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发展支出的主要内容?
农业发展支出亦称“农业生产费用”。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种籽、肥料、农药、机耕排灌费、役畜饲养费、农具费、劳动报酬、其他支出等。
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在会计核算中,通常设置“农业支出”帐户进行核算,借方 (或付方)登记支出的发生额,余额表示支出的累计数;贷方 (或收方)登记当年负担的支出数结转“收益分配”帐户的结转额,期末若有借方余额表示应由下年负担的农业支出
二、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1. 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地形多样,导致农业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一般来说,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
2.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较为普遍。这些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持,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也较为发达。
3.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地势较为复杂,部分地区耕地资源相对有限,但也有一些特色农业发展。例如,西北地区的畜牧业、果品种植,西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等。
4. 农业现代化: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投入。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5. 可持续发展:面对资源环境压力,中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扶持等,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7. 农产品贸易:中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同时也进口一些农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内容。?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立体高效型农业生产,开发产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产品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之一。
利用系统学、生态学、植物学原理对传统生产技术改造,利用生物技术培育适于立体高效生产的动植物,利用信息技术对立体高效农业生产进行管理,以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农业生产。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内容?
一切以人为本,依托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科学农业。
五、生态环境的发展历史?
西北地区在古代曾因气候较温暖、森林草原密布、山川秀美极适应于人类生存而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尽管西北古代自然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记载,但是从浩繁的史志资料、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根据近现代生态环境进行的科学推测,仍然可以窥见一斑。
地跨西北甘、宁、陕三省(区)的黄土高原,其历史自然景观曾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在秦汉以前,这里森林密布,山青水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赞美黄土高原北部的陕北清边白城子“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在此筑统万城,建立大夏国。根据《汉书·地理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等书考证,黄土高原西部的甘肃陇东、陇西、兰州和宁夏一带也曾密布森林。在甘、宁两省交界的六盘山,曾经覆盖大片林区,成吉思汗征西夏,曾在这里扎营避暑。宁夏西海固由于森林广布、草场丰美,曾经是唐朝养马中心,直到明代前期,仍然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我国古生物学家杨仲健先生在1929年赴陕北等地考察,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在1955年的考察,都断定黄土高原原始植被属于森林和森林草原。由于繁茂的植被涵养水土,所以黄河在古代许多文学作品中是清澈美丽的,这里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生息之地(注:参见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六、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农业的区别?
农业绿色发展指农业的发展一定遵循绿色的原则,重视环境得护。绿色农业指农业这个产业一定要是绿色的,即从种植到管理到收获等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环保要求
七、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
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森林植被生态的保护、土地农业生态的保护等。
八、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发展优势
1、中国农业历史底蕴丰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历史,能保证这么长的耕作时间,这在世界上最罕见的,几千年的耕作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中国农产品产量丰富种类繁多。中国幅员辽阔,总耕地面积大且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气候等条件。
3、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迈进了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崭新时代。
4、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显著。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既以劳动资源为基础的农产品。
发展不足
1、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差。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江河湖泊、森林等农业基础需要养活规模庞大却不断增加的人口,这就必然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重量不重质。
2、中国农产品分布不均,中国幅员广阔,经纬度跨度都很大,不同的日照时间气候昼夜温差、降水等适应于不同的农作物,中国农产品分布极为不均。
九、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时间?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长河中,猿人时期大约持续了300万年,以采集为生的原始人时期大约为50万年,而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生的人类社会仅为1万年左右。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程看,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一是农业社会,历时l万年左右;二是工业社会,历时仅为300年左右;三是现今即将迈入的信息社会。从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原始农业,历时7000年左右;二是传统农业,历时3000年左右;三是常规现代农业,尚不到200年。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农业萌发以前,人类为维持生存,只能靠采集和渔猎自然界里现成的植物和动物,还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植物或动物的数量。这时一切的技术进步都是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而不是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因此,这是一个尚无农业的时期,这个时期包括人类童年期和旧石器时期。在人类童年期,人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居树、食果是这个时期的特征。到旧石器时期,人类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学会了制作粗糙的石器工具和用火烧烤食物,这时人类劳动和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
到了新石器时期,人类已能制作经过打磨的石器工具,并从漫长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植物和驯养动物,形成了原始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于是人类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社会。
十、农业发展和农业管理考研区别?
其区别为:
1定义不同,农业发展是指推进农业的进歩。农业管理考研是指考研农业管理。
2应用不同,介绍推进农业进步就用农业发展。介绍考研农业管理就用农业管理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