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活灭疫苗?

一、猪喘气活灭疫苗?

肺炎支原体灭活苗疫苗

肌肉注射。乳猪:7~10日龄时接种2ml,2~3周后加强接种1次。

种猪:易感猪或免疫状况不明的猪应接种2次,间隔2~3周。首次接种应在6月龄时进行,以后每半年加强接种1次。

二、猪发烧喘气打什么针?

引起猪高烧不退的因素很多,又因为引起猪高烧的病各有特点以及各养殖户的实际发病情况又各不相同,所以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从临床症状上看,主要以发烧为主的病例占80%。通过彻底诊断,才能确诊。目前流行的基本上是以下几种疫病,现就每种疫病的临床症状、病变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猪瘟

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预防。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2、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含其他获得性抗体)的干扰,可加大疫苗接种剂量(2-4头份/头).3、发生猪瘟时,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应用大剂量猪瘟疫苗10-15头剂/头,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剂量,是排除母源抗体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猪瘟发生的有效措施。4、猪群发生猪瘟时,应迅速对病猪进行隔离,带猪消毒,同时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用高免血清紧急注射,同时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二、猪流感

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5℃,有时可达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杂有血液。肺病变部呈紫红色如鲜牛肉状。

防治:本病治疗尚无特效药。1、发烧时用解热镇痛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毫升,或治感佳。2、控制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防止继发感染。3、内服中药,方剂: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牛蒡、陈皮、甘草各10-15克水煎内服。采用以上方法连用3天猪群可康复。

三、猪肺疫

体温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斑和红点。鼻流脓样黏液。

病变:主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定期注射疫苗。2、治疗,用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万单位肌肉注射。

四、猪链球菌病

哺乳猪患病最重,多呈败血性,病猪体温升高至41-43℃,眼结膜潮红,流泪,咳嗽,呼吸困难,体表有紫红色斑块。运动失调,后躯不灵活,患关节炎的病猪关节肿胀、疼痛、跛行。患化脓性淋巴结炎病猪的额下、颈部、股前等处的淋巴结肿胀。

病变:败血症,病猪表现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并有化脓性症状。脑膜充血、出血,血管突起,有化脓性病灶。

防治: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治疗本病以青霉素闻效最好,每千克体重5-8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天。

五、猪弓形虫病

症状:类似猪瘟和流感,体温升高至40-42℃,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严重的食欲废绝。头、耳和四肢下部有瘀血斑,后肢软弱无力,走路摇晃,喜卧,呼吸困难,咳嗽。严重时呈犬坐姿势。口流白沫,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

病变:肝略肿,有坏死点和出血点,肾皮质小点出血,膀胱有少数出血点。肠回盲部有淋巴滤泡肿胀。肺水肿,淋巴结肿胀,胸、腹腔有黄色积液。

防治:症状较重的病猪,用磺胺-6-甲氧嘧啶,按每千克体重0.07克,磺胺嘧啶接每千克体重0.07克,10%葡萄糖100-500毫升,混合后可静脉注射。病初一次可愈,一般2-3次。症状较轻的猪,磺胺-6-甲氧嘧淀,按每千克体重0.07克,一次肌肉注射,首次加倍,每日2次,连用3-5天即可康复。

六、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猪体温升高到42℃或更高,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或横卧姿势,腹式呼吸、咳嗽、口鼻流出带色血的红色泡沫,腹部、耳尖发绀。

病变:病猪的胸膜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物附着,胸腔积液,肺充血、出血。

防治:30%的f注射液,效果极佳.

七、伪狂犬病

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呼吸困难,间有哎吐和腹泻。

病变:腹膜充血,间有小出血点,腹水肿。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耳尖发绀。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疫苗注射。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 据专家临床应用,饲料添加养元百毒消、利康宁进行恢复性药物治疗,疗效非常理想。

三、猪喘气病有必要做疫苗吗?

喘气病是给种猪做的。用来净化支原体。国内有质量也不能保证。就用辉瑞的。贵也是质量的体现。也更不适合用在育肥猪身上。

四、猪打疫苗顺序表?

蓝耳、猪瘟、伪狂犬、口蹄疫

五、猪喘气苗打多少头份

猪喘气苗打多少头份的重要性

猪喘气苗是一种预防猪瘟和猪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对于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猪喘气苗应该打多少头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猪喘气苗的基本情况

猪喘气苗是一种针对猪呼吸道疾病预防的疫苗,它主要针对猪流感、猪瘟等疾病,通过注射疫苗,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猪群的规模和疫苗的配方,猪喘气苗的投放量会有所不同。

2. 猪喘气苗投放量的标准

根据一般的标准,每头猪需要打一定剂量的疫苗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猪喘气苗的投放量应根据猪群疫情、养殖环境和养殖管理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头猪的疫苗投放量在1毫升左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在确定猪喘气苗的投放量时,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a. 猪群的规模

猪群的规模是决定疫苗投放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猪群规模越大,相对应的疫苗投放量也会越大。因为猪群越庞大,疫病传播的风险和患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疫苗来保护猪群的健康。

b. 养殖环境

不同的养殖环境对猪喘气苗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开放式养殖和封闭式养殖之间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开放式养殖的猪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传染疾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增加疫苗的投放量。

c. 猪群的历史疫情

猪群的历史疫情也是决定疫苗投放量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果猪群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疫情,或者猪群中出现过呼吸道疾病的病例,那么在投放猪喘气苗时需要适当增加投放量来提高疫苗的预防效果。

3. 确定猪喘气苗投放量的方法

确定猪喘气苗投放量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一位兽医进行咨询。兽医会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包括规模、养殖环境、疫情等因素来给出合理的建议。兽医会基于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做出评估,在疫苗投放时提供指导。

同时,生产者也应当与兽医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提供猪群的健康数据和养殖情况,以便兽医能够及时调整猪喘气苗的投放量,并提供合理的养殖建议。

4. 猪喘气苗投放量的调整

在疫苗投放过程中,养殖者应密切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如果在投放猪喘气苗后,猪群中仍然有疾病发生,那么可能是疫苗的投放量不足。这时候,养殖者应及时与兽医联系,根据兽医的建议适当增加疫苗的投放量。

另外,猪喘气苗的投放量也需要根据猪群的生长情况和年龄来调整。因为不同阶段的猪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也有所不同。养殖者应根据兽医的建议,结合猪群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疫苗的投放量。

总结

猪喘气苗的投放量对于猪群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猪喘气苗的投放量需要考虑猪群规模、养殖环境和历史疫情等因素,并根据兽医的建议来决定。定期与兽医保持联系,密切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并适时调整疫苗的投放量,这样才能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六、副猪疫苗什么时候打?

猪不吃觅食的时候,没有精神的时候打。

七、猪打疫苗和打虫能否同时进行?

看疫苗是哪种疫苗。驱虫药是哪种驱虫药。

八、猪驱虫后几天打疫苗?

一天之后能驱虫。1:产前10—15天驱虫;

2:产后20—25天开始打疫苗(猪瘟、五号病、蓝耳)。

3:后备母猪配种前打: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二联、细小、乙脑、伪狂犬、蓝耳等。

九、猪必打疫苗有那些?

所有的猪必须注射的疫苗有:

1.猪瘟疫苗

2.伪狂犬疫苗

3.口蹄疫疫苗

4.细小病毒疫苗

5.乙脑疫苗。

其它的如支原体疫苗、圆环疫苗等疫苗要根据猪场情况选注射。不用疫苗绝对不行,特别是猪瘟和伪狂犬疫苗,国内不用疫苗的倒闭的不是个例,我见的多了,没有用疫苗养殖的人早晚有一天哭的。

十、猪打疫苗可以驱虫吗?

一天之后能驱虫。1:产前10—15天驱虫;2:产后20—25天开始打疫苗(猪瘟、五号病、蓝耳)。3:后备母猪配种前打: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二联、细小、乙脑、伪狂犬、蓝耳等。临产母猪怎样管理 产房环境  母猪临产前7天~10天,应着手准备产房。产房要求干燥(相对湿度60%~75%)、保温(产房温度15℃~20℃),光照充足,空气清新。若湿度大,可排风;若寒冷,可防风保暖。  必备用品与检查  保温箱(灯、伞)、水盆、水桶、消过毒的毛巾(一为接产人员擦手用,二为擦拭仔猪用)、钳子、剪刀、棉球、注射器、5%碘酊、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消毒剪断脐带)、消毒液、碘酒、抗菌素、催产素、疫苗、产后保健药品、凡士林(难产助产时用)、称量秤、耳号钳和分娩记录卡等,要提前备足备齐。检查饮水器有无漏水和压力状况;检查产房的漏粪地板有无破损;检查保温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准确推算预产期  要根据母猪床头卡的胎次、配种记录推算预产期。也可根据配种记录对妊娠母猪逐头推算出预产期,方法主要用“三、三、三”法推算,即3个月(30×3=90天)加上3周(7×3=21天)再加上3天。观察分娩征兆  临产前的母猪会发生诸多变化,可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来指导生产。  一般母猪临产前会出现一些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首先看外形:从侧面看,腹大而垂,乳房发亮,乳头基部粗短,尖部外扩张;从正后面看,行走扭动、小心翼翼,最后一对乳头紧挨着后腿且呈“八字形”挂在两后腿间,多数母猪轻轻挤压可见少量乳汁。通常初乳在产前几个小时就开始分泌,个别产后分泌,还有极个别的上述变化不明显,要综合做出判断。  其次看母猪外阴部:阴户松弛红肿,尾根两侧开始凹陷,母猪表现出站卧不安,时起时卧,闹圈。一般出现这种现象后6小时~12小时产仔。  第三要看产前症状:极度不安,立卧不定,乳房膨胀,四处乱撞,乳头出水,四肢平直,阵缩有序,努责加剧,呼吸急促,阴部流水。  母猪产房护理  结合日常管理,查阅配种日志,及时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通常在临产前的7天左右,可使母猪进入到产房,让母猪对其生产的环境及早熟悉,经过几天的适应后,母猪在生产中才不会影响心情和泌乳。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要根据天气情况,夏季用凉水,冬季、秋季和春季用温水刷拭全身,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如百菌清进行体表消毒,用毛巾擦去体表的水分后,清除猪体表尤其是乳房、阴户周围的污物,有条件的猪场可给母猪淋浴。母猪转栏通常是在早晨空腹时,慢慢将临产母猪哄赶至产床前,让猪自己主动地走向产床,切不可急躁。母猪进到产房后,要及早补料,尽早适应产房环境。同时注意进入产房的母猪,要按照预产期依次排序,以便管理。

上一篇:狗布鲁氏杆菌有疫苗吗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