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箱养殖泥鳅技术?
1、泥鳅苗种由就近的市场收购,并在投放网箱前经严格筛选,确保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肥状,规格一致,并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后再投放网 箱中。网箱内泥鳅苗种的投放最佳时期于5-6月10-20日进行,一亩共放养泥鳅1200斤左右,规格为5克,平均每口网箱10平方米的放养泥鳅30斤左 右。
2、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绞丝网类型;长×宽×高为6米×4米×l.8米,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每,口箱需竹竿6根,每条长边3根,直接固定于 水中;网箱水下部分为1.5米,水上0.3米,箱底距塘底约0.5米。泥鳅苗种放养前15天安置网箱,使网箱壁附着藻类,并在网箱内移植水花生、水葫芦、 占网箱面积的1/3。平均每亩水面放置一口网箱。
3、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植物饵料主要以米糠、菜饼、小麦粉、马铃薯渣、玉米粉,动物性饵为黄粉虫、螺、蚯蚓、蝇蛆、小杂鱼等。其增重率会有明显提高,效益更佳。
4、网箱养殖泥鳅,应加盖网。泥鳅特有的肠呼吸功能,使泥鳅在网箱中经常上下窜动,吞食空气,实际养殖生产中,易被水鸟啄食。后经加盖网,才避免这一现象。
5、每天早晚巡塘,检查网箱有否破损,泥鳅活动是否正常;7~8月高温季节,水葫芦覆盖水面的水面积占网箱的面积维持在1/2;平时清除网箱内过多水葫芦,使其覆盖网箱面积维持在1/3左右。
6、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上未刷网箱,过分依赖泥鳅的肠呼吸功能,不易缺氧死亡。实际上应勤刷网箱,加快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箱内水质更好,有利于泥鳅生长。
7、经5-8个月的饲养,泥鳅的体重可增长4-6倍左右,平均每个网箱产泥鳅120-150斤,池塘亩产量4500-5000斤。以13元计,产值55000-60000元,纯收入3万以上。
因此,开展池塘网箱养殖泥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值得养殖爱好者采取。
二、池塘网箱如何养殖泥鳅呢?
网箱养泥鳅泥可以少些。利用网箱,可高密度地养殖泥鳅种苗和成鳅。种苗网箱用聚乙烯网布做成,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左右。成鳅养殖网箱用3m×3m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为1cm左右。面积一般50平方米左右,网箱设在湖、河或池塘内。箱底着泥,箱内铺以15cm厚肥土。苗种网箱每平方米鳅苗2万尾,成鳅网箱放养2cm的鳅种2000尾,投喂方法与池塘养殖法相同,网箱养鳅要加强日常管理,网衣要勤刷洗,保持水流畅通,溶氧丰富,有破洞时要及时修补好,以防逃鱼。
3、无土养殖法。
无土养殖法用小水泥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水深40cm水中放置长25cm、孔径15mm的维纶多孔管5000根左右,数10根扎成一排,可垒成三层,每池可放养0.2g的泥鳅种5000尾左右。投喂饲料及方法同常规养殖法。为保持水质良好,需采用微流水循环养殖法,经过3个月精心养殖,可获得每300g/m2的产量。为节省成本,也可采用多孔水泥砖头代替化学多孔管,使泥鳅钻入其中即可。
三、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1.选池根据黄鳝的特性,因此网箱养殖最适合。黄鳝喜温、避光、怕惊,故网箱养殖应选择向阳、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的地方。
2.苗种最优黄鳝苗种是野生苗。采取笼捕的方式。选取苗种的时候选取黄色的最优。
3.放养时间上半年在4~7月,温度20~25℃最适宜,6~7月为最佳的放养时期。
4.饲料比例控制在1kg鲜饵配饲料 1~2kg,每天投喂2次,以6~7时、17~18时为宜。
5.疾病主要特征为:活动异常,表皮局部出血发炎,体色变青、发黑,食量下降或拒食。
四、东北花泥鳅网箱养殖技术?
1、泥鳅苗种由就近的市场收购,并在投放网箱前经严格筛选,确保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肥状,规格一致,并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后再投放网 箱中。网箱内泥鳅苗种的投放最佳时期于5-6月10-20日进行,一亩共放养泥鳅1200斤左右,规格为5克,平均每口网箱10平方米的放养泥鳅30斤左 右。
2、网箱原材料是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绞丝网类型;长×宽×高为6米×4米×l.8米,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每,口箱需竹竿6根,每条长边3根,直接固定于 水中;网箱水下部分为1.5米,水上0.3米,箱底距塘底约0.5米。泥鳅苗种放养前15天安置网箱,使网箱壁附着藻类,并在网箱内移植水花生、水葫芦、 占网箱面积的1/3。平均每亩水面放置一口网箱。
3、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植物饵料主要以米糠、菜饼、小麦粉、马铃薯渣、玉米粉,动物性饵为黄粉虫、螺、蚯蚓、蝇蛆、小杂鱼等。其增重率会有明显提高,效益更佳。
4、网箱养殖泥鳅,应加盖网。泥鳅特有的肠呼吸功能,使泥鳅在网箱中经常上下窜动,吞食空气,实际养殖生产中,易被水鸟啄食。后经加盖网,才避免这一现象。
5、每天早晚巡塘,检查网箱有否破损,泥鳅活动是否正常;7~8月高温季节,水葫芦覆盖水面的水面积占网箱的面积维持在1/2;平时清除网箱内过多水葫芦,使其覆盖网箱面积维持在1/3左右。
6、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上未刷网箱,过分依赖泥鳅的肠呼吸功能,不易缺氧死亡。实际上应勤刷网箱,加快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箱内水质更好,有利于泥鳅生长。
7、经5-8个月的饲养,泥鳅的体重可增长4-6倍左右,平均每个网箱产泥鳅120-150斤,池塘亩产量4500-5000斤。以13元计,产值55000-60000元,纯收入3万以上。
因此,开展池塘网箱养殖泥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值得养殖爱好者采取。
五、高寒地区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高寒地区养殖泥鳅因全年气温偏底,所以建议大棚养殖,外地进货成本高,如果当地有野生的话,可以自行收购,以后再人工繁殖,由于泥鳅营养价值高国内消费量成增长趋势,国外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
六、池塘小体积网箱生态养殖黄鳝利润高吗?
效益还不错,黄鳝我养过八年,两年段养殖可以净增长2-5倍,技术是关键因素
七、台湾泥鳅池塘水产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池塘水产养殖技术探秘
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台湾泥鳅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益和产量,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本文将深入探讨台湾泥鳅池塘水产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1. 池塘选址与设计
台湾泥鳅池塘的选址是养殖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养殖效益。合适的选址能够为泥鳅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一般来说,选择有良好水源供给、土壤适宜、水质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最为理想。
池塘设计是建设台湾泥鳅养殖场的基础工作,其包括池塘的形状、大小、水深等方面。一般来说,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池塘更容易进行管理和操作。为了增加养殖密度,适当加深池塘的水深,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2.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台湾泥鳅养殖的重要保障。保持池塘水质的稳定性和清洁度对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点重要的水质管理技术:
-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温度、PH值等。
- 合理投放水草和活性炭等物质,帮助净化水质。
- 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保持水质的新鲜和循环。
- 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污染。
3. 鱼苗选购和投放
鱼苗的选购直接影响到后期养殖的效果。好的鱼苗具有健康、活力旺盛的特点。以下几点是选购鱼苗时需要注意的:
- 选择健康的鱼苗,避免患病鱼苗的影响。
- 鱼苗的体型要匀称,没有明显的畸形或创伤。
- 选购鱼苗时要到正规养殖场或养殖基地购买。
- 在投放鱼苗前,将其放入养殖池塘中进行适应性培养。
4. 饲料管理
台湾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食用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藻类等。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体重,以下是几点饲料管理的技巧:
- 选用高质量、营养丰富的饲料,提供均衡的营养成分。
- 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
- 避免过度投喂,减少饲料的浪费,保持池塘的清洁度。
- 定期清理饲料残渣,避免水质恶化。
5. 疾病防控
疾病是影响台湾泥鳅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疾病和防控措施:
- 霉菌病:保持池塘水质清洁,及时更换部分水源。
- 细菌性疾病: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
- 寄生虫感染:定期清理底泥,增加鱼类的免疫力。
- 热带鱼虫病: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鱼类的抵抗力。
结语
台湾泥鳅池塘水产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养殖者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积累经验。准确掌握池塘选址、水质管理、鱼苗管理、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技术要点,能够提高台湾泥鳅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对泥鳅养殖者和水产养殖爱好者有所帮助,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台湾泥鳅池塘水产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祝愿大家在台湾泥鳅养殖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八、网箱无土泥鳅怎么养殖?
网箱养殖泥鳅,不放土不行。网箱养殖,一般要求网目0.5~1.0cm;上半部须高出水面40cm以上,防止泥鳅逃逸。箱底要着泥,底层铺上20cm厚的粪肥、泥土,最上层为泥土。泥土厚度,不得小于30厘米。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淤泥底,静止或缓流水体内。如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一般生活水温为10~30℃,最适水温为25~27℃,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九、池塘什么养殖泥鳅
池塘什么养殖泥鳅?
泥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在养殖业中,泥鳅被广泛饲养,不仅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成为了一个可观的经济来源。对于想要养殖泥鳅的朋友来说,选择合适的池塘是至关重要的。
池塘的要求
首先,池塘的水质要良好,清澈透明,并且富含氧气。泥鳅生活在水底,对水质要求较高,特别是氧气含量,如果水质污浊、缺氧,将会影响泥鳅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选择一个有良好水质的池塘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池塘的深度要适中,一般建议在1到2米之间,这样可以满足泥鳅的生长需求。太浅的池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鱼类的正常生活。太深的池塘则会增加清洁和管理的难度。
此外,池塘需要有一定的面积,以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泥鳅喜欢在水底穿梭,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泳和觅食。所以,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池塘对于泥鳅的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适合养殖的泥鳅品种
在池塘养殖中,有几个品种的泥鳅特别适合这一环境,如:
- 油泥鳅 - 也称为白鳅,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泥鳅品种之一。它生长快、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在池塘中进行养殖。
- 黄泥鳅 - 黄泥鳅体形较大,是一种肥美的泥鳅品种。它生长快、肉质细嫩,适应性也很强,是池塘养殖中的常见品种之一。
- 黑泥鳅 - 黑泥鳅体形较小,适合养在池塘中。它的肉质鲜美,十分受欢迎。
这几个品种的泥鳅都适应池塘的生活环境,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养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泥鳅养殖技巧
泥鳅的养殖技巧也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巧:
- 合理投放泥鳅 - 在养鳅过程中,要根据池塘大小和养殖目的合理投放泥鳅数量。过多的泥鳅会导致池塘过度拥挤,影响泥鳅的生长和发育。
- 科学投喂 - 泥鳅的饲料应该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水温合理搭配。一般来说,泥鳅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豆粕等。
- 定期清理池塘 - 养鳅池塘定期需要清理,清除杂草、淤泥等杂质。同时,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水质。
- 定期测量水质 -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测量水质的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环境,保持水质稳定。
- 防治疾病 - 泥鳅容易受到某些疾病的影响,如细菌感染、寄生虫等。要做好防治工作,定期进行防疫和药浴。
综上所述,泥鳅在池塘养殖中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经济鱼类。选择适合的池塘和品种,并掌握一些养殖技巧,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养殖效果。希望这篇文章对想要养殖泥鳅的朋友有所帮助。
十、青虾网箱养殖技术?
1、网箱的扎制
用于青虾养殖的网箱,不要过大,一般以2米×2米×5米的规格最好,网衣选用聚乙烯网布缝制,箱壁网衣选用网目为48目/平方厘米的网布,箱底网衣可用90目/平方厘米的网布。
网箱的框架用木材或竹竿制作,扎制成敞口浮动式网箱,箱口高出水面0.5米,网箱四底角用砖做沉子,使网箱壁网衣自然下垂,并分别在网箱两侧放置沉石系缚在网箱框架上,以固定网箱位置。
2、幼苗放养
青虾有相互蚕食的习性,同一网箱中放养虾苗的规格,尽量一致,以免大的蚕食小的。放养密度为300尾-400尾/立方米,在水流量的大水域放养密度可以大些,在水流量小的水域放养密度应小些。
3.饲养管理
在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的条件下,青虾生长较快,在虾苗入箱后,每天投豆饼浆(其他饼类也可,如花生饼、菜籽饼)等植物性饵料2次-3次,并搭配少量动物性饲(如猪血粉、蚕蛹粉等),饲料成分含钙物质要适当提高,以保证青虾甲壳生长的需要。
日投饵量为存箱青虾体重的3%-5%,投饵量的多少还应根据摄食情况及气温变化而调整,青虾喜欢在傍晚觅食,所以投饵时要注意白天少投,傍晚多投。青虾在网箱中均匀分布,因此投喂时应均匀泼洒。
每天投饵3次-4次,网箱网衣要经常洗刷,清除残饵和附着水藻,以保持良好的水体交换。定期查漏补漏,以防幼虾逃逸和野杂鱼进入。
4、虾病防治
网箱养殖青虾,水流交换快,不易缺氧,敌害生物少,所以虾病极少发生,软体虫寄生病(黑鳃病)和白斑症是两种主要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