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

一、如何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

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伺草料产业体系。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制定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

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加强渔政渔港建设。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井、林下经济。

二、我国九大综合农业区名称?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其中第十区为海洋水产区,一般将海洋水产区外的其他九个综合农业区称为九大综合农业区。该区划对我国九大农业

一、东北区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三、黄淮海区

四、黄土高原区

五、长江中下游区

六、西南区

七、华南区

八、甘新区

九、青藏区

三、我国典型的白色人种有哪些民族?我国典型的白?

塔吉克族。他们就是生活在新疆最南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他们是古代东伊朗人的后裔,是中国最纯血统的欧罗巴人种,也就是纯血统的雅利安人,是中国唯一的纯白种人(俄罗斯族是十月革命后很多移居到中国,还有苏联移民的后裔,他们跟中国人经过百年的通婚,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但已不是纯白种人)。目前人口只有5万多。塔吉克族早在公元2000年前就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这片土地上了。塔吉克民族是一群快乐的民族,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土地,深爱着我们的祖国。当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祖国人,是中国56个名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省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数为51069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塔吉克族人口中60%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厍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其余主要分布在附近的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县,这些县里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自古繁衍生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吉克族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高原西部东迁的塔吉克族构成了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

四、我国九大综合农业区分别是哪些?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其中第十区为海洋水产区,一般将海洋水产区外的其他九个综合农业区称为九大综合农业区。该区划对我国九大农业区将来的走向和前景都做了剖析与说明。

一、东北区:本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改变粗放经营,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抵御低温冷害和洪涝、盐碱、风沙等的能力;林区要以营林和更新造林为中心,加强护林防火,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玉米、高粱在粮食总产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加上甜菜、大豆加工的副产品等,本区有极其丰富的饲料资源,但肉类却不能自给,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建设城郊型副食品基地。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草场资源,制止土地沙漠化的扩展,正确处理农牧矛盾,改变粗放经营和多灾低产状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布局,牧区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开荒;严格执行草原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实行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选择水土条件较好地段,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和各种良种牲畜(肉牛、肉乳兼用牛、细毛半细毛羊、肉用羊、良种马等)生产基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半农半牧区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

三、黄淮海区:为了充分发挥本区的巨大增产潜力,必须进一步综合治理旱涝碱,提高防洪标准,加强排灌工程配套,调整机井布局,控制地下漏斗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和副业,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四、黄土高原区:国家和地方应共同采取综合措施,按流域防治水土流失,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大搞种草造林,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五、长江中下游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渍旱灾害;用地养地相结合,改进耕作制度;科学开发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本域,积极发展水产业。

六、西南区:本区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川黔地区的光照时数为全国最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灌溉,改变冬水田、望天田和雷响田比重大的靠天吃饭局面;改造低产田地,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林牧业生产,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七、华南区:今后,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正确处婵粮胶、粮蔗等关系,从全局着眼,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建设以橡胶为中心的热作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大力改善水肥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建立区内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果树和多种经营。

八、甘新区:本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九、青藏区:本区的农业发展应以牧为主,农牧林并举,发展区内自给性的粮食生产。主要措施是:加速建设巩同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建立区内商品粮某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五、我国北方为什么叫旱作农业区?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 南方有固定的雨季,雨季会持续近一个月,一年四季也是雨水较多。北方雨季短而有除夏季之外的持续干旱无雨季,作物多以耐旱为主。

六、我国四大农业区的特点?

四大农业区的特点。

北方旱地农业区: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是小麦、棉花、苹果等的重要产区,人多地少,农田精耕细作;

南方水田农业区:水热资源丰富,配合较好;

西北干旱农业区:去后干旱,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农业区:地厂人稀,以畜牧业为主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全年气温较低,但河谷地区温度较高,植物生长茂盛。

七、我国典型的玄武岩地貌?

福建福鼎市白琳大嶂山的玄武岩储存量50000万立方米,矿石裸露地表,呈墨黑色、色调凝重高雅,是全国罕见的高级建筑板材,属全国建筑石材基地之一,被国务院建材总局命名“福鼎黑”。

河南洛阳市蔡店乡的玄武岩呈大小圆块状,储量大,在地表以下五十公分左右分布广泛,深可达百十余米,矿石呈墨黑色,品质优良,经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地堪实验中心、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其结果表明玄武岩石料具有硬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抗滑系数大,与沥青粘结力强等,符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是高等级公路路面,机场跑道,铁路道砟的最佳石料。

镜泊湖北有瀑布状、波浪状的;莺歌岭一带有圆馒头状、宝塔状的;渤海镇和沙兰乡之间,是巨蟒状和熔岩隧道等。这里地质、地貌构造新颖、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山东沂水圈里乡,呈波浪状的分布全乡35平方公里,玄武岩储量350亿吨左右,山东平邑县境内也有大量品质优良的玄武岩。

安徽明光市玄武岩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分布于地处明光市城西的城西街道办事处,307、309省道、104国道、蚌宁高速公路、津沪铁路贯穿全境,西徐工业区砂石专用码头可停靠500吨船只直航长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现已探明的远景储量1.68亿吨,探明可开采储量3400万吨,在皖东地区储量最大,年开采加工量在100多万吨,经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科学技术检测为国家一级玄武岩。玄武岩是生产铸石的主要原料。铸石具有较高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酸性能,具有较大的硬度和机械强度,广泛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工业部门。玄武岩是生产玄武岩纸、石灰火山岩无熟料水泥、装饰板材、人造纤维的原料,还是陶瓷工业中的节能原料。

八、我国板根现象最典型的地区?

在我国云南孟定沟谷中的雨林,具板根的乔木占乔木总数的60%,如高山榕、大花五垭果、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fica)、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具有板状根的植物。

九、我国荒漠化最典型地区是?

1、中国最严重的三大荒漠化是科尔沁沙地西部,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

2、科尔沁沙地是一块位于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中下游赤峰市和通辽市附近的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等。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通辽市附近,成为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是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

3、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4、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 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

十、我国的九大农业区都有哪几个?

我国九大农业区:

一、东北区:本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改变粗放经营,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抵御低温冷害和洪涝、盐碱、风沙等的能力;玉米、高粱在粮食总产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加上甜菜、大豆加工的副产品等,本区有极其丰富的饲料资源,但肉类却不能自给,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建设城郊型副食品基地。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草场资源,制止土地沙漠化的扩展,正确处理农牧矛盾,改变粗放经营和多灾低产状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布局,牧区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开荒;严格执行草原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实行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选择水土条件较好地段,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和各种良种牲畜(肉牛、肉乳兼用牛、细毛半细毛羊、肉用羊、良种马等)生产基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半农半牧区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

三、黄淮海区:为了充分发挥本区的巨大增产潜力,必须进一步综合治理旱涝碱,提高防洪标准,加强排灌工程配套,调整机井布局,控制地下漏斗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和副业,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四、黄土高原区:国家和地方应共同采取综合措施,按流域防治水土流失,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大搞种草造林,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五、长江中下游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渍旱灾害;用地养地相结合,改进耕作制度;科学开发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本域,积极发展水产业。

六、西南区:本区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川黔地区的光照时数为全国最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灌溉,改变冬水田、望天田和雷响田比重大的靠天吃饭局面;改造低产田地,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林牧业生产,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七、华南区:大力改善水肥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建立区内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果树和多种经营。

八、甘新区:本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九、青藏区:本区的农业发展应以牧为主,农牧林并举,发展区内自给性的粮食生产。主要措施是: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建立区内商品粮基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上一篇: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