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灌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我国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然而淡水资源同可耕土地一样严重短缺。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灌溉基本上是不计成本与效益,且灌溉设施相当薄弱。灌溉农田仍采取畦灌等落后方法,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使我国本来就紧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短缺的淡水资源与农田用水浪费严重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绊脚石。
只有科学灌溉才能改善这一问题,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应是我国发展农业的首要目标。节水灌溉指的是借助各种可以节水的,提高水的利用率以及水分生产率。
二、农业灌溉时间?
灌溉时间,即irrigated time ,是指每天给花木灌水的时间。
冬季在气温上升后,温室在10时后(晴天和雨天有区 分),露地在中午(当冬季中午地面温度低于15度不宜浇灌);夏季应早晨或傍晚进行浇灌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植物萎蔫或病虫害的发生(雨天做好排水工作)。
灌溉时期不同,灌溉效果有差异。
生产和试验表明,决定灌溉时期有各种不同的依据。
灌溉时间要根据药用或观赏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每次灌溉要根据天气、土壤状况、植物生长习性、施肥等结合考虑进行合理灌溉。
三、农业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
那么中国制定此项农业政策的科学依据是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征。
四、农业灌溉用水:现状、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性
农业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通过提供适量的灌溉水,农民可以确保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因此,农业灌溉用水对于食品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灌溉用水的现状
然而,虽然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由于农业灌溉的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抽采。其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此外,水质污染也给农业灌溉用水带来了负面影响。
农业灌溉用水的挑战
在当前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灌溉用水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其次,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了降水不均、干旱等问题的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灌溉用水的压力。此外,不规范的灌溉设施和技术导致了灌溉效率的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农业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措施。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用水政策和措施,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采。其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此外,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水质污染对灌溉用水的影响。
总结
农业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目前面临着多个挑战。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我们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食品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农业灌溉用水的现状、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农业灌溉中哪些灌溉节省水源?
目前,地面灌溉仍是我国灌溉农业中常见的灌溉方式,占全国总灌溉面积(11.0亿亩)的95%以上。畦灌投资成本低、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且易于操作,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的灌水技术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
但是,畦田规格和灌水技术参数缺乏科学设计,导致传统地面灌溉的灌水质量不高、水分浪费较为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存有一种误区,认为“地面灌溉等于大水漫灌”。其实,地面灌溉包含水平畦灌、涌流灌和控制性交替灌溉等等,而随着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地面灌溉技术的灌水质量和灌水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六、灌溉农业包括绿洲农业吗?
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区别:
一、地区不同 灌溉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天然降水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依靠人工补给农田水分。 绿洲农业亦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
二、水源不同 灌溉农业其水源主要来源是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绿洲农业其水源主要来源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
三、分部不同 灌溉农业多以片状分布部,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主要分布于西亚、美国的中西部地区、苏联的中亚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及北非地区、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七、农业灌溉井类型?
包括筒井、管井、筒管井、辐射井、虹吸井、坎儿井。
农田灌溉中井灌是利用各种类型的水井提取地下水进行的。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地表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已成为解决灌溉水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年雨量少,地表缺乏,发展井灌尤为重要。对于易涝易碱的平原地区,井灌还能起到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防治盐碱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使用最广泛的取水建筑物。在井灌规划时,必须选好井型,作好单井设计。
八、农业灌溉安全事项?
1.掐头去尾。先滴清水,等管道充满水后加入肥料,以避免前段无肥;施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20-30分钟,将管道中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可用电导率仪监测是否彻底排出);如不洗管,可能会在滴头处生长青苔、藻类等低等植物或微生物,堵塞滴头,损坏设备。
2.防止地表盐分积累。大棚或温室长期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
3.做到均匀。在注意均匀性滴灌施肥的原则上施肥越慢越好。特别是对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的元素(如磷),延长施肥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难移动养分的利用率。在旱季滴灌施肥,建议施肥时间2-3小时完成。在土壤不缺水的情况下,在保证均匀度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4.避免过量灌溉。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渗析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容易随水流失。
5.配合施用。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它常规肥料的。因此,生产中要做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九、节水灌溉农业有?
滴灌 喷灌 膜下灌水都属于节水灌溉
十、农业灌溉主要应用?
通常指以水利灌溉设施为保障,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以获得稳产高产的农业。
灌溉的作用除满足水分的需要外,还可以调节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空气和养分,有些灌溉形式还可以培肥地力和冲洗盐碱。
通过发挥上述作用,灌溉农业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是一种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在各大洲的大江大河两岸,如亚洲的长江、恒河,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我国的昌盛与灌溉农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如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以灌溉,成为有名的“天府之国”,其作用至今仍在发挥。
此外,在关中平原、宁夏平原都兴起了发达的灌溉农业。灌溉农业的另一含义是指在天然降水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