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的地位?

一、农业防治的地位?

农业防治(agricultural control):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等。

农业防治如能同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什么是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也称耕作防治,是通过发展或调整农艺或园艺措施,使环境不适于有害生物而适于寄主植物,以减少有害物数量或将有害物造成的损害减至最少,或防止这种损害发生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的一项,既经济又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

三、蛴螬如何通过方法农业防治?

蛴螬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实行水旱轮作,不施用未经沤熟的有机肥;秋季收获花生时边犁边拾蛴螬,或放鸭、鸡、鹅捕食。

(2)诱杀成虫。

成虫盛发时可用黑光灯诱杀。在黑绒金龟甲盛发区可用30~40厘米的新鲜榆、杨、刺槐枝浸入40%氧化乐果30~40倍液中,傍晚取出插入花生田,每667米210~20枝诱杀。

(3)药剂防治。

50%辛硫磷以种子重量0.2%拌种,或种衣剂以种子重量2%拌种,均能很好地防治蛴螬。播种时每667米2用3%呋喃丹1.5~2.5千克或5%辛硫磷颗粒剂2.5~3千克拌细干土10~15千克,均匀撒于播种沟里(勿与种子接触)。花生生长季节,在花生田喷40%氧化乐果,每667米2用50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杀死成虫减少食叶为害。每667米2用50%甲基异柳磷250~300克,或5%辛硫磷颗粒剂2.5~3千克拌细干土15~20千克撒施于花生根部,结合培土杀死孵化的蛴螬,也可将甲基异柳磷乳油配成600倍药液灌根。

四、丝瓜枯萎病怎么农业防治?

丝瓜枯萎病从发生到症状显现,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病害逐渐加重,一般7-15天以后,感病的植株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蔫现象,早上和傍晚即可恢复,再过5-7天连早晚也会出现叶片失水萎蔫,浇水也不能恢复。再过数天便逐渐枯死。

防治枯萎病在未发病前就要用药预防,一般播种时可用适乐时种衣剂进行防病包衣消毒,为种子用量的千分之五。发病重的地方或重茬苗床地,在出苗后15天左右,结合浇水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移栽大田后7-10天,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防病一次,每株用药液量为250-300克。如果是重病地,移栽后25-30天时再用适乐时1000倍浇根,这样可有效预防枯萎病的发生。当地如果不能购到适乐时这种新农药,可用敌克松800-1000倍浇根。

五、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

(1)农业防治

主要是采取剪除病虫枝、清楚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深翻树盘、地面秸秆覆盖、科学施肥等农业栽培措施,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恶化病虫生存环境。生长季节后期应注意控水、排水,防止徒长。并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保持树体健壮。不与苹果、桃等果树混栽,以免加重次要病虫为害。园区附近不种桧柏,以便有效防止梨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2)化学防治

这里先介绍化学防治的用药原则。为了降低果实内有害农药的残留量,生产出符合无公害标准的梨果,应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尽量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高毒和高残留农药。通过对有害生物施用化学药剂,起到控制病虫和杀灭病虫的目的。

六、病虫害农业防治是什么?

病虫害农业防治是指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农业作物受到害虫、病菌或其他病原体的影响。通常的防治措施包括农药的使用,净化病原体的消毒,使用杀虫剂,植物保护等。同时,一些生态学方法如气候控制,植物排斥,植物搭配等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损害,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农业的核心目标。

七、怎么对甘薯蔓割病农业防治?

甘薯蔓割病又叫甘薯枯萎病、甘薯萎蔫病等。全国各大薯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侵染茎蔓、薯块。苗期发病表现为主茎基部叶片发黄变质。茎蔓受害则茎基部膨大,纵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视维管束,呈黑褐色,裂开部位呈纤维状。病薯蒂部常发生腐烂。横切病薯上部,维管束呈褐色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发黄脱落,最后全株枯死。

甘薯蔓割病的防治:选种抗病品种,如徐薯18等;加强检疫,禁止从病区调入薯种、薯苗;栽插无病壮苗,排种前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薯种,栽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5~10分钟;重病地块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八、农业防治方法和途径

农业防治方法和途径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关乎着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歉收。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科学家们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农业防治方法和途径。

1. 良种选择

良种选择是农业防治的首要环节之一。选用抗病虫害的良种作物,能够减少病害和虫害发生的概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育种方法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给农作物提供适宜的养分,能够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在施肥过程中,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不同作物的需求量和合理施肥的方法,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3. 防治剂的应用

防治剂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农药和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然而,在使用防治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通过利用昆虫、细菌、真菌等对害虫进行控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生物防治不仅可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5. 生态调控

生态调控是通过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通过种植适宜的绿肥作物、增加植物多样性、引入益生菌等方式,可以调节土壤环境,减少农作物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6. 文化防治

文化防治是利用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文化措施,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轮作制度、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等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7. 农业防治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农田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和虫害的存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此外,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加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结语

农业防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寻找更有效、更环保的防治方式。通过良种选择、合理施肥、防治剂的应用、生物防治、生态调控、文化防治以及农业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的目标。

九、农业防治常用的方法

农业防治常用的方法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业防治常用的方法,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天敌来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病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

  • 引入天敌:对某种害虫进行天敌的引入,利用天敌与害虫之间的捕食关系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制备的农药,以对抗病虫害。
  • 保护性栽培: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保护益虫,提高作物的生态平衡。

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物理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没有害处,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防治方法。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

  • 陷阱捕捉:利用颜色、气味等特性制作诱虫陷阱,吸引害虫进入,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 保温覆盖:利用覆盖物保护农作物,防止病菌侵入,同时提高温度,促进作物生长。
  • 热处理:使用高温处理农作物或种子,杀死害虫和病菌。

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化学防治具有速效性、广谱性和强杀虫杀菌作用,但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谨慎,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用。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

  • 农药喷洒:利用喷洒器将农药均匀喷洒在作物上,以杀死害虫和病菌。
  • 种子处理:将种子浸泡在农药中,使种子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
  • 菌剂施用:利用农药菌剂来控制作物上的病害。

综上所述,农业防治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不同的防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害情况,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谨慎操作,遵循使用说明,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科学的农业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十、农业防治包括哪些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哪些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哪些方法

引言

农业防治是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害、杂草等对农作物的侵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种方法。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防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农业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如陷阱、屏障、电网等,来防止害虫的入侵。物理防治不依赖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污染。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

  • 陷阱:设置陷阱来捕捉害虫,如黄板、粘虫球等。
  • 屏障:利用遮阳网、纱布等防止害虫进入作物区域。
  • 电网:利用电流击杀害虫。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发展。生物防治与生态平衡紧密相关,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方法。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

  • 天敌引进: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如引入花虎蜘蛛来控制蚜虫。
  • 寄生虫:利用寄生虫感染害虫并控制其数量。
  • 病毒:利用病毒感染害虫。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害虫、病菌和杂草。化学防治具有迅速、广谱、效果明显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应慎重使用。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

  • 杀虫剂:用于杀灭害虫。
  • 杀菌剂:用于消灭病菌。
  • 除草剂:用于清除杂草。

生物技术防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技术防治是利用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等技术手段来防治农作物病害和害虫。常见的生物技术防治方法包括:

  •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转移和改造来培育抗虫、抗病作物品种。
  • 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制造的农药。
  • 生物防护剂: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和害虫。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防治,综合利用以上各种方法来进行农业防治。综合防治能够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农业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

  • 综合利用: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 循证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结论

农业防治是保护农作物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不同的防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综合防治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慎重选择,并合理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防治的效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上海乐丰财经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