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动力?

一、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动力?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基本特征形成条件演进趋势标准

划分

1、纵向分层法,按农村各产业部门的垂直所属关系划分。2、横向分工法,是按照农村经济的横向分工,把农村经济部门分为三类产业部门。

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多层次性

3.动态性

形成条件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演进趋势

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2.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3.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4.农业区域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6.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标准

1.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二、农业属于第几产业结构?

1、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广义上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上是指种植业,比如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业的分布范围非常广阔,在地球上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

2、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源,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上。全国13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除了少数物质需要进口外,其他的都来自本国农业。

3、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也不能发展,国家会失去自立的基础。同时,农村和农业生产部门都是中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四、农业结构就是产业结构吗?

不是。农业结构是大概念,包括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结构,还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如种养殖业加工业文旅观光业,对应的产品结构如稻渔麦茶玉米等等。

五、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的构成情况,包括他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

六、简述农业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①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②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

③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结构层次:

①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结构。

②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各类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园艺作物等)——种植结构。

③某一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如粮食生产要分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品种结构。

④区域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地区分工)——分布结构。

七、十三五实施什么农业战略?

农业农村部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两藏”战略推进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期间,中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八、“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原则?

(一)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二)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

(三)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五)坚持把加强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手段。

九、产业结构分类的发展方法?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 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 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十、产业结构要向什么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方向是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比重,所以未来发展就要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

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上一篇:简述外部评级机构及外部评级体系?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