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状况?

一、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状况?

建国初期,一般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总路线提出以前的这三年时间。

建国初期,我们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上面临着巨大困难,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和统一,国民党反动派还在西南、东南沿海一带负隅顽抗,繁重的民主改革任务尚待进行,经济上从国民党反动派那里接受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经济极为困难。

但是,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始了为巩固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各项社会改革任务而努力。

三年中,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民主改革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忘我劳动、艰苦奋斗和团结一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巩固了国家政权。

到1952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而且大部分已经超过这个水平。工农业总产值由466亿元增至810亿元。比历史上最高年产值增长20%。同时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取得了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的伟大成就。

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三年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是什么?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地处理了革命和建设的关系。无论多少运动,始终没有冲击经济工作,例如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做法是,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工人多生产产品,农民多打粮食,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第二,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策略方针,集中力量、调动一切因素搞经济建设。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要求工作要务实,分清主次,不能四面树敌,反对满把胡子一把抓。正确的战略策略方针是我们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建国初期,我们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净化社会风气,为此开展了“三反”“五反”、政党整风等运动,例如被揭发处理的刘青山、张子善等新中国第一大案。

二、菲律宾的农业发展状况?

菲律宾虽然地处热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土壤肥力较高,农业水热条件较好,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水利和基础建设缺乏,农作物产量受自然因素(如台风、洪水、病虫害等)影响波动较大,粮食丰年可自给,一般年份基本需要进口一定量的口粮以防缺粮。

另外由于国际粮食资本的影响和菲律宾土地所有制的制约(小农经济加佃农经济混合),偏重于发展外向型的水果生产,大量农田改种用以出口赚取外汇的经济作物(如热带水果、橡胶等),粮食播种面积不稳定。全国1.6亿亩农土地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用以种植粮食。每年需要从越南和泰国进口部分大米,其他水果蔬菜则需要从中国、澳洲、美国等地进口。

三、美国的现代农业状况?

美国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粗粮、大豆、大米、牛肉、禽、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等。过去5年中,小麦产量年均为5800万吨,国内消费为3450万吨,出口为2770万吨,进口为260万吨;粗粮产量年均为26090万吨,国内消费为20900万吨(其中饲用消费为15300万吨),出口为5520万吨;大豆产量年均为7500万吨,国内消费为4920万吨(其中碾榨消费为4440万吨),出口为2600万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3年,小麦产量为4399万吨,消费为3065万吨,出口为2517万吨,进口为204万吨;面粉产量为1864万吨,消费为1855万吨,出口为48万吨,进口为46万吨;玉米产量为22881万吨,消费为19927万吨,出口为4699万吨,进口为45万吨;大豆产量为7429万吨,消费为4954万吨,出口为2531万吨,进口为54万吨;大米产量为660万吨,消费为392万吨,出口为329万吨,进口为38万吨。

2002年,美国农业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国会通过的新农业法背离了1996年农业法所包含的许多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新农业法规定将恢复或者扩大一些补贴计划,给农民提供史无前例的高水平支持。提供支持的方式有3种,一是针对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最高水平的价格支持贷款;二是政府担保的年度直接补贴;三是重新实施的目标价格计划。上述方式在以前都曾试行过,但2002年新农业法则是首次明确同时混合采用这3种支持方式。

就全球小麦供应和贸易而言,美国一直是世界“5大”小麦国家之一。美国小麦的等级和质量多种多样,小麦交易和运输体系先进高效,这些情况使得美国可以可靠地满足不同的需求。过去几年中,美国小麦种植面积和供应逐年下降。由于严重的干旱,美国2002/2003年度的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减少,导致当前食用小麦供应十分紧张,并将造成美国小麦年终库存量降至最近数十年中的最低水平。2003/2004年度,美国的小麦产量预计将增长6%。

20世纪70~90年代期间,美国面粉产量和人均面粉消费量出现大幅增长。面粉产量2000年达到顶峰,但是2001年下降了约40%;人均面粉消费量1998年达到顶峰,但是从那以后就停滞不前。上述情况导致美国面粉加工业在近年中出现加工能力过剩现象。2002年末,美国共有177家小麦面粉加工厂,比2001年减少7家,比2000年下降11%;面粉日加工能力减少至6.5万吨以下,比2001年下降约2%,比2000年7万吨的顶峰水平下降8.2%。根据美国商业部统计,2002年,美国面粉产量为1816万吨,比2001年的1835万吨下降1%。

2002年,Cargill公司与CHS合作社(CHSCooperatives)合资共同建立了一个面粉公司,名称为“地平线面粉加工公司(HorizonMilling)”。该公司目前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面粉公司,拥有20个小麦面粉加工厂和3个硬麦面粉加工厂,面粉日加工能力为1.33万吨。ADM面粉公司(ADMMillingCo.)多年来一直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面粉公司,但是2002年末成为第二大公司,拥有24个小麦面粉加工厂,面粉加工能力为1.3万吨。ConAgra食品公司(ConAgraFoods)的规模名列第三,面粉日加工能力为1.13万吨。

四、建国初期竞技体育发展状况?

建国初期,我们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的,不是十分好,当时因为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项目当中。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只出了一位世界冠军,那就是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夺得了乒乓球世界冠军。

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过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得迅速增长,所以体育的实力也变得比较雄厚了

五、二战后苏联农业发展状况?

二战后,发展情况近二十多年来,苏联农业发展较快.赫鲁晓夫上台后,曾动员全国人力,花了大量资金,开垦荒地,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开荒没有采取预防性措施,造成严重后果,加上盲目推广玉米,破除草田轮作制,任意改变农业管理体制等瞎指挥。

六、商朝农业的发展的状况如何?商朝农业的发展的?

夏朝以农业立国,谷物产量有了提高,当时已用粮食酿酒,有少康“作秫酒”的传说,出土器物酒器也较多,这些都说明谷物的数量较为丰裕. 农业是商代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达到了较高水平.农具主要是耒耜,普遍地耕作方式是协田,即三人协力,三耒共耕,农田管理技术也有提高.青铜农具已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对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但数量不多.农田是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也就是后来的井田.林木果蔬、蚕桑生产、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 井田制是西周基本的土地制度.在这个土地制度下,西周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具种类较全,但主要用石、木、骨、蚌制成,青铜农具较少.耕作方法盛行耦耕,两人合力而耕.这是耕作技术的一个进步.周人还有计划地实行休耕轮作制,懂得精耕细作,还能使用绿肥和制造堆肥,应用人工灌溉.周的农作物种类和产量都有增加.

七、美国是如何建国和发展的?

美国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之外。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同时由于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在战争中,英国能够利用他们在海军上的优势以占领殖民地的临海城市,但如何控制乡村地区却使他们困惑。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场战争同时也为了日后加拿大的建立做准备。

八、我国工农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轻工业在南方较发达,重工业在东北。

九、美国农业发展方式?

美国农业发展的方式是私有制的农庄式的。

十、美国农业发展历史?

美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完善、升级的过程。182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商品化阶段,农业不仅是生产问题,而且开始向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方面延伸。到了1860年,美国第一次农产品过剩危机爆发,促使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升级,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目前,虽然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5%以上。在美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体系,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体系,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都很健全。这些体系与农业生产体系密切相联,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力地支撑着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目前的问题是,产业体系内部的有些体系还不健全,体系之间联系不密切,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功能没有充分建立。

上一篇:汕头未来发展怎样?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