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产业介绍?

一、农业特色产业介绍?

农业特色产业包括设施农业、畜牧业、特种养殖、花卉种植、菌类种植、药材种植等,当下兴起的农家乐服务业也应该算一个特色产业。

二、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中医药、马铃薯、草畜、果蔬、有色冶金及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盐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以智能改造为主攻方向,加强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改造,强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特色知名品牌。

三、金华永康农业特色产业?

永康五指岩生姜,稻米,水果,永康灰鹅,永康方山柿子,永康肉麦饼,永康舜芋头,永康小麦饼,杨官水蜜桃,永康豆腐皮,永康方言红橘,永烊拱瑞亚梅等等

四、南阳农业的特色产业?

此题答案:中药材种植产业呀

具体分析:目前,南阳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位居全国首位。全市艾草企业1529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制品加工基地和艾叶集散地。加上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桐柏桔梗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南阳以“八大宛药”为龙头的特色中药材产业红红火火,带动10多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副局长张长河:南阳市当前中药材种植品种79个,中药材种植年产值50多亿元,全市中药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五、农业发展规划流程?

1、项目前期资料对接(2-3天):主要收集前期资料,根据X县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确定现场踏勘计划。

这个一般是合同确定、项目组成立后的第一步,如果甲方已经指定了项目对接人,这个阶段可以先将资料收集清单发给甲方看下(资料收集清单之前分享过,有兴趣的可以点回去看看)。自己先收集一些前期资料,加上甲方提供的一些(一般肯定是不全的),先做一个重点分析,主要是为踏勘计划做准备(踏勘计划之前分享过,有兴趣的可以点回去看看)。

2、各乡镇农业现状现场踏勘(4-6天):根据前期资料分析初步结论,实际深入踏勘各个乡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需联系相关单位:各乡镇畜牧站、农技站、农机站负责人座谈),同时重点踏勘相关农业产业园区、养殖场、龙头企业(初级加工)、物流园、加工园等。

这个是主体部分,个人觉得这块在实际规划中地位是最高的。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一定要发扬一不怕吃苦,二不怕丢脸的精神,凡事多看多问(这是小白阶段必经之路)。

3、讨论稿意见征询(4-5天):根据前期资料分析和现场踏勘形成X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讨论稿,现场征集农业局(粮食、蔬菜、林果等)、畜牧局、水产局、国土局、水利局、交通局、旅游局、农机站、农技站、农业现代化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意见(意见需各部门盖章确认)。

这个部分可能是个反复的过程,因为涉及的部门多,领导多,加上各地政策(有时,乡镇之间)不一致,所以不会一次搞定。但这里有个小方法,可以稍微缓解这个反复的程度,那就是将收集的意见整理好之后一定要让相关部门盖章,因为一旦涉及盖章,领导的重视程度会高一些,意见相对重视些。哈哈,这个是政府工作的一种沟通方式,双方都会便利。

4、初稿意见征询(2-3天):汇报初稿,并现场征集Y个乡镇农业主要负责人相关意见,特别是规划布局及项目设置(意见需各乡镇农业主管盖章确认)

六、黔西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黔西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黔西县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县城,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是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黔西县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势在必行。

特色产业是指在某一地区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后,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 优势资源的挖掘

黔西县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如优质的农产品、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等。规划中应重点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 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黔西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规划中应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农民转变思维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3. 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黔西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应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的建设对于特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规划中应重点支持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发展路径和策略

在黔西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中,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以确保规划的实施和成效。

1. 健全政策支持

规划中应明确各级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和创业,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

2. 强化产业链条

产业链条的健全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规划中应注重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建设人才队伍

人才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规划中应加大对人才培训和引进的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特色产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4. 加强合作交流

规划中应加强与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合作交流,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充分发挥黔西县在特色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结语

黔西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该县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黔西县的特色产业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七、信阳市农业特色产业?

信阳市农业产业特色产业是香米水稻,咸鸭蛋,最最主要的就是信阳茶叶。

八、中国的特色产业或农业?

栀子产业

农业农村部表示要积极支持栀子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简单来说,就是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帮助。

我国先后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关于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将栀子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建立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

鼓励开发栀子种植加工基地

去年,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可结合造林补助安排栀子等木本中药材种植;并重点推进栀子产业精深加工。

红枣产业

农业农村部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红枣区域布局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围绕五大类 29 个重点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创建并认定 300 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红枣等特色干果是重点支持的林特产品之一。

尽快推动红枣期货早日上市

2017 年 7 月证监会已同意红枣期货立项。证监会正在指导郑商所抓紧开展后续的合约和规则设计工作,争取年内实现红枣期货上市交易,为红枣相关产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加大产品供应链体系扶持力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推动红枣等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初加工设施建设。比如将新疆纳入实施范围,六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4.5 亿元。

2.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2016 - 2017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 2 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冷链物流监控体系。

3. 促进技术合作与转化。比如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的技术专家赴新疆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

4. 大力创建知名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等品牌活动,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道地药材目录制定等工作,努力保障中药材品种质量稳定、源头可靠。

进行中药材种植条件资源普查

截至 2017 年 12 月,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1348 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获得全国近 1.4 万种野生药用资源、500 多种栽培药材、1600 多种市场流通药材、563 种《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信息,为中药材种植规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建立种质资源库

1.制定道地药材目录。研究制定地道药材目录,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2.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地。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种子种苗 1.2 万多份。

3. 加强种子种苗管理。积极推动《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纳入《种子法》体系。

制定发布中药材种养殖标准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单位正在编制《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引导各地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建立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集散地

1. 建设国家级专业市场。打造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五大中心”,完善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国家级产销平台。

2. 加强田头市场建设。2014 年,农业农村部在多个省份地区启动田头市场示范。

3. 促进产销衔接。通过“互联网 + ”和电商扶贫,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

茶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政策引导

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 - 2015 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 - 2020 年)》,明确茶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大资金支持

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

开展农业品牌推介和营销

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和博览进一步推动特色茶叶发展。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 年,农财两部批准了 2 批、共 41 个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两部门继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已有特优区雏形的产业聚集区还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如产区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高原等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鲜活产品外销困难;当地机械制造、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仍需跟上。

未来,农业农村部还会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栀子产业

农业农村部表示要积极支持栀子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简单来说,就是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帮助。

专项扶贫资金

2017 年,安排补助地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861 亿元,2018 年增加到 1061 亿元,连续三年保持每年 200 亿元的增量。

制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

我国先后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关于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将栀子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建立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

鼓励开发栀子种植加工基地

去年,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可结合造林补助安排栀子等木本中药材种植;并重点推进栀子产业精深加工。

红枣产业

农业农村部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红枣区域布局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围绕五大类 29 个重点品种(类)特色农产品,创建并认定 300 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红枣等特色干果是重点支持的林特产品之一。

尽快推动红枣期货早日上市

2017 年 7 月证监会已同意红枣期货立项。证监会正在指导郑商所抓紧开展后续的合约和规则设计工作,争取年内实现红枣期货上市交易,为红枣相关产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加大产品供应链体系扶持力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推动红枣等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初加工设施建设。比如将新疆纳入实施范围,六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4.5 亿元。

2.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2016 - 2017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 2 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冷链物流监控体系。

3. 促进技术合作与转化。比如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的技术专家赴新疆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

4. 大力创建知名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等品牌活动,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道地药材目录制定等工作,努力保障中药材品种质量稳定、源头可靠。

进行中药材种植条件资源普查

截至 2017 年 12 月,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1348 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工作,获得全国近 1.4 万种野生药用资源、500 多种栽培药材、1600 多种市场流通药材、563 种《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信息,为中药材种植规范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建立种质资源库

1.制定道地药材目录。研究制定地道药材目录,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2.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地。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种子种苗 1.2 万多份。

3. 加强种子种苗管理。积极推动《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纳入《种子法》体系。

制定发布中药材种养殖标准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单位正在编制《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2018 — 2025 年)》,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引导各地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建立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集散地

1. 建设国家级专业市场。打造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科技交流、会展贸易“五大中心”,完善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国家级产销平台。

2. 加强田头市场建设。2014 年,农业农村部在多个省份地区启动田头市场示范。

3. 促进产销衔接。通过“互联网 + ”和电商扶贫,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

茶产业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政策引导

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 - 2015 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 - 2020 年)》,明确茶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大资金支持

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资金切块下达到省。

开展农业品牌推介和营销

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和博览进一步推动特色茶叶发展。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7 年,农财两部批准了 2 批、共 41 个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两部门继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已有特优区雏形的产业聚集区还存在着不小的挑战。如产区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高原等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鲜活产品外销困难;当地机械制造、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仍需跟上。

未来,农业农村部还会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九、农业特色产业最根本考量标准?

农业特色产业最根本的考量,就是充分的发挥本地区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搞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既可以是农业新产品,也可以是农业加工,也可以是乡村旅游。

所有这一切都是达到自然和谐,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民创业创新,做到城市与农村互补。

十、岳阳5大农业特色产业?

岳阳小龙虾,岳阳黄茶,华容芥菜,汨罗粽子,平江干子。

上一篇:电商扶贫政策文件汇总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