控核聚变,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商用,但我们离目标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6.科学和科技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像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科技,但像创造能源理论就属科学,而创造能源机械就属于科技。
如果基础科学理论是开山之斧,那么颠覆性科学就是“山群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点。应用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的指引和推动。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受制于人,就要重视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基础科学和颠覆性科学的发展,就没有原创科技的发展。更没有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中国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关系?
总纲: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和发展动力;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生产器材。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发展保障,工业反哺农业。
一、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后,工业已“长成”,应该回报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是对“农业哺育工业”的升华转化。这里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历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农产品生产则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增产的困难很大。
三、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为了克服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务,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四、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减缓乃至扭转这种城乡差距扩大趋势的要求,是按贡献取酬和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稳定社会的要求。
三、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扬州大学,4南京农业大学,5铜仁学院,6福建农林大学,7沈阳农业大学,8西南大学,9河北农业大学,10湖南农业大学。
四、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是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可耕地面积,发展农业能保证人们的温饱问题。近年来国家也在朝着农业机械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农业,也取得了卓越成效。
五、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排名?
“2020第四届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排行榜”。榜单以2019年度企业营业收入进行综合排序,其中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4984.36亿元营收位居榜首,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二、三位。
从营收规模来看,中国农业企业排行榜中有6家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有14家企业营收在500-1000亿元之间,有62家企业营收在100-500亿元之间,有70家企业营收在50-100亿元之间,其余348家企业营收在10-50亿元之间。
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的吗?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中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农业企业,为原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在与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重组基础上,于2004年10月更名成立。可见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发展集团无隶属关系。
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相同之处?
1.两家银行的成立时间不同:中国农业银行,简称ABC,成立于1951年;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11月挂牌成立。
2.两家银行的公司性质不同: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国家副部级单位;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中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3.两家银行的经营范围不同: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4.两家银行的总部地点不同:中国农业银行的总部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甲2号。
5.两家银行的行会航标不同: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为圆形,由中国古钱和麦穗构成。古钱寓意货币、银行;麦穗寓意农业发展,它们构成农业银行的名称要素。整个图案成外圆内方,麦穗中部构成一个“田”字,阴纹又明显地形成半形,行徽标准色为绿色。
八、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哪个更重要?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比起来应用科学更重要,因为应用科学是用于实践,属于技术性行业,一般都是指自然科学类,但是应用科学也必须要有基础科学作为理论指导,奠定基础,例如现代电子技术,就是基础科学中的物理学奠定基础,是物理学中的电学方面,还有生物工程技术,像克隆技术,转基因工程技术,就是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电子技术为基础。
九、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总的趋势还是现代化。
第一,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农业比重缓步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业小农经济必然长期占据主体地位。但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增效需求,规模农业占比也将缓慢提高。
第二,农林牧渔中,畜牧业占比必将有所提高。畜牧业是大农业中具有革命性的产业。一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百姓势必增加肉蛋奶需求。二是畜牧业受环境制约相对较少。三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畜牧业发展能满足工业要求多,拉动农业需求,上联工业,下联种植业的中间重要的环节。
第三,机械化普及。
十、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排名?
12月31日,由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企业发展联盟、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联合组织评价的第四届《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正式发布,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位居榜首,鲁浙川三省上榜农业企业数量排名前三。本次评价活动按照2019年度企业营业收入进行排名,全国30个省、区、市参与排名(云南省未参与)。
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