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生鱼养殖成本:
1、鱼苗成本
生鱼苗每条大概在1元至1.5元,规格一般在每斤10尾,投放密度每个养殖地方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2、饲料成本
生鱼的饲料每斤3.5元左右,生鱼投喂的饵料系数在1.3左右,相当于生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每斤去到4.5-5元,每亩的成本根据每个池塘的放养密度变化而变化。3、药品成本
生鱼由于养殖密度较高,水质经常变化,所以会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消毒和杀虫,整个养殖过程下来每斤鱼的用药成本为0.5元。
4、杂费成本
其他杂费成本包括电费,人工,塘租等等,平均下来每斤生鱼的杂费成本在0.5-1元钱,有的高密度养殖模式电费成本就会多很多,所以相比正常的养殖密度,杂费成本也不一样
二、养殖鱼成本高还是天然鱼成本高?
这个。。。养殖鱼的成本主要在饲料,天然鱼的话主要是船只损耗吧……这俩没啥可比性
三、细鳞鱼怎么养殖,细鳞鱼的养殖周期多长,细鳞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自己做个调研, 可以用这个计算思路自己核算一下自己比较看好的养殖品类的收益
骑行五湖四海: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以上为2012年兔子的价格: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说明:1、种兔从进场到繁殖出栏商品兔的繁殖率在各阶段的效益分析,各阶段耗料成本分析。
2、销售价格按6.5元/斤计算。
3、饲料成本按1.2元/斤计算。
4、表中未计算人工成本。兔粪销售收入部分未计入效益。
四、龙鱼的养殖成本?
首先要看鱼缸大小,大小不一样的鱼缸换水量不一样,用的灯跟发热棒以及水泵的功率都是不一样的,三百升水跟六百升水差了一半,另外就是喂食,喂最便宜的鱼肉甚至饲料几块钱一斤,喂蜈蚣甲鱼的话几块钱一个星期,还有就是其他因素,例如换水一周一次跟一个月一次,喂食一天两次还是两天一次,冬天温度设定26度还是30度都有一定差距,最后是滤材一年更换一次,用几块钱一斤的还是用十几块钱一斤的
五、瘦身鱼养殖成本?
‘瘦身鱼’的销售价每公斤36元左右,目前基地一期项目每年可以销售20万公斤鱼。1000斤草鱼批发价大概5500元,瘦身鱼在养殖期间死亡率一般在5%~10%之间,
六、脆鱼养殖成本?
脆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并且喜欢生活在水底,只需要简单的饲料就行,成本低
七、芦花鱼养殖成本?
1、成本
(1)鱼苗:每亩投放2000-3000尾左右,每条鱼苗的价格在0.3元左右,预计费用:0.3*2000=600-900元左右。
(2)饲料:饵料成本只5.8元/斤,折合饵料系数仅为0.93,成本约8000元左右。
(3)租金和人工:一年约5000元左右。
(4)合计每条成本约8-10元/斤。一定要做好鱼池塘内的消毒杀虫工作,建议用每升20-25毫克福尔马林对全塘泼洒,间隔为15天一次。
八、军鱼养殖成本?
军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种,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人工养殖的军鱼一般要30~40元一斤,养殖成本每亩大概在5千元左右,军鱼养殖简单易管理抗病能力强,亩效益大概在2万元左右,利润非常可观非常值得投入养殖。
九、鹦鹉鱼养殖成本?
鹦鹉鱼养殖的成本:
大的15厘米左右200元每条小的大约12厘米左右150元每条。
成本控制:鹦鹉鱼养殖需要考虑到**成本,如鱼苗、饲料、水质调节剂等。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盈利空间。
种类选择:不同的鹦鹉鱼品种价格不一,有些品种价格较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种植品种,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需要注意的是,养殖鹦鹉鱼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十、黄颡鱼养殖利润有多少?如何降低黄颡鱼养殖成本?
1、彻底清塘 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 2、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提高饲料使用效率。要使黄颡鱼养殖成活率高,饲料减少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鱼种投放时,应选择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 3、科学投喂 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投入品既影响着鱼苗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生产中投饵量若大于摄食量,既造成饵料浪费,增大养殖生产成本,又会导致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投饵量若低于摄食量,养殖对象快速生长对营养物的需求不能满足,则生长受阻,饵料的有效利用程度相应降低。实践表明,合理的投饵计划和养殖者的经验相结合是确保投饵量较为适宜的有效手段。每一天应投的饵料量,应由生产者依据当日、当次的气候、水温等环境条件等情况灵活掌握。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投料要做到“四定”、“四看”,每天投喂时间、次数视天气、水温情况而定。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而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4、调节水质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黄颡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黄颡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和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加注新水、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等。养殖中后期要每隔半个月时间换池塘水的1/3~1/2,进水时用80目筛网包住入水口,以防杂鱼进入,5亩水面的池塘配两台1千瓦增氧机,增氧机开启时间一般在早晨和午后。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查池塘。根据水质、天气、摄食等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捞出病鱼、死鱼残体,保持塘内水体清洁。每周进行食场消毒一次,注意水色、水位变化,检查进排水口拦网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整修。池塘内周围适当放一些水浮莲以适应黄颡鱼白天在池底栖息,晚上游出水面觅食的生活习性。通过精心管理,使黄颡鱼保持最快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