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苍蝇虫怎么养殖?
养殖苍蝇虫需要以下步骤:1. 准备容器: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容器,例如玻璃瓶或塑料容器,并在容器上做好通风孔。2. 制作苍蝇虫的培养介质:苍蝇虫需要有机物质作为食物,可以使用发酵的废弃果蔬、面粉、酵母等混合制作培养介质。3. 添加苍蝇虫:将一些苍蝇蛆放入培养介质中。4.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苍蝇虫在室温下适宜生长繁殖,可以放置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5. 控制养殖密度:苍蝇虫的养殖密度要适中,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资源争夺和疾病传播,过低的密度则不利于繁殖。6. 添加水分:苍蝇虫需要适量的水分,可以给培养介质喷水保持湿润。7. 照顾苍蝇虫:定期检查和清理培养容器,及时清除死亡的苍蝇虫和排泄物。8. 收获苍蝇虫:当苍蝇蛆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用于饲料、蛋白质提取等用途。注意事项:- 需要严格控制养殖环境的卫生,避免苍蝇虫与其他昆虫或病菌的交叉感染。- 避免将苍蝇虫逃出养殖容器,可以使用专门的盖子或网罩来防止苍蝇虫飞出。- 不要过度喂食苍蝇虫,以免破坏平衡生态。- 如果需要大规模养殖苍蝇虫,可以参考专业的苍蝇虫养殖技术或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
二、牛苍蝇养殖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养殖场地:选择养殖场地时,要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干燥卫生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以防苍蝇扰民。
2. 准备养殖设施:养殖设施主要包括苍蝇笼、苍蝇饲料、苍蝇繁殖箱等。苍蝇笼要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苍蝇饲料要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苍蝇繁殖箱要选择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
3. 选择苍蝇种苗:选择苍蝇种苗时,要选择体型大、活动力强、繁殖力强的苍蝇种苗。
4.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治等。饲料管理要保证饲料的新鲜、营养,环境管理要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疾病防治要定期对苍蝇进行疾病检查和防治。
5. 收获和销售:苍蝇成熟后,可以通过专用的收获设备进行收获,然后进行包装销售。
以上就是牛苍蝇养殖技术的基本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山东苍蝇养殖技术?
普通民房中采用笼网养殖苍蝇是近几年来国内普遍采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要求在房间中设置采暖设施,否则,当秋、冬、春室内温度达不到27℃时,苍蝇的繁殖力严重下降。当房间采暖温度偏低时,尤其是北方,在冬季不得不采用使苍蝇化蛹保虫的办法过冬,致使苍蝇养殖不得不中断,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在塑料大棚中养殖苍蝇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使苍蝇一年四季连续生产,使养殖效益成数倍提高,成为一种极有前景的技术。
苍蝇在温度、湿度、光照方面有以下要求:
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8~12℃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零下1~2℃停止活动,零下5~6℃死亡,当温度过高45~55℃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
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
采用塑料大棚养苍蝇很容易满足苍蝇在繁殖过程中的这些特征要求,其优越性有以下几点:
1、饲养温度显著提高
不用专设采暖设施,在春、夏、秋棚内温度很容易保持在27~30℃,用棚顶的草帘的卷起和遮盖,增温降温措施简便易行,几乎不增加饲养成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左右。
2、湿度稳定易保持
在普通民房中养苍蝇,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需不断向地面洒水,而在塑料大棚中,因密闭性好,在没用水泥硬化的地面上,不需洒水,不用专门调节湿度。
3、光照充足
在塑料大棚中,掀开棚顶草帘,经塑料薄膜过滤的阳光映亮在整个大棚中,光照保持简便易行。
大棚面积可根据饲养大小决定。用塑料大棚养苍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大棚中设置立体纱网,在网中养苍蝇;另一种是在大棚中散养,在大棚中堆放一定量的草秸、草绳,视每架大棚为一笼,这种办法较前面的那种方法投资大,占地面积大,饲养密度小。
在大棚里设纱网的养殖方法,一般搭建长20米,宽4米,低墙高2米,高墙高3米的塑料大棚,纱网设3层。
成蝇的饲养方法:
饲养笼:笼架大小为50×50×50厘米,其上系有同样大小的纱网,纱网一侧的一端之中央为直径20厘米左右、长33厘米的布袖,以便取放苍蝇和更换食料。
饲养皿(直径7~9厘米),盛放砂糖供成蝇取食,或其内放一块吸饱水的泡沫塑料,为成蝇提供水源,也可以用以诱卵。
成蝇每笼养殖8000~10000只。无论是刚刚采集到的成蝇种或羽化后的成蝇,都要及时供给砂糖和水,以防饥饿死亡。成蝇一生产卵3~5次,最多达10次,每次产卵100~150~300个不等。
幼虫的饲养方法: 先将饲料置于饲养盒中,厚度以不超过4厘米为好,后将诱集到的蝇卵(一日龄幼虫)用接虫铲慢慢放入饲养盒中的饲料上,幼蛆即可慢慢分散开并钻入饲料,幼虫吃饲料时,一般自上而下,如盒中湿度、温度大或饲料不足、虫口密度过大等,致使幼蛆向外爬,饲养人员要随时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如:添料或降温、降湿等。
四、苍蝇的养殖技术?
苍蝇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蛆(幼虫)、蛹、苍蝇(成虫),下面主要谈前三个阶段。
1.卵:苍蝇孵化后,经过3天至5天的人エ饲养,开始交配,繁殖产卵,产卵期5-10天。接卵饲料要提前发酵,掌握水分程度及配比。蝇卵提取后马上进入孵化房进行孵化,根据季节调整温度孵化房温度、湿度及通风时间。蝇卵的孵化时间-般为8-24小时,孵化完成后,可以准备放入蝇蛆池养殖。
2.蝇蛆虫(幼虫):根据孵化幼虫的密度分配下种(注:幼虫密度太小,幼虫发育生长大,但产量过低。密度过大,导致营养不够,蛆虫个头变小)。蛆池下种基层料配比要求(新鲜猪粪便水分不能太多或太少,基层料没掌握好会严重影响幼虫的发育生长,甚至导致死亡)。蝇蛆虫夏季约4天成熟,冬季约6-8天成熟。根据目前的蝇蛆养殖技术,一年四季都可养殖蝇蛆。
3.蛹:蝇蛆虫成熟后爬到较干燥的环境中,前后收缩变成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蛆虫变蛹需要2-4天。蛆蛹粗大的可以留种,确保下-代的繁殖率及延长产卵期,循环养殖。
五、赤虫养殖技术?
看你养的孔雀鱼多大,如果是刚出生的,可以喂煮熟的蛋黄,然后用水化开小颗粒,每次不要太多,避免污染水质.
喂养洄水也行,就是买来鱼虫,然后用清水去过滤,里面会有些小鱼虫,要适合鱼嘴吞食的大小。(吃活食生长得快,健康,体色艳丽).饲料可以去卖鱼的地方询问(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或者是干鱼虫)剩饵需抽出,兑换沉淀后的老水。还要掌握好饲养温度,18-26度左右最适合孔雀鱼成长。光照不要长时间照射。
六、水蛭虫养殖技术?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七、柴虫养殖技术?
在云南1年主要发生2代,即越冬代和夏秋代。
由于越冬虫态因温湿度不同而形成世代重叠,在咖啡园全年均有成虫活动。
越冬代的幼虫和成虫在寄主茎内越冬,翌年3~5月出孔交尾产卵,入侵树干产生夏秋代,夏秋代7-9月化蛹,羽化出孔交尾产卵,孵化幼虫入侵茎干。 扩展资料: 养殖方法: 1、死亡率还是比较高,一般是拿当时采集时的木屑和木块拿回来养,木屑和木块要压紧,做到木屑和木块没有空隙。 2、保持湿度,湿度为手捏感觉的出湿但不会滴水,下来即可,当然木块越大就越好。 3、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
4、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
八、大麦虫养殖技术?
规模生产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大麦虫必须进行工厂化规模生产。实现大麦虫的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良种(品种);(2)饲料;(3)饲养器具;(4)环境条件控制;(5)防疫;(6)工艺流程及其参数的确定。
良种选育与培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大麦虫生产中,品种效应同样十分重要。没有好的种源则无法进行大规模或工厂化养殖。
饲料
①大麦虫精料配方:大麦虫是杂食性昆虫,精料可用麦麸70%、玉米粉10%、面粉5%、豆渣3%、细米糠10%、白唐2%配制。青饲料可用菜叶、瓜果皮、萝卜、土豆、南瓜、红薯等。
②饲料—腐屑(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
大麦虫幼虫、成虫均喜食偏干燥的饲料,饲料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为宜。
留种群体全程饲喂酵化麦麸或其它配合精料;生产群体孵化后10天内饲喂酵化麦麸(0.2斤),以后饲喂酵化糠粉30~40天(2.5~3.0斤),然后再饲喂酵化麦麸10天(0.3~0.5斤)。
饲养设备
进行大麦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具备以下基础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工厂化规模生产大麦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水泥抹平地面,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阻挡壁虎、保持清洁的目的。场地使用前要用高锰酸钾泡水;100-0.002消毒
(2)标准饲养盘: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初步把大麦虫的饲养盒定为:外径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到12厘米,内径长78.5厘米、宽38.5厘米、高12厘米,饲养盘底面可用三胶板或五胶板。可以保证大麦虫幼虫、成虫不会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标准相统一。
(3)饲养架: 为了提高生产场地利用率,我公司建议饲养架的长度为4米、高两米、宽度为40工分为好。
为了实用和降低成本,在农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在保证标准尺寸的前提下,自行设计。
(4)分离筛: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或尼龙丝网,四周用1厘米厚的木板做框制成分离筛,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
(5)产卵盘:产卵盘与标准饲养盘规格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大麦虫的卵和蛹,在发育过程中外观上是静止不动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壁虎等天敌的侵袭,我们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是饲养盘高度的1.5倍,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 :另外还需准备好温度计、湿度计、旧报纸或糙纸还有清扫用具
环境控制
大麦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存在一个最适范围。在所有环境因子中,以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最大。所以,将大麦虫控制在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温度下,是实现大麦虫工厂化规模生产高产、稳定的有利保证。大麦虫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每个月要用生石灰在场地角落,走道消毒2天后清除。
防疫
(1)饲养室内必须严防蚂蚁、苍蝇、蟑螂、老鼠、壁虎等天敌进入。
(2)室内严禁放置农药。
(3)及时清除死亡虫体,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
(4)严禁饲料中积水或于饲养盘中见水珠。
(5)病害的预防。6;用具每月要消毒
养殖流程
(1)幼虫和成虫的饲料投放:幼虫和成虫的饲养均在统一规格的标准饲养盘中进行,只是依饲养目的不同所用饲料配方不同。幼虫的饲养有留种和生产两种,成虫的饲养只有留种繁育一种。
生产采收用幼虫的饲料,应在确定配方的基础上进行蒸煮,并辅加添加剂、诱食剂,以促进幼虫采食,加速生长。留种幼虫和产卵成虫的饲料应以保证其营养富足及产卵营养需要(产卵期长、活力高)为目的。
(2)卵的收集与孵化: 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糙纸,上铺0.3~0.5厘米厚饲料(或虫粪),每盒中投放600只成虫(400雌性,200雄性),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2天即可产10000~15000粒卵。每隔两天取出一次产卵纸,即制作成卵卡。另有部分虫卵散落于饲料中,可以忽略不计,也可用作孵化时的覆盖物。
将卵卡纸置于另一个标准饲养盘中,做成孵化盘。先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铺设一层废旧纸张(报纸、纸巾纸、包装用纸、糙纸等),上面覆盖0.5厘米厚麸皮,其上放置第一张卵卡。在第一张卵卡上,再覆盖0.5厘米厚麸皮,中间加置3~4根短支撑棍,上面放置第二张卵卡。如此反复,每盘中放置4张卵卡,共计约400000~600000粒卵。然后将孵化盘置于孵化箱中(孵化箱见文后附图),1星期后取出,送入生产车间。
(3)蛹的收集与羽化:大麦虫的羽化率一般都能达到97%以上,只有极为少数体质很弱或受伤的老幼虫会在羽化过程中死亡, 化蛹要单独放开
(4)饲养种群密度:大麦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摩擦生热,且自相残杀机率提高,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虫的面积密度一般保持在3.5~6kg/m2之间。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一些,室温高、湿度大时,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面积密度一般1000~12000头/m2之间。
九、海虫养殖技术?
养殖时,对水质要求不高。除含有强酸,强碱或混有其他毒物的海水外,一般海水中均可正常生活。水体要保持流动状态,可在滩涂上养殖,也可在水池中蓄养。滩涂养值要避开河口区域。池内养殖须在池中装置气面,盖上沙,沙粒径为0.5—2.0毫米,沙厚度以淹没气石为度。要有进出水孔,以利水流动。养殖时要不断充水充气。种虫最好预先采集,经一段时间蓄养,这样种虫体健,生殖力高。
十、全虫养殖技术?
2、全虫选择
在选择全虫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尽肯能的就近引种,因为远距离引种全虫可能会因为环境、温度、湿度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水土不服,导致死亡,所以就近引种在这方面可以得到保障,其次就是要选择性格比较温顺的健壮的表皮以及身体内部都没有损伤或者是没有病虫害的全虫用作种蝎,同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全虫的皮肤表面的颜色要比较均匀。
3、饲养密度
全虫饲养的密度一定要合理,一般情况下全虫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全虫的正常繁殖,而全虫养殖的密度也不宜过大,我们都知道全虫的攻击力是比较强的,在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自相残杀的现象,所以正常来说每平方米养殖全虫最好是不超过五百只,刚出生的全虫不超过四千只,再大一点的全虫不超过三千只,而成年的全虫不能超过两千只,所以要合理的进行分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