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陵麻鸡多少斤?
体型外貌
公鸡颈羽红黄色,尾羽黑色有金属光泽,主翼羽黑色,背羽、鞍羽深黄色,腹羽黄色杂有黑点;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青色或褐色,胫、趾青色;皮肤为白色。
母鸡羽色以麻黄为主,少数为麻色、麻褐色、麻黑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青色、褐色或黄褐色,胫、趾青色;皮肤白色。
雏鸡羽色为麻黄羽、麻羽、麻黑羽、头背部有条纹斑状;青脚、黄皮肤
金陵麻鸡商品代鸡出栏日龄为65天,公鸡出栏体重为2000~2150克,饲料转化比为2.2~2.3:1;母鸡出栏体重为1850~1950克,饲料转化比为2.3~2.5:1。65日龄公母平均出栏体重为1950~2100克,饲料转化比为2.2~2.4:1,饲养成活率96%以上。商品代鸡70日龄屠宰测定
二、公鸡和麻鸡区别?
麻鸡头大小适中,单冠直立,有5-6个冠尖,头颈、背部的羽毛金黄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鞍羽枣红色。
公鸡头和颈的羽毛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有尾羽和尾上腹羽,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
三、麻公鸡是什么鸡?
麻鸡有公鸡有母鸡,公的叫麻公鸡。
麻鸡外貌特征:头大小适中、单冠直立,有5—6个冠尖,肉垂及耳鲜红,虹彩橙黄,喙黄、颈部长短适中,头颈、背部的羽毛金黄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鞍羽枣红色,脚矮而黄,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麻公鸡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又名清远走地鸡,就是家养土鸡。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名,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鸡之一。
四、清远麻公鸡和皇后鸡区别?
麻公鸡就是公鸡,王后鸡就是母鸡
五、当地公鸡和麻鸡哪个好吃?
当地的公鸡和麻鸡。两种鸡都好吃。当地公鸡跟麻鸡都是当地的土鸡。货真价实的土货。营养价值相当。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只不过也有个别的喜欢吃当地的土鸡,不喜欢吃麻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觉得两种鸡的都好吃。没什么差别。只要你煮的时候佐料齐全。味道一定要弄好。
六、灵山麻鸡养殖技术?
麻鸡养殖主张散养,选址最好是牧场或者果园,需用铁丝围起来。雏麻鸡最佳的养育季节为3至6月份,养育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放养前每天需要喂食6次,进入放养阶段可逐渐减少至每天喂养3次。
七、麻鸡、三黄鸡、蛋公鸡行情有没有什么平台或者网站天天报价的啊?
牧品易畜牧平台是国内第一家专注麻鸡行情,三黄鸡行情,蛋公鸡行情播报的平台。每天傍晚发布行情信息,准确,更新及时,还可以免费发布供求信息,买鸡卖鸡信息等。
八、麻鸡养殖技术和配方?
1、育雏前准备
育雏舍内必须在2周前按程序彻底清洗和消毒。在进入小鸡前1-2天预热小鸡舍,检查小鸡舍和室温是否达到标准温度。
2、饮用水和开食
先饮用后开食,饮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抗生素、电解质和多维等有很好的效果。饮水2-3小时后,约2/5的小鸡在寻找食物时可以开食。
3、温度和湿度
小鸡各阶段的温度应逐渐变化,小鸡头3天内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育雏后期最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5-20℃,一般为1-2天龄33-34℃、3-4天龄32℃、5-7天龄31℃、2周龄30℃、3周龄26℃、4周龄22℃、5周龄20℃、6周龄18℃。湿度为1-10天龄为60%-70%,10天龄后为55%-60%。
4、养殖密度
理想密度为0-2周龄25只/平方米,3~6周龄15只/平方米。
5、光照
通常育雏期光照的使用原则是减少后恒定:1-3天龄24小时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从4日龄开始每天晚上缩短光照时间0.5小时,照度为3瓦/平方米。5周龄的自然光照射10小时。6周龄的自然光照射9小时。7-8周龄的自然光照射8小时。
6、通风
鸡舍保持适当的通风,降低室内氨和水分,使鸡舍保温,没有过堂风。
7、营养
育雏日粮能量浓度为12.1-12.5兆焦/公斤,蛋白质为21%,可直接使用肉仔鸡0-21和4周龄后蛋白质可降至19%左右。具体请参考各种饲养标准。
二、麻鸡养殖的预防方案
1-3日龄,肠道和营养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9-13日龄,呼吸道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中药混合;15-18日龄,肠道和球虫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30日龄,肠道用药,每月混合1次中药拌料;35日龄出栏机动。
三、麻鸡养殖的免疫方案
7日龄,用新支二联苗点眼、滴鼻,1ml点15羽;14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21日龄,用新支二联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28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
四、麻鸡养殖的饲喂方案
1-3日龄,料号为熟碎玉米,喂食加清油;3-10日龄,料号510#,直接饲喂;10-30日龄,料号健源1#浓缩料,用12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30-60日龄,料号健源2#浓缩料,用14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60日龄-出栏,料号健源3#浓缩料,用16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
九、新北麻鸡养殖技术?
一、闽中麻鸡的生产性能
1.父母代生产性能:
开产周龄:20周 产蛋高峰(85%):32周
开产体重:1.9公斤 平均受精率:92%
50%产蛋率:25周 平均出雏率:86%
2.商品代生产性能:
日龄 性别 体重 料肉比
70 公鸡 1.65公斤 2.3:1
70 母鸡 1.35公斤 2.5:1
二、闽中麻鸡饲养管理要点
1、进雏前的准备
(1)消毒:进雏前1周,将所有设备清洗、消毒放置好,门窗关闭,用
甲醛(4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如密闭
不好,可用2%——3%氢氧化钠泼洒地面和四周墙壁。
(2)垫料: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铺好干燥无霉变的麦秸或锯未等垫料。
(3)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夏天温度可稍低。相对湿度为
60%——70%。
(4)器具:饲槽、饮水器按30——50只鸡/套,照明灯2.7瓦/平方
米配置。
十、麻鸡和小公鸡有什么区别?
总的来说,这两个品种最大的差别在体重和习性上。麻鸡的成鸡体重要大于柴鸡,并且易于笼养,生长周期短,大约70天,抗病力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强,但终归是为了其长肉,故适合笼养。柴鸡相对来说生长周期要长,长肉慢,适合散养,抗病力也较强,但价格高于麻鸡二分之一,缺点是投资周期较长,股增加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