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东国际发展历程?
1998年6月 18日刘强东在中关村创立 “京东公司”代理光磁产品
2001-2003年,最多时北京、上海、沈阳 12 家连锁店,营业额 6000万元/ 年。
200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磁代理商,第一家零售店 “京东多媒体 ”在中关 村苏州街上的银丰大厦开张。
2003 年非典,放弃了要在全国扩张门面店的计划并开始尝试在网上发帖售 卖商品。
2005年 10月京东坚决地关闭了所有门店,实行 100%的线上销售。
2005年 11月京东多媒体网日订单处理量稳定突破 500个。
2005年关闭所有线下零售店 3000万元/年 2006年 1月京东宣布进军上海, 成立上海全资子公司。
2007年 5月京东广州全资子公司成立,全力开拓华南市场。广州全资子公 司的成立代表着京东由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为基础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的形 成。
2007年 8月京东赢得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 ——今日资本的青睐,首批融 资千万美金。
2007年10月京东商城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启用移动 POS上门刷卡服
务,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先河。 2008年 6月京东商城在 2008年初涉足销售 平板电视,并于 6 月将空调、冰洗、电视等大家电产品线逐一扩充完毕。标志 着京东公司在建司十周年之际完成了 3C 产品的全线搭建,成为名副其实的 3C 网购平台。2008年7月京东商城作为国内最大的3C网购平台,凭借多年来惊
人的高速发展首次参选 “清科-2008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50强”便登上了榜 单。
2009年 01 月京东商城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投资银行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采集渔猎时代,在距今万余年前后原始农业萌芽。受地域、气候诸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率先发展,孕育了夏、商、周三代农耕文明。”
三、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一万年的原始农业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驯化野生动物种植谷物,发展出了原始的种植业和畜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农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夏商周时期,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等工具进行耕种和收割,同时也有了简单的灌溉系统。这个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为后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使得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犁等工具进行耕种,同时也有了牛马等蓄力来辅助耕种。这个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同时也有了更为完善的灌溉系统。这个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很高的生产效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隋唐时期,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人们开始使用曲原理等新式农具进行耕种,同时也有了新的灌溉技术。这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很高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宋元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同时也有了更为完善的灌溉系统。这个时期的农业已经有了很高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农业农村局发展历程?
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农业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变化。就以济南市为例,1980年济南市成立农业局。到1985年改为农牧渔业局,也就是将畜牧业和水产业都划规农业局。到1990年又改成济南市农业局。将畜牧业划分出去单独成立了畜牧兽医局。到2018年又改成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五、天猫国际发展历程?
2014年2月,天猫国际成立。以“原装进口全世界”为目标,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同年5月,7个跨境保税仓上线,天猫国际开始建立物流跨境保税新模式。
2015年6月,天猫国际20国国家馆上线,国内消费者开始享受“一日逛遍全球”的最新鲜体验。
2016年5月,天猫国际上线直营业务,实现平台加直营双模式。
2016年12月,天猫国际获质检总局“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奖。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未来5年2000亿美元大进口战略,天猫国际作为海外品牌入华首选平台,将持续加速这一计划
2018年双11,天猫国际启动“星动告白计划”,发射“表白卫星”与全球消费者做创新互动。12月7日12时12分,这颗“表白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火箭送入太空。
2019年9月,天猫国际发布2019双11“三新”策略:通过孵化“新品类”、引入“新品牌”、首发“新商品”三种方式挖掘进口消费新需求,不断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多元进口生活方式的追求。
2019年11月,天猫国际持续加速阿里巴巴5年2000亿美元大进口战略,第一年目标已完成123%
2019年11月,天猫国际发布“网紫大道”计划,汇聚国际影响力的明星、达人和网红,为中国消费者发现全球好货,共创进口新生活方式。
2019年11月25日,天猫国际在“黑五”启动跨境冷链服务,进一步帮助海外商家将丰富的短保、新鲜冷链食品带进中国市场。全过程控温冷藏,可监控、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新鲜商品保障。
2020年2月,天猫国际联合12家国际权威质检机构开展海外医疗物资质检,从供应商资质审核、海外实地校验、国内入仓验货以及留样送审等环节,严把海外医疗物资质量关。
2020年5月,天猫国际启动“国家爆款”承包计划,助力海外产业带商家走出疫情困境,以进口第一平台的能力加速推进全球经济复苏。
2020年5月25日,天猫国际启动针对进口消费市场精细化运营工具——“SMARTs”智慧模型 ,持续加速海外品牌孵化 。
2020年7月21日,天猫国际联合杭州综保区正式启动“保税区工厂”项目,全国“保税进口+零售加工”大进口新模式。为海外品牌降本提效,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对于高品质、可溯源的进口短保商品的需求。2020年7月23日,天猫国际宣布品牌升级,推出全新slogan“我的全球新发现”,同时正式官宣宋茜和范丞丞成为天猫国际全球代言人。进一步深化「全球发现感」的品牌认知,加深与用户之间的价值认同与情感链接。
2020年9月1日,天猫国际宣布升级海外仓业务,正式发布官方跨境直邮业务“海外直购”,推出无配货买爱马仕、满299全球包邮、专机闪送全球7日达、海外专柜同步上新、官方直采海外原版五大消费者权益。
2021年3月25日,天猫国际进口“三新”策略升级到“五新”, 在持续孵化新品类、引入新品牌、首发新商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进口“新小店”和“新产业带”模式。
2021年8月30日,天猫国际在正式启用智能分仓网络,将根据商家商品特性、消费者特性等相关数据资料,为跨境商家提供智能仓网规划,最终实现消费者下单之后,次日送达率的提升。
2023年4月13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天猫国际正式上线了进口商品的中文说明服务,让银发族能更方便地使用外文包装的进口商品。
六、天禾农业的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上游优质产品资源,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品结构,基本覆盖了华南地区多种农作物的需求。
同时,公司建立了布局合理的销售网络、高效的配送体系和深入终端的农技服务体系,突破传统农资流通行业“重流通、轻服务”的传统模式,发展出可复制的“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的经营模式,快速响应和满足种植户对优质产品和农技服务的需求。
七、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
从农用机器开始改革,机器提高了产量与品质。
八、农业的发展历程的框架?
从石器时代到铜器铁器时代,直到今天的机戒化作业。
九、农业工程文化发展历程?
(一)世界农业工程发展与回顾
世界农业生产活动起源于旱地农业。在亚洲,中国的黄河中游在7300—7800年前,旱地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公元前3000年前后,中近东地带旱地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农牧结合的初期生产形式业已出现,伊拉克已使用牛拉犁耕作。在印度次大陆,在公元前2500—1500年间,西巴基斯坦和印度河流域已出现了灿烂的哈拉班文化,居民已开始使用青铜制的锄、镰进行农业生产。在非洲,埃及的旱地农业略晚于中近东地区,但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一年一度洪水淤积肥沃的土地,成为旱地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在美洲,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期已开始了农业生产,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辉煌的玛雅文化。
在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役畜和以铁制农具代替石制、木制农具后就进入了传统农业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是处于手工业阶段,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仍然十分低下。最初的农业工程活动主要是兴修水利工程,几千年以前,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就有了水利工程设施和应用一些简陋的水利工具和农具。荷兰于13世纪已有闻名于世的风车,可用于提水,16世纪已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海造田。18世纪工业革命后,传统的工程学科比较成熟,工业迅速发展,从而带来了对农畜产品和劳动力日益迫切的需求。到19世纪中叶,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率先研制和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发明了各种畜力牵引的铸铁犁、钢犁、中耕机、条播机、脱粒机、收割机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及石油工业的兴起,使机械动力引入到农业生产中,一些国家开始大量使用拖拉机。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农业工程学科的任务。所以农业工程的概念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而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农业工程学科也有了很大发展。机器土壤动力学、农业生物环境物理学、农业物料学、水土作物相互关系学等介于生物学和传统工程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渐趋成熟,农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从应用传统工程手段,深入到农业生物体与工程手段相互关系方面来,形成独特的专业领域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电子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高能物理、生物工程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工程不仅在研究和设计中应用这些新技术,而且把各种农业系统当作工程来研究,并且应用计算机模拟优化的方法,来寻求农业系统在多因素、多层次条件下,实现多项目标的优化或合理的解决方案。
把农业工程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行研究和教学是由美国率先开始的。1896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农学院首先设立“农业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畜力机械化机具、灌溉和排水知识及实用机械技术和测量技术。以后几乎在所有的美国的农学院内都把它做为公共必修课。1907年12月在美国麦迪逊成立了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ASAE),1910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农业工程系,到1978年达到44所。加拿大也于1920年在萨斯卡其旺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农业工程系。在美国农业工程系下设若干专业:农业机械与动力、农业建筑与环境、水土控制、农业电气化、农产品加工等。美国在农业部设立有主管农业工程的部门和各种有关农业工程的专业研究所。农业工程成为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30年代,防止土壤侵蚀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农业工程问题,特别是在1934年春天发生的一次“黑风暴”,大风在一夜之间就从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堪萨斯、科罗拉多、德克萨斯、怀俄明等州刮走了3亿吨肥沃的表土,惨重的损失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壤保持的重要性。美国国会通过了水土保持法案,开展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土地整治工作。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成为旱地农业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业工程迅速发展,并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少耕免耕残茬覆盖保护耕作法的普遍实施;机械作业的筑梗梯田的建设;现代化的小型集水结构的兴建;有限灌溉节水型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脑和其它物理化学新技术的应用,使旱地农业生产面貌起了很大变化。
前苏联从1922年建立苏维埃联盟国家以后,设立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水利与土壤改良、农业机械设计创造、农业建筑、饲料工业、肉乳产品加工等专业学院或专业研究所。在29世纪40年代,原苏联学者提出水利土壤改良原理学说,强调对土壤、肥、气、热状况进行综合调节;80年代又提出了水利土壤改良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善土壤的状况,而且要改善整个农业生物地球群落的状况。其状况也不仅仅是指水分状况,而是还要改善盐分、养分、热、气和农田小气候,即由单一的水利土壤改良向综合农业土壤改良发展。
印度政府对旱地农业工程的研究很重视。在全印农业研究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中央和地方先后建立了8个与旱地农业工程有关的科研机构。其中中央农业工程研究所(CIAE)建立于1976年,是一个具有先进设备的骨干研究所,内设5个专业,即作物生产工程、采后工程、农业能源和动力、农工交叉工程和仪器与数据加工工程;中央旱地农业研究所建于1985年,是一个多学科的旱农研究机构,在旱地农业工程方面除集水保水工程外,还研制不少旱地农业耕作机具;中央旱地研究所,在农业工程方面以太阳能和风能研究为主,并进行土壤改良的研究。还有中央盐渍化研究所、印度旱地和饲料研究所、中央水土保持研究和示范研究所、东北丘陵区ICAR研究联合体等旱地农业研究机构中都没有农业工程部。这些研究机构及23所农业大学都参加了“全印旱地农业协作研究项目(AICRP)”,该项目有24个课题,旱地农业工程是列入该项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列入该项综合研究的四大学科(农业工程学、农学、土壤学、植物育种学)之一。旱地农业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农田机具、流域开发、水土保持、集水结构、节水灌溉、盐渍土改良等。
(二)中国农业工程发展与回顾
农业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就不断地进行农业工程的应用.主要是农具和农田水利的应用。蔬菜阳畦、水利及风力没施、农村住房建筑等也都是古代就有的农业工程。
自周秦以来,最突出的水利工程是公元前256~前251年兴建的四川省灌县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灌排、航运等功能,经过修缮,沿用至今。仍是川西平原农业早涝保收的关键设施,而且灌溉面积较初建时增加了1倍。早在2000多年前修建的农业水利工程完全符合今天的农业水利工程原理。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已相当发达。
十、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人类早期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用火开始再会制作棍棒,同时还学会了把石斧、石锄等经过磨制的石器缚在木棍上(耒耜),用来开荒掘地,种植作物。
后来有些地方发明了简单的木犁和青铜农具,并用驯化了的牛、马等大牲畜作为役畜来牵引。
但主要的工具仍是取自自然界的木、石等材料,主要的动力也还是人的劳动。
它的突出成就就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今天常见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大多在4000年以前已基本完成驯化过程。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不稳定,仍经常以采集、狩猎作为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