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楷书的发展史论文?
从中国古代的南北魏到晋唐,流行着一种书体,那就是楷体。
楷体的前身大篆、小篆和是隶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
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删繁就简、规范统一而创造的书体。
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
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
从此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书写方式走向审美。
楷书书法艺术的基础从此奠定。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从此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辞海》里这是这样解释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
1. 楷书的萌芽期-
楷书的这个萌芽期在秦汉,这时候的楷书刚刚有了它的雏型。
2.楷书发展期
楷书发展期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个阶段。
3. 楷书的繁荣期
楷书的繁荣期是隋、唐、五代。
4. 楷书的守成期
后来经过宋、元、明、清,可以说它是木楷书的守成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曾涌现出许多书法家,楷书的名家以欧体,颜体,柳体,赵体最为著名。
楷书欧体是欧阳询创立的。
他生生于南朝,卒于唐太宗贞观时期,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
颜体是颜真卿创立的。
他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是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那就是吴郡的张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颜真卿为人笃实鲠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被其所杀。英烈的日月人生,便是浇灌其书艺奇葩的不竭泉源。
柳体为柳公权所创。
他生于中唐之后,大唐盛极而衰,其书与颜书相比,略有高下之分。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后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其书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棱角峻厉,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赵体为赵孟所创,赵孟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他的楷书结构妍丽,用笔遒劲,神气充足,冠绝当时。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
楷书经历了长时期的历史演变,它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南北朝楷书出现以来,书体便基本定型,至今沿用不衰。
它充分说明楷书作为一种实用的交流工具和书法艺术的基础书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啤酒的发展史论文?
啤酒有着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它先于其他酒类而最早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之中,所以学者把啤酒成为"酒类之父"。考古学家在今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出土的文物发现,啤酒自发明至今已有约6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了。可以推断,啤酒的发明者是公元前6000年前后繁衍生息于扎格罗斯山区的苏美尔人的祖先。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4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批量种植大麦,很有可能为了酿制啤酒。啤酒是基于早期游牧民族面对不断增加的谷物产量而诞生的产物,是对早期原始农业的一种特殊贡献。所以历史学家认为,人类从狩猎、采摘到建立农耕生活方式的变革,顺应啤酒酿造的需要更甚于顺应食物生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啤酒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脚步。
原始啤酒的诞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卡兹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狭颈陶制容器,就是为酿造啤酒而制成的"。卡兹认为原始啤酒的诞生,应该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他还提出了原始啤酒诞生过程的猜想:某些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偶然发现,将野生的大麦或者小麦浸泡在水里,会变成黏糊状,如果置于外部空气中,它不会腐烂,空气中的酵母菌使它自然发酵,颜色逐渐变深,从而酿出了一种带泡沫的饮料。原始人发现这种饮料富含丰富的营养还能调剂精神,于是广为传播,使它成为仅次于动物肉制品的自然食物。
啤酒发源地
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啤酒考古证据,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在距今6000多年前苏美尔人的贸易遗址站里发现的双柄啤酒陶罐。这一证据说明在6000年前,啤酒酿造技术及制陶技艺在两河流域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他们在1992年11月5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发表了关于这一重大发现的论文。此外,有关啤酒发源地的证据也曾经在苏格兰的拉姆岛(Rhum)上有所发现,那些文物至今也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在中国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中国啤酒“醴”即蘖法酿醴的证据。
啤酒花的引入
古代的啤酒由于添加了药草、枯茗、香桃木和枣椰子等香料,品尝起来和现代的啤酒相比显得有些怪异,尽管古代酿造啤酒的过程和现代十分相似。真正的现代啤酒是以啤酒花的引用作为标志的。正是啤酒花所赋予啤酒这种特有的苦味才使得啤酒变得爽口、解渴,这也正是掺啤酒花酿造的啤酒在整个中世纪十分流行的原因。在啤酒中使用啤酒花的最早记录是斯洛伐克人。据公园448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斯洛伐克人用来宽带拜占庭国王使节的啤酒,就是加啤酒花酿造出来的啤酒,带有一种清香的苦味。在德国的巴伐利亚(Bavaria),威尔海姆公爵四世于1516年制定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啤酒法规之一《纯粹法》,该法规定啤酒只能使用大麦、啤酒花和水酿造。尽管现在不少啤酒酿造公司并没有严格执行此法,但该法至今还受到德国政府的保护。
现代啤酒的发展
在19世纪以前,下发酵型的储藏啤酒(LagerBeers)并不普及,只能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和捷克的波希米亚(Bohemia)发现他们的身影。这是一种多泡并相当爽口的啤酒类型,是今天市场上最普遍的商业啤酒。19世纪后由于工业冷藏箱的诞生使得大规模生产储藏式啤酒成为可能。储藏啤酒比上发酵型的艾尔啤酒(ALeBees)清澈、清淡,苦味也那么重。大规模投入市场以后,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啤酒类型。然而在现今的英国、比利时和部分德国城市,人们还是十分抵制储藏式啤酒而钟情于艾尔型啤酒。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
三、航空发展史论文?
是对航空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包括机载发动机的发明、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研制、飞行安全的技术改进以及有关的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
航空发展史论文中需要涉及航空发展历史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重点介绍贡献者的事迹、建立的规章制度,以及影响国际航空业发展的法律总体结构等。
四、美容文化发展史论文?
美容是通过物理化学的功能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艺术加工和修饰,以及运用医学手术的方法,改善不理想容貌和病理缺陷已达到。丑化美以及驻颜抗衰老的目的。
美容是使容貌美丽,爱美是人生的天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美容从形式到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那美容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
五、世界汽车发展史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从早期蒸汽汽车的发明到现代电动汽车的兴起,以及在期间产生的重要影响。文章还介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引言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发明和演变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本文将探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早期探索时期
蒸汽汽车的发明:1766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发明了蒸汽机,用它来驱动一台抽水机将矿井中的水抽出。1770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斯·古诺将一台简陋的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的三轮车上,准备用它来牵引大炮。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汽车。
燃油汽车的诞生: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三、内燃机汽车的黄金时期
汽车的早期发展: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福特公司的崛起:1908年,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民用汽车。它改变了汽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启了汽车工业的黄金时期。
战争与技术的进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汽车工业在战争需求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电动汽车的兴起
电动汽车的早期探索:1839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制造出了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再次受到关注。
现代电动汽车的兴起:2008年,特斯拉公司推出了ModelS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和电驱动技术,开启了现代电动汽车的发展潮流。
五、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需求的提高,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电动汽车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结论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发明和演变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黑茶发展史论文
论黑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七、x线技术的发展史论文?
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伏打电堆,为获得持续的恒定电流提供了可能性。而稳恒电流的获得,使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充分研究了电流的各种效应及其规律,同时也给电越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这方面,以奥斯特为开端。终于使电的研究从神秘王国进入了实用的阶段。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 利用盖斯勒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阴极的辉光会随着磁场的变化改变其形状。189年,他又在对着明极的管壁上看到了绿色焚光。1869 年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发现,如果把物体放在点状的阴极和产生费光的管壁之间,物体就会产生清晰的影子,这表明射线起源于明极。他断言,从阴极发出了一种直线传 播的射线,撞击在玻璃壁上发出了荧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E. Gldstin)把普吕克发现的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从1883年起赫兹(H. Hertz)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阴极射线是连续射出的,不是像一些人所观察到的阴极射线具有脉冲的性质;阴极射线的径迹也不一定与真空管中电流的走向一致;阴极射线在电场作用并不偏转,其静电性质和电磁性质也非常微弱。1891年,他更进一步发现,阴极射线能够穿透金属薄片(金箔、银箔、铝箔),这似乎证明阴极射线不是粒子流( 因为当时人们已知的任何物质粒子都不可能穿过金属薄片)。从1892年起,赫兹的学生勒纳德(P. Lenard)也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他试图使阴极射线越出真空管外,以便在管外方便地研究它的性质。他想到石英板对紫外光一类射线是透明的,阴极射线很可能也会透射过去。但实验失败了。他接受赫兹的建议,用厚为0.000265厘米的铝箔代替石英板,阴极射线立即穿透了这些铝箔,使管外几厘米远处的荧光屏发出荧光。他断言,阴极射线并不是飞行的粒子,而是“以太中的现象”。
八、儒学发展史论述题?
儒学发展历史大致如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九、关于家族发展历史论文?
历史资料大概有这么几种(文献资料、实物证据、口述历史)。
文献资料可以在网上或者图书馆搜集,实物证据可以找一下家谱之类的的,口述历史当让是找老一辈的啦。家族的发展一直比较感兴趣,它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浓缩胶卷,特别的有意思!目前这也是一个很热的项目,很多祭典的的活动都和这有关系,例如新郑黄帝祭典。至于模板,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类的套路。首先你应该选好一个方向,比如某某区域某姓氏在某一阶段怎么样,然后就是填充资料最好把那几种罗列出来,以第三方的立场客观公正的陈述,最后看看有啥价值意义,或者可借鉴的地方。十、火车票发展史论文?
第一代:纸板火车票。这种车 票使用的时间最长,堪称“爷爷 辈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至 上世纪90年代结束。
第二代:软纸火车票。1997 年,“纸板票"被“软纸票"取代, 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 码。2009年12月10日起,软纸 车票的一维条码改为使用二维 条码防伪车票系统。
第三代:磁介质火车票。2007 年7月1日,推出磁介质车票, 它利用磁介质记录票面信息, 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
第四代:无纸化火车票一-身份 证。2011年6月开始,“刷身份 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京津 城际、京沪高铁只要带着二代 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 接进出站。
到2019年,乘客或可实现“刷手 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 车,而不需要在乘车之前特意 换取纸质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