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利润?

一、大棚蔬菜种植利润?

大棚蔬菜的种植利润可以达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种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平均利润为100%-150%;以后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换些塑料纸。 

二、鱼菜共生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利润怎么样?

在对于这个鱼菜共生系统而言,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在养鱼的池塘上面采用漂浮板进行的种植模式,而对于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实际鱼菜共生系统它是有一套严密的过滤、发酵机制,从而将养鱼过程中的鱼粪和饲养过程多余的鱼食进行一个回收,然后对这些物质进行一个有机的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溶液,也就是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而想与之匹配的蔬菜种植方式也是采用水培或雾培模式,而且经过蔬菜的营养成分并不能直接流量到鱼池中,而是需要进行过滤、杀菌后方可流会鱼池,从而形成一种鱼菜共生的模式。

▲鱼菜共生实例

鱼菜共生系统的重点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当中,网友在意的是种植蔬菜的情况,从这一点看就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为网友对于鱼菜共生系统而言就是一个小白。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最核心的还是鱼,而菜也只是整个系统所带来的副产品形式。在整个鱼菜共生系统中,鱼还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因为系统中的鱼并不是单纯的养鱼,而“鱼”可以代表的是一些水产品养殖,其中我见过的鱼菜共生系统中可以养殖虾、蟹、贝之类的水产品。菜的种植就是利用鱼生产的粪便会增加养殖过程是水问题,而这里的菜主要是起到净化养殖水的目的,而且可以附带的有一些蔬菜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

▲鱼菜系统池塘

鱼菜共生系统鱼塘的基本规划

对于整个鱼菜共生系统的养殖池塘而言,它都是在温室大棚内进行建设的,对于这一点主要是对于整个养殖的温度控制更容易,尤其养殖对于水温的控制,就是控制鱼的生长速度的问题。而对于整个鱼菜共生系统的核心还是以养殖的,它采用分塘式的养殖是给以最优化的养殖环境,但是也有部分采取大塘养殖的情况,相关还是比较少的。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①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对于鱼菜共生系统而言,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种好菜,必须要先养好鱼”,这才是为何出现鱼菜共生模式出发点。在整个养鱼过程中,对于鱼的排泄物和过量的鱼食进行一个统一的过滤和收集,把这些放到一个统一的发酵池内,采用消化菌进行分解,从而会得到适合植物生长的有机容易,可被称为类似的营养成份,然后用于植物的生长需要。对于营养液经过植物根部吸收后,而这些发酵液中大部分还是水,然后再次经过过滤、加氧、加温后,才能再次回流到鱼塘中的。对于我的介绍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它是需要一套完成的处理设备的。

▲地下模式鱼塘

②鱼塘基本建设的情况

在对于鱼菜共生系统中的鱼塘建设情况,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鱼塘都是在大棚内建设的。而鱼塘模式基本是以地下挖坑模式为主,但也是有小部分在地上建设的。而对于整个系统水温控制来讲,以地下模式的鱼塘最为合适。因为在地下的模式,土壤有一定的保温模式,这对于水温的加热设施而言,相对的要求就比低,因为水温的变化比较小。而在地面建设的鱼塘,它的温度变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季节的变化,必须要增加相应的水温控制设施。水温的情况直接决定鱼的生长情况和是否引发鱼的其他并发症。在这里我的建议是采用地下鱼塘建设形式,这样可以节约一部分水加温的费用。

▲鱼菜共生--无土栽培蔬菜模式

鱼菜共生系统种植系统情况

对于鱼菜共生系统的蔬菜种植而言,它采用基本都是以水培或雾培的模式。它种植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的,基本是可以满足消化养殖过程鱼粪与过量的鱼食的消耗情况就可以了。比较鱼菜系统的重点在于“鱼”,而并非蔬菜。大家也都知道“鱼”的价格肯定是比蔬菜高很多,并且蔬菜来这里也是附加值的看待。

▲立体式无土栽培蔬菜

①鱼菜的种植模式

因为鱼菜共生系统基本都是在温室大棚内进行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整体的面积就是非常有限的。鱼塘建设主要占据温室内的地面的面积,而蔬菜的种植只能采用立体式的无土栽培模式,利用温室内的空间位置,提高种植面积。不然对于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排泄物或过量鱼食是无法进行处理。从上面的图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鱼菜共生系统中的蔬菜是在的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利用温室的空间,尽量提高蔬菜的种植面积。把可以理解的空间基本都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水质的问题,最关键的可以加大蔬菜的种植面积,也是可以进行一些创收的。

▲ 鱼菜配比(虾)

②鱼和菜的基本配比的情况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鱼”并非单纯的鱼,可以是任何的水产品。而在上图的鱼菜共生系统的配比情况,是之前做过的一个虾和菜共生的一个系统,对于植物和虾的养殖面积和水量也都有一个大概的情况。从养殖面积和种植面积而言大概是1:1.5左右,另外还有一个养殖和种植过滤的水量情况,养殖水量在1000立方,而种植过滤系统的配置在1500立方,从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种植的过滤能力一定要大于养殖水产的水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障水产养殖环境的有个优势,毕竟还是以水产为主。

总结:对于整个鱼菜共生系统的,在关于养殖规模与种植规模的情况而言,尤其是养殖水与过滤水的植物而言,它的比例肯定是植物过滤水的能力要大于养殖整体水量的。对于这个植物过滤水量,也可以理解为蔬菜种植面积的情况。对于这个种植面积和蔬菜数量,主要看无土栽培设施的配置密度情况。为了节约温室的有些的地面面积,更多的还是以立体无土栽培形式体现。蔬菜种植面积也就是养殖面积的1.5被左右,就可以达到种养的平衡性。

三、南方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分析?

在我看来种植蔬菜大棚的利润其实还是比较高的,正常情况下一年都在1万元左右。

四、大棚蔬菜立体种植成本和利润?

种菜给专业的人打理,肯定菜不一样,费用也高,但人轻松,如果想成本低,就自己吃苦,自己想办法,如果想当甩手掌柜那就成本高,讲利润,那就看你卖给谁,怎么卖,农家种菜,没什么大成本,自己种了吃,想拿出去卖也可以挣些成本,想多挣点钱,那就看你怎么想了

五、种植大棚蔬菜的前景与利润?

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可以达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种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平均利润为100%-150%;以后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换些大棚膜。

先进的塑料大棚前景广阔,利润丰厚,但也需要专业科学技术指导,优良的种子

六、东北大棚种植蔬菜利润怎样?

东北地区的大棚种植蔬菜的利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植的蔬菜品种、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一般来说,大棚种植蔬菜比露天种植更具有优势,因为大棚可以提供更好的环境控制,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东北地区,常见的大棚蔬菜包括大白菜、黄瓜、番茄、辣椒等。这些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但一般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的利润相对较高。例如,在大白菜的种植中,如果管理得当,成本控制合理,一亩地的利润可以达到几千到上万元人民币。

然而,要获得良好的利润,种植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此外,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销售和营销策略也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大棚种植蔬菜在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利润潜力,但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和技术学习。

七、大棚种植蔬菜自销利润

大棚种植蔬菜自销利润的探索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蔬菜需求量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大棚种植蔬菜逐渐兴起,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大棚种植蔬菜的自销利润如何,一直是种植户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大棚种植蔬菜自销利润进行探索与分析。

市场需求拉动蔬菜价格上涨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愈发显著。传统的市场蔬菜因其产地不易掌握、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导致价格波动大、质量参差不齐。相比之下,大棚种植蔬菜由于环境可控,品质更加稳定,成为了市场的热门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直接助推了大棚种植蔬菜的价格上涨。

以西红柿为例,传统市场的价格相对波动较大,一度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西红柿的信任。而大棚种植的西红柿,无论从外观上的红润与饱满,还是口感上的新鲜与爽口,都远胜于传统市场上的西红柿。因此,大棚西红柿能以略高于传统市场的价格销售,使种植户获得更高的利润。

大棚种植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与传统的露天种植相比,大棚种植具有环境可控、温度湿度调节、灌溉施肥方便等优势。大棚种植蔬菜不受季节限制,能够实现全年供应。这种稳定的供应链,使得大棚种植蔬菜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大棚种植采用现代化工具和设备,如无土栽培技术、自动灌溉系统等,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降低劳动力成本。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凸显,大棚种植通过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大棚种植蔬菜能够集中销售,实现规模效益,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传统种植户往往需要将农产品运至市场进行销售,费时费力,还面临价格波动和货物损耗等问题。这种种植户直接向超市、酒店等终端销售的模式,既提高了效益,也降低了运输中的维护成本。

自建品牌提升附加值

品牌效应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在大棚种植蔬菜领域,种植户可以通过自主品牌的打造,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建设自己的品牌需要种植户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的绿色有机。通过农产品的认证和标志,消费者能够更加信任这个品牌,愿意为绿色、高品质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品牌效应的形成,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大棚种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然,大棚种植蔬菜需要面对一些挑战。首先是大棚建设成本较高,需要购买设备、搭建大棚等,这对于刚起步的种植户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其次,大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种植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针对这些挑战,种植户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首先,可以寻找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减轻大棚建设的负担。其次,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与专业人士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此外,与其他种植户合作成立大棚种植协会或合作社,共享资源、减轻压力,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策略。通过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共同开发市场,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提高自销利润。

结语

大棚种植蔬菜的自销利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市场需求、成本控制、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然而,通过市场需求的拉动、大棚种植成本的低降以及自建品牌的提升附加值等措施,种植户们能够实现蔬菜自销利润的最大化。

当然,作为种植户,在种植蔬菜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市场动态、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相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棚种植蔬菜的自销利润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八、大棚有机蔬菜利润?

大棚有机蔬菜每亩一年利润八千至一万二千元左右

九、大棚蔬菜全套种植技术大棚蔬菜怎样种植?

大家好,我是小鱼儿。头条号:三农小鱼儿。

小鱼儿每天与你分享农业、农村、农民的那些事儿。如果喜欢,请你为小鱼儿点点赞,并留下你的评论。

有好友问大棚蔬菜全套种植技术,大棚蔬菜怎样种植?小鱼儿非常乐意为这位好友回答这个问题,小鱼儿在种植技术里面特别介绍了大棚辣椒和西红柿的种植技术,含金量很高哦!

十、东北大棚蔬菜种植成本和利润?

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与利润主要由大棚建造、维护,以及蔬菜种植管理需要的农资决定。各地情况会有差异,下面来看看大棚蔬菜利润分析。

大棚蔬菜利润与成本

一般的每亩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为了节省造价及延长大棚的使用时间,比较经济的建造大棚的方法是,用菱镁大棚骨架以及塑料纸;如此一来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便于日常的使用维护。这样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换塑料纸就可以了。每亩每年蔬菜种苗、农药、肥料等成本大约为700元,土地租用费每年800元左右。

结合以上的计算,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为,每亩地初期的投入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亩地每年的均摊成本为2500元左右。

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可以达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种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平均利润为100%-150%;以后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换些塑料纸。

怎样种植大棚蔬菜?这是个很平常的问题,但解答并不简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系统技术,生产中的很多技术环节需要菜农掌握。如果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逐一积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各项具体的管理知识。我们对繁多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力求做到通俗易懂,资料也将一步步添加完善,希望能给你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蔬菜大棚建造成本无疑是广大菜农很关心的问题,先了解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其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铺盖材料,对蔬菜大棚的搭建工作将有很大帮助,从而为您节省开支,并提高生产效率。

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建造成本

1、6米宽装配式钢架大棚。此棚型已推广应用多年,是主要以直径22毫米、厚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材料的钢棚棚型,棚宽6米,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寿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造成本7000-20000元。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

2、简易竹架大棚。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优点是造价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亩成本约3000元(连薄膜),缺点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使用寿命短,抗风、雪性能差。其中有一种俗称“地滚龙”式的棚型,跨度宽

上一篇:农村露天蔬菜种植技术?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