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

一、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

法国农业非常发达,回顾其发展历史,也曾经经历生产落后、无法自给自足的阶段,也曾发生过严重的产业丑闻危机,在改革的路上屡屡承受阵痛。如今,法国农业成为了高端和品质的代表,值得充分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法国农业的五个阶段包括:机械化普及阶段、欧盟共同农业阶段、石油危机与配额阶段、全球化阶段、社会信用危机阶段、新的欧盟共同农业阶段。法国农业发展五阶段简要介绍如下:

二战后,法国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原有农业政策基础上进行了一场“无声的”革命。不惜一切代价寻求产量,这是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INRA多年来的唯一目标,已在几代农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虽然农业政策成功修改了多项指标,但是在现实背景发生变化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需求。在危机爆发前,农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自我拯救,但对于生活在该时代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1945-1960:缓慢渐进的机械化进程

1946年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简称INRA)成立,这是法国最大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美国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向法国提供了第一台拖拉机。法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和高强度农业的发展进程,但此阶段的成果差强人意,尚不能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在法国农村的市政厅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宣传海报的主题是:“法国饿了”......

时代标签:农业专业化、扩张、负债、普及。

1960-1974年:制定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1958年发生了两件标志性的大事件:罗马条约签署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法国作为欧共体成员国,第一发展方向就是农业。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是必不可少的工具。1962年通过的《农业指导法》重视发展家庭单位的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地位,与其他部门处于相同水平。然后,我们见证了农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急速发展以及准农业组织的巨大发展。各种农产品(谷物、牛奶、肉、蔬菜等)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时代标签:生产力爆发式增长,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统一化。

1974-1984年:石油危机和牛奶配额

第一次石油危机凸显了农业对石油的依赖,因为农业大量消耗了矿物肥料等投入品。由于小麦价格下跌导致大量农场破产。小牛肉中的激素丑闻动摇了行业。为应对“黄油山”和“牛奶湖”的乳业产能过剩问题,1984年引入了欧洲牛奶配额制度,但遭到该行业的抵制。

INRA研究员埃能发布重要报告,他通过测量河流中硝酸盐含量,证明了农业生产导致的水污染。

时代标签:农业问题凸显,追求产量的生产模式是否应持续?

1984-1992:进入全球市场

这些年是思考农业发展方向的时期。1980年以来,欧洲实现了粮食安全并有能力出口农产品。欧洲人的需求已得到满足,必须开拓新市场来出售农产品。修改第一部《共同农业政策CAP》的部分条款(特别是谷物)后形成了新的CAP,它通过创造一种能适应世界价格的倾销模式(出口补贴),降低了农产品出口价格。此阶段法国农民数量不断减少。

时代标签:从“农产品生产过剩”走向“欧洲经济共同体出口农产品”

1992-2000年:社会信任危机爆发

1996年-2000年间欧洲暴发了二恶英鸡和疯牛病等事件,全社会对农业丧失信心。尽管如此,在过去几十年中建立的农业系统依然起了很大作用。人们日益关注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要求农业生产者按照不同程度透明化(可追溯)农业生产。而后者因其专业性遭受质疑变得束手束脚。

其他人则着眼于多元化发展:绿色旅游、直销……。该行业试图引入 “理性农业”概念(为反对追求不合理的高回报?)通过建设FARRE网络来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愿望虽然美好,但很难落地实施(在公众眼里看到的改革变化不大),而农民支持乏力最终导致“理性农业”草草收场。

时代标签:农民面临信任危机,改变农业生产模式。

法国农业分区示意图

近期:2000-2006 新的《共同农业政策CAP》

与第1版《共同农业政策CAP》相比,2003年卢森堡会议通过的第3版CAP标志着更加明显的转折点。发展到第25年,欧盟再也无力承担天量的农业补贴(在欧洲预算中占比约50%),由于必须调整资金以整合新的东方国家来参与实施重大社会项目。因此,农业生产和农业系统必须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世贸组织协定的出口退税取消,敲响了黄油和奶粉补贴的丧钟,乳品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013-2014年,取消了甜菜配额和牛奶配额。对于某些农民来说,这就是终点,他们在四十岁时停止工作。一系列的变化冲击了大量农业:升级建筑物以符合欧洲标准、取消市场补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投资负担沉重。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法国的12万家牛奶生产商仅剩7万家。追求产量的农业发展政策已遭遇瓶颈:市场、竞争、全球化和区域局限(仅限欧洲)。

在法国多年追求产量农业的末期,农业本地化、多元化不断发展,生产者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有了原产地标志(AOC)、有机标签、地理保护标志(IGP)。法国农业生产者毫不犹豫地效仿杜省的限产模式。在全球化的经济中,重视农产品的国家、地域和特色。农业发展已经不再追求产量,而是允许不同地区发展特定农产业,既能保持自然景观,又能产出独具特色的食品。通过发掘农产品及其原产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特色的繁育、栽培和加工方法)来满足某些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以后的发展怎么样?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未来,农业机械将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种植、收割和处理作业,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同时,农业机械自动化还能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农业机械自动化还有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将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三、农业机械自动化简称?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简称农业现代化。

四、农业机械自动化是什么?

有少数人操作设备,使农业生产从播种到田间管理直到农作物的收割全部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

五、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机械自动化区别?

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机械自动化是两个相关但有区别的概念:

1. 机械自动化(Mechanical Automation)是指将机械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机械系统或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它涉及使用机械装置、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技术来代替或辅助人的工作,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2. 农业机械自动化(Agricultural Mechanical Automation)是指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自动化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任务。它包括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设备,如播种机、收割机、农田灌溉系统等,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改善农业生产质量。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常见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的播种、喷洒和收割过程,智能化的灌溉和肥料施用系统,机器人的无人操作和自动导航等。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农田的环境和作物的生长状态,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智能决策和操作,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

总的来说,机械自动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各种领域的自动化应用,而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机械自动化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和提高质量。

六、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

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农业技术顾问等。

就业者可以从事农业机械的设计研发、生产与维护、农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造,以及农业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工作。

此外,还可以在农业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农业科技公司等相关机构从事技术研究、项目管理等职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就业前景广阔。

七、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非常好。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农业工程及工业生产等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可报考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农机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机械测试、机械维修、设备销售等等。

八、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耕种、收获、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装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随着计算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实现了基本的自动化控制,可以自动调节工作参数,提高作业效率。进入21世纪,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实现了更高级别的自动化,不仅可以自主作业,还能实现信息采集、远程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

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 自动驾驶:利用GPS、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导航和作业,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 自动调节:通过传感器监测作业参数,如土壤湿度、肥料施加量等,自动调节农业机械的工作状态,确保作业质量。
  • 远程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农业机械的运行状态,并远程进行操控和调度,提高管理效率。
  • 智能决策: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农业机械可以根据环境条件、作业需求等自主做出最优决策,实现精准作业。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全自动化:未来农业机械将实现完全自主作业,无需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 智能化:农业机械将具备更强的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根据实时环境信息自主做出最优调整。
  • 网联化:农业机械将与农场管理系统、气象数据等实现深度融合,形成智慧农业生态圈。
  • 个性化:未来农业机械将根据不同农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多样化需求。

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见证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本文,您能了解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应用以及未来趋势。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还能推动农业向着更加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九、传统农业机械如何使用自动化技术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在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应该与不同时间、地点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针对性措施进行制定。

4.1加大开发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力度

我国农业机械的传感器还存在一定的缺点,特别是在运输以及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为了使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更好的开发传感器以及控制系统,相关的调研开发人员应该与检测评定农作物性状活动的情况相结合,对处理和收集数据的系统以及装置进行开发。

4.2提升自动化农业机械的耐用性

因为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特殊,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问题,所以需要经常修理和养护机械设备。近年来,不但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而且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拥有更为复杂的组成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农业机械的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和养护农业机械的难度,所以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耐用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主要是由半导体集成线路以及高端电子设备组成,都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以及维修养护难度,所以,应该对农业机械的耐用性进行不断提升,能够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

4.3提高农业发展精准化

在农业发展精准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节肥和节水等技术,并且与自动化控制相结合。我国可以通过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引进,使我国农业发展精准化程度不断提高[4]。现阶段,在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重点方向,我国应该对研究此方面的力度进行加强,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加智能。

4.4加大推广农业机械的力度

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需要推广人员的有效支持,也需要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设备以及资金。需要推广人员通过各种推广手段,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详细了解相关技术的重要作用[5]。推广人员也需要与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细致的分析农业机械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动化模式,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动化模式的内容,积极向农业生产者分享新型的农业机械。

4.5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现阶段,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于培养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的过程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优化相关的教育体系,有效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在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培养相关的高端技术人才上。在培养相关人才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培养的人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对建设人才队伍的力度进行加强,能够为研发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4.6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理念

想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进行有效推进,需要完成正确机械自动化理念的树立。由于我国农业机械方面仍然具有较低自动化程度,所以应该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企业可以与实际生产方式相结合,更有针对性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另外,在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需要清醒认知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方向。

十、法国红酒发展模式?

酒庄的发展模式,源于在打造酒庄时候最原始的定位,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观光型酒庄和休闲体验型酒庄,按照其所承载的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文化酒庄和现代时尚酒庄,按照其所面向的消费人群不同,分为高端奢侈型酒庄和大众酒庄,按照开发主题不同,综合体式酒庄和主题化酒庄等等。按照闲逛产业空间聚集性载体和开展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集中发展模式:   一、"区域化模式"   指规划镇区,职能包括葡萄优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培训、经营信息收集、品牌策划宣传、旅游接待服务等;如秦皇岛卢龙柳河山谷——东方葡萄酒休闲山谷。   二、"村落化模式"   指以葡萄酒庄园为中心,带动周围村落的发展,主要为农民居住地,同时配合发展旅游服务业;   三、"庄园化模式"   由葡萄酒庄及其外围的葡萄田组成,它将葡萄的种植、旅游观光、葡萄酒文化展示汇聚一体,在酒庄内建设葡萄酒作坊、酒窖、酒庄展馆、餐室、乡间旅馆等,形成生产、旅游相结合的小型单元;   四、"基地化模式"   指的是工业园区,是葡萄酒、葡萄食品、葡萄副产品的加工制造基地。通过"葡萄聚落",使得围绕葡萄的产业在空间上各得其所,并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

上一篇:中亚农业特产?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