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4.0提出的时间?
2015年德国在工业4.0的基础上提出农业4.0。
“农业4.0”是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基础,以CPS、NFC等互联网应用系统为技术手段,综合相关销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从实践出发开展农业的第四次时代变。
21世纪是农业4.0的时代,农业生产将更多的应用智能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有效摆脱自然灾害的因素,不在束缚于土壤种植的约束,使农业作业更加生态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人类可以更低的成本、更优化的资源结构、更好的流通环节,从大自然中获取健康的、干净的、可持续的食物及美好的事物
二、什么是农业4.0?
“农业4.0”是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基础,以CPS、NFC等互联网应用系统为技术手段,综合相关销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从实践出发开展农业的第四次时代变革。
农业定制化与农业工业化的结合。
农业4.0生态系统是农业4.0时代值得推广的整套体系。
三、农业4.0的上市公司?
农业4.0上市公司:先正达新。
农业4.0是指“以土壤改良,修复”“零农残”以CPS, NFC,互联网应用为技术手段,综合销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开展现代农业的第四次转型。先正达新股就是农业4.0的代表。
四、农业4.0是所有人的农业吗?
农业4.0是所有人的农业。
“农业4.0”是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基础,以CPS、NFC等互联网应用系统为技术手段,综合相关销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从实践出发开展农业的第四次时代变革。
农业4.0的时代,农业生产将更多的应用智能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有效摆脱自然灾害的因素,不在束缚于土壤种植的约束,使农业作业更加生态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
五、农业4.0属于什么生产?
农业4.0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农业4.0主要特点如下:
1、注重绿色环保
农业4.0时代的种植作业,更多的借助智能设备,结合适合植物所需的光、温度、水、气、养等生长要素,采用零农残、非化学的有机营养液,以水培、汽培为主要种植形式,使植物能更加快速、健康、绿色的生长,以达到食用和观赏的目的。
2、注重场景应用
农业4.0时代的种植场所,将更加多样化、碎片化、自由化。借助更为成熟循环滴灌、嵌入式种植、物联智控等技术,植物将摆脱土壤的束缚,进入到千家万户。室内、阳台、屋顶、墙面、空中等人类能生存的环境,都将实现植物的正常种植,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
3、宜时宜地宜人
农业4.0时代的种植时节,更自由、更随时、更随心。智能控制和植入技术将让植物不再受限于季节、气候、地域的生长环境,也让作业人群不再受限于专业的种植知识及经验等基础条件。玩与欣赏,将成为种植的体验感觉;美好与健康,将回到农业的服务初衷。
六、农业即将进入“4.0时代”,全面解析什么是农业4.0?
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发展史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农业1.0到农业3.0的发展轨迹中找到农业4.0的发展,在这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农业发展史。
农业4.0时代,个人认为是一个信息化,物联网智慧化的农业生产作业的方式。使用互联网+本地化的题材、景观、本地化的标志、休闲旅游等,其实更大程度是要利用互联网内在体现的各阶层公平参与,实现市民和农民都能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生态农业。当代强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农业3.0与4.0构成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体系,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另一方面在理念上更加强调社会化的、城乡合作的、互动的、生态化的农业。
农业3.0时代,我个人认为是农业产业融合的一种形态。3.0农业是我们多年来提倡的以综合性农协为载体的农业的三产化。近年来,日本的"第六产业"被很多人视为我国应该学习的对象。但其实早在中央政府2006年的"一号文件"中就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提出第三产业要跟农业结合,2016年的"一号文件"则明确了农业要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指导思想。
在3.0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会发现关于土地金融化、农业产业基金、农业科技转化、农业品牌树立等一系列问题是现阶段参与农业生产的个人、公司、组织是无法负担的,从而导致农业无法有大的发展和溢价空间。
农业2.0时代,我个人认为是农业工业化进程。2.0版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用工业的生产方式来改造农业,也叫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现在我国也正处于这一阶段,既要在规模化和集约经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形成农业的增值收益。
农业1.0时代,我个人认为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形态,也是原始农业生产的形态。以户为单位,小规模的方式进行生产,依靠的是农民个体劳动和畜力劳动,此时需要靠天而作,通过勤劳的劳动来满足基本的农产品需要。我国农业1.0阶段基本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由于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替代方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农产品的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个阶段主要以产量高为主要目标。
我国农业耕地种类多样,幅员广阔,区域发展不均衡,从农业1.0到农业4.0均在各地有所分布。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中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6%,其中,三大主粮小麦、水稻、玉米的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4%,79%和83%,假如以按照70%的覆盖率视为完成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业整体上正处于农业2.0向农业3.0的过渡阶段。
七、智慧农业4.0:农业科技引领农业革命
1. 智慧农业4.0的定义
智慧农业4.0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新一代农业模式。
2. 智慧农业4.0的核心技术
智慧农业4.0的核心技术包括:
- 互联网技术: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远程监控。
-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农田、农机、农产品等之间的互联互通。
-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3. 智慧农业4.0的应用领域
智慧农业4.0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农田管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 智慧农田: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实现精细化灌溉和施肥,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 智慧养殖:利用视频监控、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禽畜的健康状态和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 智慧农机:通过GPS定位、无人机、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农机作业的精细化和自动化。
- 智慧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利用追溯技术、冷链物流等手段,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 智慧农业4.0的优势与挑战
智慧农业4.0相较于传统农业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 节约资源:通过精准施肥、精细灌溉等措施,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 改善农产品质量:监控和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提升农民收入:智慧农业4.0带来的效益提升,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
然而,智慧农业4.0的推广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门槛、投资成本、土地资源限制等问题。
5. 智慧农业4.0的前景展望
智慧农业4.0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农业4.0将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希望通过介绍智慧农业4.0,帮助读者了解智慧农业的概念、应用和前景,并对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八、农业数据的特征?
农业大数据的特性包括大数据的五个特性,一是数据量大(Volume)、二是处理速度快(Velocity)、三是数据类型多(Variety)、四是价值大(Value)、五是精确性高(Veracity)。包括以下几种:
(1) 从领域来看,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相关上下游产业(饲料生产,化肥生产,农机生产,屠宰业,肉类加工业等),并整合宏观经济背景的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乃至气象数据等。(2)从地域来看,以国内区域数据为核心,借鉴国际农业数据作为有效参考;不仅包括全国层面数据,还应涵盖省市数据,甚至地市级数据,为精准区域研究提供基础;(3)从粒度来看,不仅应包括统计数据,还包括涉农经济主体的基本信息、投资信息、股东信息、专利信息、进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体信息、GIS坐标信息等。
(4)从专业性来看,应分步实施,首先是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资源,其次应逐步有序规划专业的子领域数据资源,例如针对畜品种的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等专业监测数据
九、楚雄的农业特征?
楚雄州立体气候突出,物种资源丰富多样别具特色,土壤、气候、光热条件配合良好,适宜立体种养和四季多种生物生长繁殖。楚雄的农业方针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前提下,提升烟草产业、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发展山地牧业和发展壮大种子产业“五大重点产业”。
十、也门的农业特征?
面积约55.5万平方公里。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西临红海,北部和沙特阿拉伯接壤,东与阿曼为邻,南濒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扼地中海与印度洋交通要冲,隔曼德海峡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相望。全境以山地高原为主,沙漠地区炎热干燥。
也 门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5%。也门的农产品主要有棉花、咖啡、高粱、谷子、玉米、大麦、豆类、芝麻、卡特和烟叶等,国内粮食不能自 给,一半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