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我国地形结构对发展农业,交通的不利影响?
1.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 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2.高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
3.盆地 中国有四大盆地,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
4.平原 中国有三大平原,它们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由于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除此以外,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区。
二、黑潮对我国的影响?
在我国,有人把黑潮比喻为“旱涝预报员”。因为黑潮流动位置的偏移,对中国天气旱涝有明显的影响。1953年,黑潮偏离了常年的轨道,大约向南移动了170千米,第二年中国江淮流域就出现了百年未见的大水。
1957年,它又一次偏离了常轨,平均位置向北移动了100公里,第二年长江流域就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三、移民对我国的影响?
影响,扩大了人类生存空间,促进了生产地理空间的扩大,人类文明的传播,人种、民族的同化、融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自我追求与自我完善,地区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等;消极影响移民不当会导致族群、社会群体冲突,可能导致社会排斥和分裂,产生次生贫困,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增加国家与地方经济负担,恶化生存环境等。
四、大豆对我国的影响?
大豆作为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其在中国的农业栽培领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力。中国的大豆是所有农产品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资本能力最强的农产品。中国的大豆贸易以65%的比重牢牢占据着全球首位,中国的大豆贸易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豆市场和油脂油料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面海洋上的水汽深入内地,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发源于西部高原山地,这些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许多大河流经阶梯分界处时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地势高差大,导致东西陆地交通很不方便,尤其是横断山区交通线建设难度很大。祝你学习进步!
六、芯片禁令对我国的影响?
芯片禁令会造成中国芯片断供,出现的影响是外国芯片会进一步垄断中国市场,进口芯片价格会水涨船高,进而影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价格,电子产品会涨价,损害老百姓利益。
七、巴基斯坦对我国的影响?
政局的变化将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巴关系一直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重要的“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其国内政局的变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八、厄尔尼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对于我国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带来干旱、洪涝等灾害,从而对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等行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气候变化也会对能源、交通、旅游等行业产生影响,因此也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可能导致洪涝等灾害,给渔业和畜牧业带来损失。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对能源消耗、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信息,加强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以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渔业和畜牧业等行业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强能源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九、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据统计,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1990年代厄尔尼诺频繁发生,中国连续出现暖冬。因此,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的机率较大。
据历史数据统计,近50年来的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中国夏季主要雨带都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比如1969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持续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次出现大雨或暴雨,发生严重洪涝。1983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强度与1969年相当,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5成到一倍半。强厄尔尼诺的1997年,夏季主要多雨带出现了长江以南地区,而北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1998年受到厄尔尼诺的滞后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我国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势力往往加强,导至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
西北太平洋大部分热带气旋都是热带辐合带的低云或者云团发展起来的,而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时,热带西北太平洋则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发展,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也就相应的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
十、高温穹顶对我国的影响?
今年高温穹顶给中国的北部造成了些许的影响。气象专家表示,中国在2021年也将面临最长的三伏天,根据地理结构分析,美加边境属于中纬地区,发生的大气环流是西风带,西风会将太平洋中的热空气带向北美大陆,但是温室效应也在日渐加剧,新的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每年有数千亿吨的冰流失到海洋中。,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工业行为,而西伯利亚苔原的平地曾被剧烈而强大的爆炸所震动,炸出一个深达三十米的巨大坑洞。
据报道,去年的爆炸是在俄罗斯偏远的山地和北极半岛出现的,自从2013年第一次发现新的火山口以来,专家就开始使用无人机建立火山口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基本上证实了科学家的假设,在发生爆炸之前,这个量的大小不断增加。,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随着该地区变暖,永久冻土在历史上首次融化。,预计甲烷喷发将变得更加频繁,所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职责,不要再让温室效应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