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政策和政策法规哪个表述正确?

一、法规政策和政策法规哪个表述正确?

法规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法规实施有执法保障(警察、法院),违犯法规是要受到法规制裁的。

政策是由一个或几个部门制定的,用来指导、引导某些行为的。制定的政策必须符合法规,否则政策就是无效的。

所以,法规权力大于政策。法规政策描述更准确。

二、垃圾法规普及政策?

政府可以针对宣传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法规,采取一些措施来普及垃圾治理法规,推动垃圾污染防治法知识、礼仪知识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

比如,可以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定期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单元;在学校、社区等宣传垃圾污染防治和治理法规;推出垃圾污染防治法的培训课程;开办垃圾投放专栏等。

三、鹌鹑养殖业补贴政策?

 鹌鹑养殖是有补贴的,是一种经济型的,补贴力度大,每只按o.5一o.1的标准补贴,

养鹌鹑养殖场所要比较暗,通风要好。在养殖场要安照明设备,晚上可以为屋子照明,让鹌鹑产更多的蛋。建议屋内要设置培育鹌鹑幼崽的笼子和孵化它们的地方。可以用竹子做,有条件可以用铁做。底部设有一张网。这样方便它们将蛋或者粪便排到外面,一方面方便捡蛋,一方面也控制了污染。

四、有哪些与畜牧兽医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法规 产业、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

要那么多法律法规来干嘛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植物检疫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6、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7、兽药管理条例

8、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9、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10、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11、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12、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13、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14、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5、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16、兽药进口管理办法

17、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18、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许可管理办法

19、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20、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21、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

22、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23、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24、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25、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

以上是全国性的,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出台的实施办法、实施条例,可以自己去找找。

五、国家猪养殖业补贴政策?

养猪场需要达到多少头国家可以补助款,全国各省、地、市都有具体的规定。详细情况您可以咨询当地畜牧办。

例如河北省邢台市的补助政策:1000~1999头的补助40万元,尽快将中央财政下拨和地方配套的补贴资金发放到能繁母猪饲养者手中,畜牧业总产值达2009亿元。

据最近对我省生猪主产区武胜县的调查,国家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一是近年来,3000头以上的补助80万元、肉羊2310万只,其补贴的标准是,引进良种母猪每头补贴400—600元;仔猪存栏37万头、专业合作社担保等多种方式,逐步开展生猪保险。

二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2年全省新增1000万头生猪。为充分调动地方发展规模化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保费的补助等方面,国家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

扩展资料: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对指定事项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贴。我国现行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亏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利息补贴等。补贴的对象为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

补贴的范围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外贸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居民生活各方面。财政补贴的主体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央财政补贴列入中央预算。

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国有企业或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资助。补贴的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外贸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及居民生活各方面。

(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这是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但财政补贴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

(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

(2)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政补贴

六、2021河南养殖业补贴政策?

(1)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

(2)生猪养殖规模2000到2999头的,补贴60万;

(3)生猪养殖规模1000到1999头的,补贴40万;

(4)生猪养殖规模500到999头的,补贴20万。

除了生猪养殖补贴以外,国家还对新建猪舍进行补贴,补贴内容主要包括:圈舍(每平米补贴40元)、引种(每头补贴400-600元)、粪污处理(沼气池每立方米补贴150元)、贷款(贴息50%)等方面进行补贴,补贴的标准各个地方略有差异。

七、劳动政策与法规目的?

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即你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八、拆房建房政策法规?

1、如果审查时发现以下五类房屋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拆除,具体如下:

(1)无人继承的房屋;

(2)因为搬迁空出来的房屋;

(3)违规建房的,比如说在耕地上建房等;

(4)无人管理的房屋;

(5)有偿退出宅基地或者纳入征地拆迁,在拿到合理补偿后的房屋。

2、如果有以下现象,不给予修建住房:

(1)随便占用耕地乱盖乱建的;

(2)建房不经过审批的;

(3)建房不符合房地规划要求的;

(4)不具备宅基地使用权的。

九、政策法规的作用?

一、明示作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二、 预防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使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

三、 校正作用,即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四、 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十、什么是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就是党政机关制定的关于处理党内和政府事务工作的文件。一般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规定、办法、准则以及行业的规范、和条例规章等。

上一篇:中国最大的猪肉集团?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