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螺养殖密度高,大量死?
你想咨询什么问题?
任何养殖都有密度的上限。只是这个上限还跟个人养殖水平、管理水平相关。现在你既然已经知道密度太高造成了大量死亡,那么立即降低下来并彻底换水,然后投放抗应激药品。一般经过一周左右就会消除的。
二、鲤鱼草鱼哪个养殖密度高?
人工育苗放养密度为12万~15万尾/亩。
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三、青鱼养殖密度?
1、精养:成本高但效益较好,养殖密度一般为1500-2000尾/亩。
2、粗养:投资小且成本低,养殖密度一般为500-1000尾/亩。
3、混养:优点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鱼塘和饲料,5两/尾的青鱼可亩投50尾,2两/尾的鲢鱼可亩投500尾,5两/尾的草鱼可亩投200尾,1两/尾的鲫鱼可亩投200尾。
四、草鱼养殖密度?
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
五、蝎子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如下:一个直径50厘米、高60厘米的缸可放孕蝎500只左右,可放商品蝎1000只,每平方米的蝎窝可放成蝎2000只左右,5~6龄大蝎1000只,3~4龄中龄蝎3000~3500只,1~2龄小蝎5000只。
六、田螺养殖密度?
田螺养殖技术: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解。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粘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硫、钙、铁元素以及组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亲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七、蚕养殖密度?
一亩盛投产期的桑园,春季一次可采叶800公斤左右,能养蚕约1.5张.(1张蚕为10克蚁量)如果管理水平一般,春季一次可采500-600公斤桑叶,能养近1张蚕.但秋季分期分批养蚕,如只养正秋蚕和晚秋蚕,一般水平条件下,则正秋(8-9月)可采叶600-800公斤,能养1-1.5张蚕.晚秋(9-10月)可采300公斤左右,一次能养约0.5张蚕.(本答案主要指对桑树采用夏伐管理的桑园.)
养蚕一般在春季和夏季。养蚕要和桑树的生长周期大致相同,以确保桑叶的充足供应。蚕是变态类昆虫,常见的一般是桑蚕,又称家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八、肉鸽养殖密度?
最好是一次养100只,可以每两只一个比较大的笼子,每一只一个比较小的笼子,这样子的话比较好喂食,而且还不容易,一只鸽子得病了会传染其他鸽子。
九、白鼠养殖密度?
10只每平方米左右。因为根据白鼠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其中这种动物是群居动物,但密度不适宜太大,否则容易造成伤亡。所以是10只每平方米左右。
十、米虾养殖密度?
1、土池精养虾
面积20亩以下,水深1.5米。密度普通苗4~6万/亩;品牌苗3~4万/亩。
2、土池粗养虾
面积50亩以上,密度普通苗喂料4万以上/亩,不喂料2万/亩。
3、鱼池套养虾
面积不定,密度喂料3~5万尾/亩,不喂料2万尾/亩。
4、虾池套养鱼
面积20亩以下,水深1.5,米;密度普通苗4~8万尾/亩,品牌苗2~3万尾/亩,草鱼10~20尾/亩(鱼不喂料),草鱼300尾/亩(喂料放大规格1斤以上/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