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建造畜禽发酵床猪舍?
发酵床分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地下式发酵床要先挖坑,深90厘米,坑挖好后将有机垫料放入;地上式要铺成高100厘米左右。铺垫发酵床的顺序是:先将锯末、土、微生物原种一层层铺好,喷上盐水和营养液,当填料至50%时,开始调节水分,使之达到60%~65%。猪圈垫料填满后,放猪饲养。2~3个月后,发酵床底层成为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体,其温度达到40~50℃,猪粪发酵后成为猪的饲料。构建微生物发酵床猪舍时,需要考虑六个因素:
(2)发酵床床面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使之经常保持在60%左右,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门排湿;如过于干燥,可通过定期喷洒活性剂进行调节。
(3)生猪入圈前要先驱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使猪重复感染发病。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及时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每批猪出栏时,菌床一般要降低10厘米左右,应及时补充填料。
(5)饲料投喂,不可过量,每次投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以利于猪拱翻地面。
粪尿成堆时,可挖坑掩埋。
(6)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防止伤害土壤微生物,影响微生物活性。
优良的发酵菌床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不用清理,猪粪只需每天翻埋一次。
二、发酵床养殖肉牛
发酵床养殖肉牛 - 专业养殖新方式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找更环保、更高效的养殖方式。其中,发酵床养殖肉牛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酵床养殖肉牛是指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群构建的发酵床层,对肉牛进行饲养。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发酵床养殖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发酵床能够减少病菌滋生,降低疾病发生率;其次,发酵床可以促进肉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后,发酵床养殖还可以减少粪便污染,改善养殖环境。
在发酵床养殖中,养殖户需要注意控制发酵床的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因素。同时,为了保持发酵床中微生物菌群的活性,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翻耕。此外,养殖户还需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饲喂方式,以确保肉牛的健康生长。
发酵床养殖肉牛的优势
除了环保和高效之外,发酵床养殖肉牛还有许多其他优势。首先,发酵床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肉牛的成活率。其次,发酵床可以促进肉牛消化吸收,提高肉质品质。此外,发酵床养殖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对于传统养殖方式,发酵床养殖还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发酵床可以减少粪便污染和臭味产生,改善养殖环境;同时,发酵床还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发酵床还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当然,对于想要尝试发酵床养殖的养殖户来说,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发酵床的构建材料和比例需要经过科学实验和验证,以确保发酵效果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肉牛的种类和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发酵床尺寸和厚度。
总的来说,发酵床养殖肉牛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专业养殖方式。对于想要提高养殖效益、改善养殖环境的养殖户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三、发酵床养殖土鸡?
使用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殖土鸡密度掌握在每平方米8-9只,垫料厚度40公分,发酵剂用量是每公斤20㎡。在发酵床养鸡舍内,只要保持有益微生物的优势,是很容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微生态平衡的,整个鸡舍处于一个有益菌占绝对优势的环境中,清爽几乎没有异味,有益菌已深入到环境中每一个角落,显著增强了鸡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靠自身的免疫力和环境微生物的帮助,达到了抵御疾病的目的,与传统的养鸡模式的臭气熏天,苍蝇满天,疾病不断等形成天壤之别。发酵床养鸡不仅可以提高肉蛋品质,减少药物残留,提高出口创汇率的目的,还可以从本质上增强鸡只的品质,顺应了鸡的原始生活本质,如啄食沙砾,用脚刨地等原始生活习惯,例如鸡是有砂囊的,鸡的砂囊能将石头消化,其强烈的粉碎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若想增强鸡的消化吸收能力,应该在雏鸡时,就给鸡营造鸡原始的啄食沙砾,用脚刨地的环境,垫料中有木屑,可消化利用的秸秆碎秆,可充分锻炼鸡的砂囊和促进肠子生长的长度,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可比一般普通的鸡盲肠的长度长三分之一。这样既强化了胃肠的消化功能又锻炼鸡的躯体和内脏,也杜绝了鸡的心理应激反应。 另外,我们知道,传统笼养鸡的消化道极短,这就造成饲料消化不好,造成鸡粪中仍然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如鸡粪的粗蛋白仍然达到了28%左右,在发酵床中饲养的家禽,消化道多长三分之一,从而大大提高了鸡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其结果就是:
1、饲料报酬大大提高,料肉比大大降低,效益大增;
2、排出的粪便臭味大大减少,减少了发酵床发酵粪便的压力,延长了发酵床的使用寿命和发酵效率;
3、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更好,鸡更加健康,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只鸡节约的成本(相对于传统笼养肉鸡的饲料药物支出等)可达到2元左右。金宝贝发酵床养鸡的死亡率和淘汰率相对传统笼养鸡大大减少,即使是蛋鸡的死淘率也可控制在5%左右,肉鸡在2%左右。 传统笼养鸡的肉味道已让广大消费者唯恐避之不及,传统笼养鸡肉的腥味突出,这是近年来消费者追寻农村土鸡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发酵床养出的鸡,不仅肉质好,口味好,鸡肉中的营养价值也更高,所以,发酵床养鸡,给很多传统笼养鸡业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养殖模式选择,鸡只更好销售,售价也更高,效益更好。
四、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
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 利用创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对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不可预测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成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是一种通过利用生物发酵过程来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方法。这种技术将有机废弃物与土壤混合,形成发酵床,并在大棚中种植农作物。发酵床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废弃物作为发酵材料。常用的有机废弃物包括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碳、氮等营养元素,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接下来,将选好的有机废弃物与土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发酵床。发酵床应具备透气性、保湿性和良好的保温性。透气性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废弃物的降解,保湿性可以保持床层湿润,有利于发酵过程的进行,而良好的保温性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在大棚中种植农作物需要考虑其耐寒性,耐热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建议选择一些适应力强,产量高的作物,如蔬菜类和草本植物。这些农作物能够在发酵床提供的环境中快速生长,并且产量可观。
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通过发酵床的建设和农作物的种植,废弃物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供营养物质。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外,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有机废弃物的降解和发酵过程不仅能够释放营养物质,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床层中会形成有机质丰富的腐殖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能够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理的问题。然而,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如何选择适当的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的废弃物和农作物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不同的。其次,发酵床的管理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床层的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因素都需要定期监测和调节。
综上所述,发酵床养殖大棚搭建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土壤质量,并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然而,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解决其中存在的挑战。
五、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引领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创新养殖模式。生猪养殖过程中,采取发酵床养殖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不仅减少了对传统饲料的依赖,改善了生猪的生长环境,还能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1.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原理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进行发酵的养殖方式。其原理是将木屑、稻壳等有机材料与菌种充分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料经过发酵转化为高品质的饲料。生猪在发酵床上生活和活动,通过吃下床面的发酵物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2.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优势
2.1 节约饲料资源: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可以将生猪的粪便和废料转化为饲料,减少了对传统饲料的需求量,从而节约了饲料资源。
2.2 改善生猪生长环境:发酵床内的有机材料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了适宜生猪生长的环境,如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条件。
2.3 预防疫病传播:发酵床养殖技术通过发酵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床面的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
2.4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将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难以被生猪消化吸收的成分进行降解,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3.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操作步骤
3.1 物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有机材料,如木屑、稻壳等,并选用合适的菌种进行接种。
3.2 材料混合:将有机材料和菌种充分混合,保持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3.3 发酵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有机废料逐渐转化为高品质的发酵物。
3.4 床面处理:将发酵好的床面均匀铺在生猪舍的地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发酵床。
3.5 猪只投放:将生猪投放在发酵床上,观察生猪的饲料摄食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4. 生猪养殖技术的未来发展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出现为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4.1 技术创新:通过引入更加先进的发酵床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进一步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4.2 系统集成:将发酵床养殖与其他清洁生产技术相结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水、肥、废资源利用体系,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研究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
总之,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应用将为养殖业带来诸多益处,从节约饲料资源、改善生猪生长环境到预防疫病传播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六、怎么制作畜禽养殖生物发酵床垫料?
干撒式发酵床垫料一般由锯末、稻壳、秸秆等有机物料组成,经过2-3年的持续发酵,锯末等有机垫料会因发酵逐渐碳化,颜色逐渐变深变黑,最终致密度增加,碳氮比失调,无法再分解粪便,这就说明此批垫料无法再正常使用,需要更换一批新的垫料。发酵床垫料用完过后还是很好的生物有机肥料,不仅有机质含量高,其他微量元素和营养也要比普通有机肥高几倍。发酵床垫料经过发酵剂发酵可以做成生物有机肥、基质、食用菌栽培料等等,可以产出不小的经济效益,具体操作如下:
1、物料配比。 发酵床垫料3-5吨,加1公斤发酵剂,发酵剂需与米糠按1:5的比例混匀后,再均匀撒入粪堆,混拌均匀。
2、物料建堆。在做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平顶梯形堆高度在1.2米~1.5米(尖顶圆锥形堆1.5~2米),宽度2~2.5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比较好。
3、温度要求。启动温度应在15℃以上较好(四季可作业,不受南北方季节气候气温的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启动发酵,东北等高寒地区应按技术员指导方法启动发酵)。
4、水分要求。垫料的水分应控制在60%左右。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发酵,水过少,发酵慢;水过多会导致通气差、升温慢,并产生臭味。
5、翻堆通气。发酵过程注意适当供氧与翻堆(温度升至60~70℃或以上时要及时翻倒,一般需要翻倒2~3次),升温控制在65℃左右,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6、发酵完成。一般一周内可发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七、什么是发酵床养殖?
发酵床养殖是指养殖圈舍的地面是铺了50.公分经过发酵的草沫和别的发酵物,好处就是不用每天清理打扫圈舍,节省人工劳力,动物趴窝在地上不怕冷!
八、发酵床能否养殖鸽子?
当然可以的。发酵床养鸽子的好处主要有:
一是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
二是提高了免疫力,有效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发生,
三是提高饲料转化率,在发酵床上可以采食一些菌体蛋白,节省了饲料。
四是省人工省水。当然必须科学管理,否则会死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九、异位发酵床工艺流程?
异位发酵床设备主要有粪污搅拌机、切割泵、喷淋机、翻耙机等。基本工艺流程是:猪舍内产生的粪便和尿液,经内设的排粪沟进入集粪池,在集粪池内由切割搅拌机搅拌控制沉淀,然后通过粪污切割泵进行打浆并抽送至喷淋池,由喷淋机将粪污浆喷洒在舍外的异位发酵床面上。
添加适量的菌剂,开动依轨道行走的翻堆机进行翻耙,使粪污和垫料混合进行发酵,分解粪尿,消除产生的臭味。
喷淋机不断喷淋粪污,翻堆机在移位轨道上往返式翻耙混合的垫料,如此往复循环进行,完成粪污的混合处理,最终发酵后的垫料达到一定腐熟程度变成有机肥使用。
十、牛发酵床养殖方法?
发酵床养牛户越来越多,发酵床制作难倒了不少养牛户,所以根据实践经验简单的总结出发酵床养牛六步铺床法。
第一步:稀释菌种
发酵床养牛专用菌种每袋可铺床60公分厚10平米左右,按1:10比例与玉米粉或麸皮不加水混匀稀释备着
第二步:垫料准备种
面积20平米的牛床大约需锯末12立方。锯末必须无毒,无害,去杂,晒干后再用。
第三步:播洒菌种
可以采用边铺边撒,每10cm锯末撒一层第一步稀释好拌匀的菌种,播洒过程中切记无需加水。
第四步:铺足垫料
牛床要求锯末总厚度60公分,锯末不好买到的话也可部分用稻壳,花生壳,秸秆代替,表面20~30公分最好要用锯末。
第五步:放牛入床
以上铺好后就可以把牛放进去,不要等发酵好了再放进去,表面干燥,可以先撒一点点自来水,以牛上面活动不起扬尘为宜。
第六步:启动开始
牛在床上排便后,用铁锹将新鲜的牛粪尿埋入垫料20~30厘米处,盖上锯末再摊平。经过几次这样操作,即可快速启动。
发酵床维护管理
通过以上简单步骤,养牛发酵床即算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重要的维护管理。
发酵床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通风、粪尿与垫料混合填埋、垫料的翻动以及垫料的补充等。
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一为牛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牛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牛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1、垫料通透性管理
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50-60天)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
2、水分调节
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3、疏粪管理
由于牛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小牛可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牛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牛粪若集中在一起的话要人工疏散,把粪便均与的散开在发酵床上面,埋入秸秆里面,最好每天清理一次,使粪便及时分解。
4、补菌
定期补充干撒式发酵床菌种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补充圈舍除臭消毒剂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牛床20厘米一边喷洒。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5、垫料补充与更新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注意事项
如遇到牛粪集中应撒开均匀及时填埋;
每周翻倒垫料2-3次,必要时可购买发酵床翻倒机进行;
发酵床垫料不能明显低于60公分,尽量保持发酵床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