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的特色和特点?
青海省简称青,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始称青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 1928年设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七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四百八十一万。
省内地势较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有汉、藏、回、蒙古、哈萨克等民族。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青海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农业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日月山以西为牧业区,属高原牧区,牡区内草原广袤,牧草丰美,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
本省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有牦牛500多万头。
远看是高山,近看似平川——游客如此勾勒青藏地貌,这是从飞机上鸟瞰所得印象。飞机飞近横亘于甘肃与青海间的祁连山时,看到这千尺绝壁的高山会感到惊呀;飞机越过界山后的起伏山地,却见大片的青海湖,以及辽阔的柴达木盆地(面积大约二十七万平方公里),使人难于置信这是高原上的平川。再往南飞,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自西逶迤,看似高出地面不过五百至一千公尺之间的缓坡,起伏于高原之上。山脚谷地是一片草原景色,要不是高达雪线(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像大海上的白头浪花漫卷在高原之上,也许会把那片草原当作沿海平原上的低矮丘陵地。
高原上的山岭虽然不见高耸千仞,却是雪线以上的冰川雪峰,冰雪融化成的雪水,长年渗进草甸下漫流,聚成沼泽,汇成溪流,再汇百川而成黄河、长江。黄河水像摇篮似的抚育中华民族;长江水则滋润中原大地。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省内行政区划为1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7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0万。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
这里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斯兰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大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处。“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青海省先后设立了以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格尔木经济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西宁桥头经济开发区和民和民族经济改革试验区,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等,经济作物以油菜籽为主,畜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羊毛、羊绒、牛毛绒、驼毛绒、牛奶等,工业主要产品有电力、原油、原盐、原煤、钢及钢材、铝锭、电解镁、纯硅、石棉、钾肥、金属切割机床、水泥、石棉制品、纱、乳制品、布、呢 绒、毛线、毛毯、皮革等。
青海交通非常便利,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质性启动的大好机遇中,青海完全有可能越过某些传统的发展阶段,实现局部跳跃式发展。高原儿女愿将友谊的彩球,抛向所有前来投资、合作的朋友们!
自然地理:青海省,简称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中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经89°35‘ 至 31°40’至39°19‘。东西长1200公里, 南北宽800公里,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二、青海省的特色是什么?
1、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青稞酒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2、手抓肉
手抓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抓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用手抓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牧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3、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
4、青海老八盘
老八盘,即青海地方风味宴席,是青海高原河湟谷地独特上乘宴席菜肴,它以特有的菜品和韵味,独树一帜,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享有盛誉。“老八盘”由凉菜八种、热菜八种等组成,尤其热菜为代表。它以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的烹饪技术菜品;形成了青海高原河湟谷地多种的菜馔佳肴。
三、少数民族特色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名族地域的曲种之一。传统上在秋收季节之前的农历四五六月里,举行花儿会。会期四到五天,各地举办时间不一,会场摆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也可以登山对歌,即兴演唱,题目不限。
四、气候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
五、产业
青海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牛羊肉类和奶制品也很多。到青海的小地方旅行更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原菜肴。
三、特色养殖项目?
野猪丶鸽子丶竹虫丶金鱼、豆虫丶黄粉虫等。
四、传统养殖和特色养殖区别?
传统养殖:
缺点:养殖、生产速度慢,繁殖周期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低下,需要大量的人工及物力。
优点:绿色、环保、自然、口味好。
特色养殖:
优点:养殖、生产速度快,可在人力少的情况下大规模养殖、场地小。
缺点:投资大、需技术、易出现大规模病情。
五、如何开展特色养殖?
首先要找市场,特色养殖一般市场比较小,价格容易被人控制,市场就那么大,供大于求价格往往很低,需大于供价格又奇高,不像普通商品受国家调控,比如进期的猪肉上涨国家就会介入。还有一点特色养殖行业骗子很多,所以弄明白市场。
还有一个就是技术,隔行如隔山,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很多门道,技术搞明白了才能出产量。
六、面包虫养殖特色?
面包虫是黄粉虫的俗称,其幼虫含粗蛋白质 51%,脂肪 28.5%,营养价值较高。作为禽畜非常优质的蛋白饲料,而且饲养也比较简单,四季都可以繁殖,因此现在养殖面包虫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七、特色养殖怎么评估?
特色养殖要对你所养的物种进行评估
八、什么是特色养殖?
特色养殖是指畜禽稀有品种。如孔雀,藏香猪,等等。
九、东北肉牛养殖特色?
东北土地供应充足,粮食作物可以补充饲料,来养牛。
十、青海省海晏县特色小吃?
青海省海晏县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县城,这里有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和美食。以下是海晏县的几种特色小吃:
1. 炒特色酿皮:酿皮是一种传统的藏族食品,在海晏县也非常受欢迎。它由面粉和高原特色的食材(如青稞、青稞面)制成,再加上各种馅料和调味料,炒制而成。吃起来口感独特,香味浓郁。
2. 羊杂面:羊杂面是海晏县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面条选用当地自然纯净的水和高原小麦制作,搭配上鲜嫩的羊杂,再加上独特的调味汤料,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3. 青稞酸奶:青稞是青海高原的特产,青稞酸奶是海晏县的特色饮品之一。通过将青稞制成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高原特有的香气,受到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4. 羌活羊肉:海晏县的羌活羊肉是一道具有藏族风味的特色热菜。选用肉质鲜嫩的羊肉,配以海晏县特产的草药和香料,经过慢慢炖煮,制成一道香气扑鼻、口感浓郁的美食。
5. 炒炭火烤牦牛肉:炭火烤牦牛肉是青海地区的传统美食,也在海晏县非常受欢迎。选用优质的牦牛肉,先用特制的酱料腌渍,然后在炭火上慢慢烤熟,外焦里嫩,带有特殊的炭火香味。
这些是海晏县的几种特色小吃,每一道小吃都代表了青海高原地区丰富的食材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品尝这些美食,不仅能够满足味蕾,还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