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农村试点县?
江苏省农村试点县是指江苏省政府组织选定的一批县区,进行农村改革的试点工作。试点县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区,在江苏,试点县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给农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施试点县政策,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用地的利用效率提高,更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其获得感,让整个农村实现脱贫致富,走向富裕。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快全国农村改革的进程。
二、农业农村局发展历程?
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农业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变化。就以济南市为例,1980年济南市成立农业局。到1985年改为农牧渔业局,也就是将畜牧业和水产业都划规农业局。到1990年又改成济南市农业局。将畜牧业划分出去单独成立了畜牧兽医局。到2018年又改成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三、农业农村发展方向?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有承包土地的农埸主,有集体承包农户土地的叫村企业吧,有不愿意对外承包土地的少数农户,多种经营模式并存。
至于种植品种说不具体,种既符合上级要求,经济附加值高的品种,因为现在种植什么不是农户说了算。
四、农村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未来农业将逐步从“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已经步入常态安全型,未来农产品发展将从“口粮农业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更加高级的大食物观方向转变
五、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障体系,健全农业基本制度,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六、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有区别吗?
农业是产业,农村是区域。
产业现代化是要提高质量和效率。
区域现代化是要改善生活和服务。
完全不同的概念。
农村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有农业生产功能,也有生活居住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从以往单纯注重农业,到注重乡村的方方面面。
七、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农村面貌大改,农民生活改善,粮食连续大丰收。
八、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阶段?
共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力与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农业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是用以开发土地资源的各种简单手工工具和畜力,它们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有限缓解,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二阶段是以机械化为主,同时伴跟着一些农场的呈现,农业开始呈现种养殖等大户。通过运用机械机器而替代了传统农人的部分作业,也改善了部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我国现在强调的农业产业化,很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指农业2.0时代的产业化拉长产业链,虽然能够带来一些收益,但是即使是在美国,这个收益能留在农民手里的也不到10%,而在中国,农业产业链中,农民得到的收益恐怕连8%都不到。
第三阶段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局部生产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实现普及应用。与机械化农业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更大。
第四阶段是资源整合、数据驱动的智慧化农业时代。跟着土地流转,农业土地规模化程度加深,资源集中于少部分专业的农人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结无人化的管理。农业4.0是现代农业的最高阶段。农业4.0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它会渗透到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将由信息流把控,形成高度融合、产业化和低成本化的新的农业形态,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九、农村农业发展创新指什么?
如今的农业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集品种、生产、加工、储运、保鲜、包装、营销、科技等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
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是因为他们整个农业的产业体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我国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的压力,想要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关键在于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
十、农业农村发展有哪些指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