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来自冠县的调查报告?
产业化:打造县域经济的实力 县域工业部门中,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没有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实现农村经济工业化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是提高农业收入的财源。同时,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以培植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对产业的全面整合,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重点打造林果、蔬菜、畜牧、花生四大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并将每个基地与一个龙头企业相连,形成龙头加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冠丰种业是这方面的典型。另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重抓“新”、“优”、 “工”。首先突出“新”,按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发展市场上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其次突出“优”。按照“人有我优”的原则,发展优质产品,组建优质产业;再次突出“工”。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壮大实力的原则,发展规模化园区,使优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大幅度提高,品牌越来越亮。工业化:夯实县域经济的物力 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围绕农业办、农业瞄着工业干,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培育龙头企业,实行工业链条,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公司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坚持“工业兴县”的发展思路,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要发展壮大现有的重点企业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采用“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等办事制度,吸收外地客商来本地投资;在投资机制上体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承办环节上,体现全方位服务,多层次参与。总之,只要紧紧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解放思想,严格管理,冠县的工业就会迎来一片艳阳天。日前,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冠县金冠广场既是上述分析的一个佐证,也为冠县工业的进一步膨胀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民营化:提升县域经济的动力 要大力实施“民营强县”战略,把发展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显身手、增活力,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要在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多开“绿灯”,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速生点。让民营主体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产权清晰的优势,更好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活力最强的市场主体。同时,强化引导、增加主体。以政策的适度倾斜,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大胆“下海”,离政从商,退政办厂。引导技术人员、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全面提高私营业主的总量和素质。另外就是帮大扶优、盘活主体。县级重点培育销售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乡镇重点发展销售超百万元、利税超十万元的私营企业。城镇化:聚集县域经济的财力 冠县大力推进以县域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不断优化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双向交融,加快农业人口城镇化、城镇区域扩大化、生产发展非农化和人民生活文明化进程。一是大气魄、大手笔地拉大了县域框架,并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建设水平,把县域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型城镇。二是树立了城镇是“特殊商品”的意识,把道路、客运、绿化、环卫等公益性事业作为产业发展,建立新的社会化营运机制。三是通过壮大城镇规模,增强了吸纳功能,大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重组,增强辐射功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二、委内瑞拉,农业发展?
目标是成为农业强国
2月6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他的家乡巴里纳斯州的哈克阿镇主持了向当地农民发放土地证书、贷款、住房和农业机械的仪式,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运动。
查韦斯宣布,巴里纳斯州和周围地区的3.5万户农民将分到33万公顷的土地。2003年内,委内瑞拉政府将向全国各地区的10万户贫困农民分配总共146万公顷的土地。
为扶持农业的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向农民发放贷款、以优惠价格出售或出租来自中国的农业机械等。在谈到农机租金时,查韦斯特意解释说,国家收取的租金只是象征性的,比如只收1玻利瓦尔(1美元约合1600玻利瓦尔)、一袋玉米或木薯等。政府还会提供优惠的住房,让农民搬出世代居住的茅草房。当地的农业大学和各种农业研究院所将义务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服务。
政府的目标是,委内瑞拉不仅要实现粮食自给,还要成为本地区的农业强国。
自然条件优越,但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巴里纳斯州是个地广人稀、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州。哈克阿镇没有电、没有柏油路,是全委内瑞拉最穷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宣布土改计划有着特别的意义。
其实,委内瑞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国土面积近92万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气候全年适合农作物生长,对农产品需求量大。据统计,委内瑞拉的可耕地面积在4000万公顷以上,然而,在不同时期内耕种过的土地总共仅有不到2000万公顷。
20世纪80年代以前,委内瑞拉的农业曾受到过重视,一度持续增长,部分农作物如咖啡、可可等还大量出口。但是后来的各届政府过于依赖石油工业,不再重视农业,农业生产也就一路下滑。目前,委内瑞拉的粮食年产量约200万吨,市场所需的70%—80%的农产品要靠进口,包括50%的牛奶、90%的菜豆、30%的糖、75%的黄玉米、100%的大豆和85%的食用油。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耗费了大量的外汇不说,还导致无数农民失业。
除了政府对农业不够重视,委内瑞拉还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耕地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有关数据显示,委内瑞拉仅2%的人口却占有了60%的可耕地,而且绝大部分是靠近公路、水源丰富的好地。然而这些地主又不去耕种,造成一方面大量土地闲置,另一方面无数农民无地可种的局面。
委内瑞拉农业落后的状况引起了查韦斯总统的关注。2001年11月,委内瑞拉政府颁布了新的《土地法》,政府将对全国可耕地进行统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地主不如实申报自己的土地,或拥有过多的土地但不去耕种,政府有权将上述闲置的土地收回或低价收购,然后分给无地可种的农民。经过一些修改调整,今年初,《土地法》终于正式生效。
查韦斯在四川耕过地
查韦斯非常推崇中国的农业,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中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委内瑞拉有着广袤的土地,人口不到2400万,却要进口70%—80%的农产品,委内瑞拉的农业必须向中国好好学习。
2001年5月,查韦斯第二次访问中国时,特意去四川省考察了农业,对该省的农业发展水平赞叹不已。他详细了解了水稻种植、养鱼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情况,还试开了拖拉机。查韦斯经常向人们讲述这段经历,“你们知道吗,我在四川还开着拖拉机耕了半公顷的地呢。”
中国和委内瑞拉在农业合作方面有很广阔的前景,不同的国情使得中委两国在农业方面的互补性很强。目前合作的领域涉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养猪与肉类加工、草场的维护和利用、农机组装、灌溉系统改造和农业技术培训等。
中国政府以实物贷款的形式向委内瑞拉出口的农业机械已经运抵了两批,第一批价值1000万美元的1300多台(套)中国农业机械于2001年5月运抵委内瑞拉,当地农民使用后反映良好。在委内瑞拉方面的要求下,第二批价值600万美元的305台(套)中国农机也已于近日运抵委内瑞拉,其中许多已经被分配给了农民,使刚分到土地的农民又开上了中国拖拉机。▲
三、农业发展类型?
农业类型有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灌溉农业等。以生态农业为例,生态农业主要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然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所建立起来,生态农业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现代化农业。
四、农业发展核心?
农业发展的核心是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为什么说是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粮食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大幅度低于其他物资。
其次,目前种植粮食已经处于微利,农民种粮积极性急需提高。
再次,农村许多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良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最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急需加强,让农民最大幅度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五、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业发展理念:
1.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推广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 循环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循环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3. 精细化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农业多元化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推广农业与农村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5. 农民利益优先发展理念:强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推广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农业发展理念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这些理念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六、农业发展文案?
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农业发展文案,旨在展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前景:
1. 推动农业发展,助力国家繁荣,共创美好未来!
2.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绿色生态保障粮食安全。
3.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4.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5. 农业发展,以人为本,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6.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
7.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助力国家经济腾飞。
8. 发展高效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
9. 农业发展,生态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农业兴则国家兴,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这些文案旨在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关注农业、支持农业,共同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文案,用于宣传、推广或教育目的。
七、农业发展方式?
1 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的影响也不同。2 传统主要依赖天然资源和人工种植,效率低下且对环境污染大;现代化则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益,同时也更加环保。3 在农业发展中,应该注重发展现代化农业,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要注意环保和农民的收益问题。
八、农业装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装备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展了一项农业装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本报告旨在了解我国农业装备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向全国各地的农业装备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业装备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我们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现状分析
生产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国农业装备生产企业数量庞大,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这些企业生产的农业装备品种繁多,涵盖了耕种、灌溉、植保、收获等多个领域。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农业装备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销售情况
我国农业装备销售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地。这些企业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农业装备,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对农业装备的销售能力还有待提高。
使用情况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普遍认为农业装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表示,农业装备价格过高,难以承受。此外,一些农民对于农业装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农业装备行业存在如下问题:
- 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 销售渠道不畅,经销商能力有限
- 农民对于农业装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存在困难
- 农业装备价格过高
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我国农业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1: 加强产品研发,提高农业装备品质 2: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能力 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使用农业装备的能力 4: 降低农业装备价格,提高农民购买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能够为我国农业装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九、农业发展考研时间?
考研时间都是国家统一的,大概就是在12月左右的时间。
十、西汉农业发展标志?
曲辕犁这一农具的普及已使用,标志着农业的进步,是西汉农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汉王朝实行重农和“以其故俗治”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广西开发的措施,包括移民南居、屯兵实边、鼓励垦荒,输入铁制生产工具,推行先进的耕作技术。
经过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南迁汉族人民的共同开发。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耕作方法的改进以及优良的稻谷品种的培育与引进等,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