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有六点:

一、体制先进。当时的英国结束了封建体制,迈入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体制,在当时世界上,最牛的,如当时的中国、印度,还处于封建时代,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有的还处于奴隶社会、部落、氏族等比较落后的体制,英国的这个体制无疑是最先进的。先进的政治体制击败落后的政体是必然规律,缘由可看看马克思的一些书籍,里面有答案;

二、经济需求。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抢占了当时的生产产业链的最上游,伴随着2个附带效应。A、财富的迅速积累;B、产能的急剧过剩。

有了A,他就有了征服其他国家、文明、地区的本钱。有了B,它就有了扩张的诉求,或者说动机。

三、科技超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印证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方面。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对实用科技前所未有的真正认识,也是由此,人类文明开始全部依托实用科技,他的伴生品,就是军事领域的科学应用,如:热兵器火枪,舷炮众多的蒸汽火轮船等等。所有,这些支持了英国在世界各地开展了最早的“不对称”战争;

四、地理大发现。近代的大航海时代,几乎每一天都在更新着当时人类的世界观。原有的,已经被承认的国度,英国只能采用正常的贸易规则进行经济贸易,但成本高,受制因素多,且市场有限。可对于那些未被当时“世界主流”国家认同的地域,就被他们这些崇尚“丛林法则”的“文明人”想当然的认为是“无主之地”,那么,武力征服就成了最直接,最经济,最快捷的获取方式。征服不是目的,被征服地的无本资源、劳动力、潜在市场才是目的。解决了第二点中的,原材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的问题,同时,化解了第二点中产能过剩的问题。

五、历史契机。当英国各个方面走在世界顶端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度、地区还在固步自封,在旧有的世界观、认知中默默前行。而英国在征服了几个“强敌”(包括中国)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在领跑者的位置,之后就顺势而为,一举缔造了“日不落”神话。

六、天性扩张。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有意思事情:某个国家,如果是耕种文明的(中国、印度),这个国家的发展史相对比较平和,且绵绵悠长,而且其历史版图变化是慢慢变化的。只要是游牧性(古匈奴、古蒙古、古土耳其)、岛屿性(英国、日本)的这种国家,其发展史就是跌宕起伏的,他的历史版图也是大开大合的变化。而英国,就是岛屿性、海洋国家。扩张是他们的天性,历史契机到了,他们还是会武力扩张的。

上述六点,是成就英国的几个泛泛的因素。仅供参考。

二、英国泰晤士河治理的历史条件?

工业污染,河水太脏,臭气熏天,河水能致人死亡。

三、英国农业概况?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西洋中的不列颠群岛组成,国土面积为2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48万。

2019年英农业用地面积175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2%。英农业人口47.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5%,近十年来农业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2019年英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仅为0.53%,但农业部门提供了全民一半的食物,解决了近50万人口的就业,经营着全国72%的土地。2019年农业总产值为273亿英镑,其中种植业占36.6%,畜牧业占53.8%。

四、英国什么农业发达?

英国的农业以养羊业为主,因为在十六世纪曾为此爆发了“圈地运动”

五、英国的农业特点?

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导

从农业投入看,英国的种植业(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仅占农业总产出的39.9%,而畜牧业则占59.8%。畜牧业明显地超过种植业。再从产出分析可以看出,畜产品的产出几乎全部是可供农业企业直接售出的“最终产品”;种植业则不然,英国的大田作物产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牲畜饲料,如一部分小麦、大部分大麦和全部燕麦、饲用块根、饲用豆类、栽培牧草等等,它们往往不是供农业企业出售的“最终产品”,而是作为对畜牧业的投入而在企业内部供转化成畜产品的“中间产品”。从以上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英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远远超出种植业,而且可以提出,英国一半左右的大田作物生产或超过三分之一的种植业是从属于畜牧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的。英国的畜牧业包括养牛、养羊、养猪和养禽等生产部门。按产值排列,养牛业最大,其产值超过其他部门的总和,其次是养禽业、养猪业和养羊业。90年代以来,畜牧业结构变化的明显趋势是牛、羊、禽比例提高,猪的地位略有下降。

●农场是农业生产基本经营单位

英国按其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数量多,一般属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营的大农场。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但却占了农场土地面积的45.2%,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应该指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最大、大农场比重最高的国家。这是使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欧盟其他国家的因素之一。

●现代化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农业

英国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数量少,发展农场主要依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资金密集型的发展形式。英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属于人多地少的类型,因此,英国较为重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小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的单产都有大幅度的增长。1992年,英国谷物平均单产达6940公斤/公顷,2002年达到7006公斤/公顷,高于同期欧洲和美国的单产水平。目前,英国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以及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服务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机械化为例,进入90年代,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的动力装备(仅指拖拉机)已超过70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

1944年,英国只有农用拖拉机17.34万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1993年,英国已拥有农用拖拉机5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7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台拖拉机、0.5台联合收割机。目前,英国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英国的农业机械配套,农业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中耕机、播种机、割草机、捆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目前使用的拖拉机,多数是大马力和液压传动,并装有电子监测和空调设备。甜菜和马铃薯收获有单行分段作业和多行作业等多种机械,可以适应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操作。

●高投入和高产出

据官方统计,90年代初期英国农业投入金额已达65亿英镑,超过当年农业总产值。另外,农用厂房和机器、农用车辆、农业工程和农业建筑的折旧费约为15亿英镑。农业投资和折旧费两项合计约80亿英镑。但英国在劳动力方面的资金投入约为20.8亿英镑,仅为农业投资和折旧费总金额的27%。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而不是劳动投入。这充分体现出资金密集型农业的特点。英国农业的高产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上从整体看,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而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牛奶量,英国则超过美国居第一位。

●实行农业区域化,专门化程度高

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境内各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却有明显差异。为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政府根据各地特点、配置农林牧生产,为此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农业区;土壤肥沃的东南部是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区;地势较高,降雨充沛,土壤条件较差的英格兰南部、威尔士大部和苏格兰北部为草原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林业;英格兰中部、北部和苏格兰南部平原,是谷物和畜牧业井重的农业区;北爱尔兰则以养牛、猪和种植马铃薯为主、兼营林业。经济因素对农业分布也有重要影响。英格兰东、南部和中西部城镇密集、企业多、交通发达,为鲜乳、水果、蔬菜等生产提供有利的市场和运输条件。而苏格兰南部和北部高原、威尔士中部山地等,离经济中心较远,人口较少,至今有大面积土地留作粗放放牧场,养羊业仍居重要地位

六、农业发展类型?

农业类型有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灌溉农业等。以生态农业为例,生态农业主要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然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所建立起来,生态农业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现代化农业。

七、农业发展核心?

农业发展的核心是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为什么说是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粮食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大幅度低于其他物资。

其次,目前种植粮食已经处于微利,农民种粮积极性急需提高。

再次,农村许多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良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最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急需加强,让农民最大幅度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八、农业发展方式?

1 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的影响也不同。2 传统主要依赖天然资源和人工种植,效率低下且对环境污染大;现代化则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益,同时也更加环保。3 在农业发展中,应该注重发展现代化农业,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要注意环保和农民的收益问题。

九、农业发展文案?

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农业发展文案,旨在展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前景:

1. 推动农业发展,助力国家繁荣,共创美好未来!

2.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绿色生态保障粮食安全。

3.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4.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5. 农业发展,以人为本,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6.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

7.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助力国家经济腾飞。

8. 发展高效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

9. 农业发展,生态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农业兴则国家兴,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这些文案旨在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关注农业、支持农业,共同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文案,用于宣传、推广或教育目的。

十、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业发展理念:

1.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推广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 循环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循环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3. 精细化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农业多元化发展理念:强调农业生产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推广农业与农村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5. 农民利益优先发展理念:强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推广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农业发展理念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这些理念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上一篇:都江堰对古时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