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农村养殖占用耕地政策?
耕地在我国是受法律严格保护的,是严厉禁止非法占用耕地的
二、河北耕地栽树政策?
在红线以内的基本农田禁止栽树.一般开垦的荒芜地块,沟渠边缘地带可以种植,有高压线路及地埋管道处严禁种植根深树种。
三、农村耕地搞养殖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1、使用者提出申请,提供以下资料。
1)用地申请书;
2)拟订建设方案;
3)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
4)占地平面布置图;
5)申请审批表。
2、乡(镇)政府审核,是否符合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审查图纸、设计、布局。
3、县政府审批
1)农业部门审核其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使用者的经营能力;
2)住建部门审核其符合城乡建设规划;
3)国土部门审核其合理性、合规性。(中农翎翔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农村耕地种植果树的政策?
基本农田管理条例规定,基本农田不能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占用基本农田需经国务院批准。
五、农村拆房返耕地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2、《关于修改土地荒芜费等三项收费的通知》(苏价房[1998]12号苏国土计[1998]5号):建设用地单位或个人不按工程施工要求,征(拨、使)用土地后,超过一年不使用造成土地荒芜的,每年收取荒芜费;
连续两年以上不使用的,除按规定收取荒芜费外,由县级国土管理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无偿收回,同时注销土地使用证。
人为造成基本农田抛荒的,应限期耕种。在恢复耕种前,每年收取荒芜费。
六、北京农村耕地种树补偿政策?
北京农村耕地种树补偿各个地方也有所差异,我们这里是一亩地一年补偿两千左右
七、河北农村盖楼政策?
1、河北农村房屋得符合一户一宅的原则。其实就是说一户只能够拥有一处的宅基地,多余的宅基地一般都是可以转让给本村的一些集体组织成员的,或集体回收。
2、河北人均耕地不足1000㎡的平原或者山区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00㎡;人均耕地1000㎡以上的平原或者山区县(市),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30㎡;坝上地区,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467㎡;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前款规定的限额内规定农村宅基地的具体标准。
3、必须是农村集体组织经济成员,且应当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禁止非法占用土地建设住宅。禁止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农村宅基地。
4、宅基地的申请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建设房屋
八、农村养殖补贴政策?
一是从2005年起,实施奶牛良种繁育补贴。2008年全州3.3万头荷斯坦能繁母牛及0.4万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享受良补政策,共补助107万元。
二是开展优质后备母牛补助项目。对项目县焉耆的1697头后备母牛实施国家 良补政策,每头补助500元。
三是实施能繁母猪补助政策。2007年我州5.35万头能繁母猪获补贴267.5万元(补贴标准为50元/头)。2008年全州5.64万头能繁母猪可获国家 补贴资金564万元(每头补贴100元)。
四是开展种公畜补助项目。
九、农村养殖贷款政策?
贷款条件:要申请养殖贷款,肯定也要满足贷款条件才能申请。
首先,要求申请者在当地有固定的住所,且居住一年以上,并且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住证明;其次,申请者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且年龄加贷款年限不超过65周岁;
再次,贷款申请者一定要身体健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然后,申请者要有一定规模的养殖设备和养殖场所,且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养殖经验,无不良信用记录;
最后是贷款机构要求满足的其他条件。
贷款金额:首先农户要确认当地政府扶持的养殖项目是什么,然后跟政府申请之后,政府出面向银行承诺帮农户分担贷款利息。
贷款最高金额根据采用的贷款方式,由当地政府和银行协商确定。
一般来说,信用贷款在五万以内,担保在十万以内,抵押根据抵押物价值设定上限。
十、新农村养殖政策?
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中,进入到“十四五规划”之后,国家就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所以在国家也正在大力推动农村养殖行业的发展,在2019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家禽等养殖业发展增加肉蛋产品供应的通知》,其中就指出将会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着力提升组织化程度,强化政策措施保障。进入到2020年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会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提升养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推动养殖行业绿色发展!
进入到2021年之后,国家就明确指出要推动养殖行业有序规范发展,并出台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等诸多政策来推动农村养殖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也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并逐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养殖行业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从2019年开始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等影响,导致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国家也一直在推动恢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改革工作的开展,进入到2021年之后全国的生猪生产已经得到有效的恢复,生猪的价格也得到有效的控制,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进入到2021年下半年之后,国家还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不仅指出要大力推动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将会加强对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动态监测,在规范农村养殖行业的同时要注意养殖“三不准”!
1、不准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一直以来养殖与环保就成为了相互冲突的两个话题,为了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国家也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划定成为了禁养区,从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改善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但是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在推动农村养殖问题整治过程中,都存在违规划定禁养区等问题,对此为了养殖行业有序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就明确指出不准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2、不准以行政手段对养殖场(户)实施强行清退
近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农村养殖问题的整治,规范农村养殖环境,从而改善农村的基础环境!但是在养殖场的整治过程之中,国家也明确指出不准以行政手段对养殖场(户)实施强行清退,切实保障养殖场(户)合法权益。所以在养殖场整治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养殖的拆除一定要给予养殖户公平合理的补偿,而不能强制对养殖场进行拆除整治!
3、不准禁养“一刀切”
整治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前农村改革最为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养殖行业是农村环境整治的整点,根据2016年江西的数据统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排放量的94.6%和79.3%,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村污染源的重灾区,所以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尤其是在养殖污染方面将会重点整治,但是一些农村地区为了改善农村环境,盲目的开展养禁养“一刀切”,对养殖场进行大肆拆除,并禁止农村居民散养,对此国家也明确指出不准禁养“一刀切”,包保障农村居民合法的养殖权益,推动农村居民经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