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区别?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
二、实验用动物分类?
实验动物
又称广义实验动物。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可包括有生命的和死亡的。
按照微生物等级分类
,实验动物分以下几种,定义如下:普通级动物(英语:conventional animals,缩写:CV;简称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动物(英语:clean animals,缩写:CL;简称清洁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殊病原体级动物(英语: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缩写:SPF;简称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或SPF动物): 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动物(英语:germ free animals,缩写:GF;简称无菌动物):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动物需要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实验小鼠和大鼠的微生物等级分为CL, SPF, GF三个级别;豚鼠、地鼠和兔分为CV, CL, SPF, GF四个级别;犬和猴分为CV和SPF两个级别。
此外与无菌动物相关的还包括悉生动物(英语:gnotobiotic animals)和无抗原动物(英语:non-antigen animal)。前者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取得饲养,但是明确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携带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后者指未经环境、饮食或人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未被激活的动物,其体内的IgG水平非常低,甚至无法检出;它们需要在无抗原环境中饲喂无抗原的饲料和水生存维持。
遗传质量控制分类
若依遗传学分类,则分为:
近交系(英语:Inbred Strain Animals):经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者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应大于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封闭群(远交群)(英语:Closed colony Animals):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杂交群(英语:Hybrid strain Animals):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模式生物(动物)
实验动物中有一些已经标准化的被称为模式生物(动物)
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为参照,可以用各种方法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动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这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称之为模式动物。经典的模式生物中植物有拟南芥、水稻动物等,动物有果蝇、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蜍、小鼠、大鼠等。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比如: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是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基础。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首先依赖于研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寻找能最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物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更容易被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除了在遗传学研究外,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在发育生物学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物种被大家公认为优良的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其它合适的生物中去研究,同样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来模拟。
目前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海胆、果蝇、斑马鱼、爪蟾和小鼠。在植物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拟南芥、水稻等。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人们用来作为模式生物。
但它们会有一些基本共同点: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
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
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资料来源:
实验动物学-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Cell,Volume 163, Issue 1, 24 September 2015, Pages 18-20
三、养殖实验室需要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转行做宠物的很多,小白鼠和仓鼠都很常见,大一点的就是兔子了。首先,小白鼠与其他动物相比,它的基因与人类更相近的,其次就是小白鼠用来做实验是比较廉价的,一只小白鼠的价格也就几十元,并且繁殖能力强,一只小白鼠每胎可以生十几只老鼠,更夸张的是一年可以生7-10胎,也就是说一只小白鼠一年能繁殖上百只的小老鼠!
四、猪可以和什么动物一起养殖?
1. 猪可以和鸡一起养殖。2. 因为猪和鸡的生长周期和饲养方式相似,可以共用饲料和饮水设施,同时鸡的粪便可以作为猪的饲料,猪的粪便也可以作为鸡的饲料,互相促进生长。3. 猪和鸡的共同养殖还可以提高养殖场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猪和鸡的共同养殖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五、藏香猪养殖技术(怎样养殖藏香猪?
1.
猪舍准备 藏香猪对于养殖环境要求比较简单,稍微空旷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养殖,当然最好是丘陵地区,这样藏香猪就有活动的地方,通风效果好,能通过藏香猪的自身抵抗力,还能保证品质。选好地块后,选择一个背风向阳、平整的地方建造猪舍,一般猪舍圈养容纳8-10头主要,要控制好温度在25-32度注意,在猪舍外可以间排粪场或者修建化粪池。
2.
选种饲养 藏香猪是西藏原始瘦肉馅猪种,它属野外牧养类,一般是指在3000-4000米的海拔地带,以野生植物或果实为食,一般不会超过百斤。饲养时要选择健康的15-20天的仔猪进行饲养,这时的仔猪平均重达1-2公斤,饲养时要做好疫苗接种。如果是种猪,在引种是要注意将其圈养在事先准备好的干净卫生的猪舍过渡一周,确保无异常状况在引起饲养。
3.
饲喂管理 一般20日龄的仔猪即可开食喂食幼年饲料,一般每天喂食5次
六、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区别?
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是两个不同水平的检测方式,需要根据自己实验需求来做好实验计划。应该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区别。动物实验是在体内检测指标,细胞实验是体外检测指标。有时候体内和体外对某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可能有差别,细胞实验可能会方便一点,成本也比做动物低,重复性较好。动物的话更接近生理条件,但是动物肯定存在个体差异,周期长,重复性稍微差点。不过一般做一个课题都会需要体内和体外的结果来相互证明,这样结果才更科学。
七、土猪用猪笼养殖方法?
土猪是散养的,不能放在猪笼里养
八、藏香猪养殖技术(怎样养殖藏香猪?
养殖藏香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以下是一些要点:栏舍建造: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猪舍,规模不用很大,能容纳8-10头猪即可。温度要控制在25度左右。猪舍外面设置存储粪便的地方,粪便可以当作化肥送到田地里面。选种:引种时选择15天以上的猪仔进行饲养,并确定是否接种疫苗。栏舍提前消毒。饲料饲养管理:不同阶段的藏香猪饲喂是不同的。幼崽一天投喂5次,按照体重的3%的量进行饲养,主要饲料为玉米、谷糠、豆粕、麦麸以及青饲料组成。3个月左右,6个月以下的藏香猪一般按照体重的4%进行,主要饲养玉米、牧草、青草等。6个月左右的按照5%(体重的5%)进行饲喂,这时的藏香猪可以放养,提高瘦肉率。栏舍消毒:定期对栏舍进行消毒,保持卫生清洁,预防疾病的发生。总之,养殖藏香猪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知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饲喂,才能让藏香猪健康成长。
九、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猪以及饲养管理要点
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猪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猪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猪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能够为人类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宝贵的参考。相比小鼠和大猴等实验动物,猪的体型较大,更加接近人类,这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猪主要应用于以下研究领域:
- 基础医学研究:猪的骨骼、心血管、消化系统等与人类相似之处较多,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研究的模型。
- 器官移植研究: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近,因此可以作为人类器官移植的模型,为解决器官移植领域的难题提供重要参考。
- 生理研究:猪的生理参数与人类相似,如体温、心率等,可以用于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
饲养管理要点
实验动物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在猪饲养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 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猪饲养区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控制噪音和光线等干扰因素。
- 饲料:猪的饲料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也需要严格把关,避免给猪带来不必要的疾病风险。
- 水源:猪是高水分动物,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水质污染对猪的健康产生影响。
- 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猪的健康检查,并接种必要的疫苗,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严格控制猪群之间的接触,避免潜在的传染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 行为管理:为了保障猪的福利和减少压力,猪饲养区的布局和设计应充分考虑猪的行为特点。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适合的环境刺激,避免猪之间的争斗行为和伤害。
实验动物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动物的福利保障。
十、养殖五百猪水罐用多大的?
养殖一头猪一天的用水量是20斤水。10头猪就是200斤水。100头猪就是2000斤水。一吨的水。500头水就是5吨的水。水罐大小压力够大就行。保证每头猪都能喝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