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花鱼投料养殖?
养殖的方案:早中晚三餐投喂前先用敲打料桶发出声音刺激鱼群,然后向环道池或网箱中投喂适口的活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抢食活饵料鱼;
然后每餐由少到多逐渐加入刚死(刚死的鱼有一定的缓沉时间)的饵料鱼,同时相应逐步减少活的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全部抢食死饵料鱼;
然后每餐由少到多逐渐加入用鲜饵料鱼浆沉泡软化了长条状的优质膨化饲料(优质鱼粉蛋白质为主,蛋白质高于42%,桂花鱼分泌的蛋白酶对如豆粕、菜粕等植物性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很低),同时相应逐步减少死的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抢食用鲜饵料鱼浆沉泡软化了长条状的优质膨化饲料;再用同样的办法7~10天把桂花鱼驯化成食膨化饲料的鱼。
二、肉牛养殖如何脱贫?
肉牛养殖业因具有产品质量好、产品种类多、饲料范围广、生态环保(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的副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特点,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迅速,牛肉在肉类产品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肉牛养殖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创业致富的一个好途径。但是,市场、技术和经营等问题经常影响着肉牛养殖业效益。不过,市场变化虽不是肉牛场能够完全掌控的,但如果肉牛场能够掌握市场变化规律,根据市场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必要调整,可以缓解市场变化对肉牛场的巨大冲击。另外,对于一个肉牛场来说,关键是要练好“内功”,即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消耗,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才能在剧烈的市场变化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一招 提高肉牛的繁殖率
提高肉牛的繁殖率是增加养牛经济的重要手段,提高肉牛的繁殖率必须抓好品种选育,挑选优良牛种,掌握母牛繁殖规律,加强种牛的繁殖管理和饲养管理。衡量肉牛繁殖率的指标,受配率,受胎率,不返情率,配种指数,产犊率,产犊指数,犊牛成活率。提高肉牛繁殖率的其他措施。
第二招 注重肉牛的选购和运输管理
肉用牛的选购原则架子大,增重快,瘦肉多,脂肪少,无疾病。
肉用牛的运输时间、运输车辆、车厢内防滑、车厢内防滑、饮水桶和草料的准备、运输过程中的饲喂,办好检疫证明,防止肉牛应激
第三招 使肉牛长得更快
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生长的因素,选择优良的肉牛品种,加强肉用牛的选种和经济杂交,注重犊牛的饲养管理,加强肉牛育肥,肉牛育肥新技术。
第四招 使肉牛更健康
科学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隔离卫生,加强消毒工作,免疫接种,正常的药物防治。
第五招 尽量降低生产消耗
加强生产运行过程的管理,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
第六招 增加产品价值
加强肉牛质量监控,生产优质牛肉产品,提高粪便利用价值,提高副产品的利用价值,有利于提高牛场效益。
第七招 注意细节管理
包括牛场场址的规划细节,肉牛引种的细节,饲料选择和加工中的细节,饲养管理的细节,兽医操作规范的细节,消毒的细节,用药的细节、疫苗使用的细节,经营管理的细节。
第八招 生产中常见问题处理
养牛生产过程中,在牛的引进、饲料配置、牛舍建设、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肉牛生产权利的发挥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三、养殖青鱼投料标准?
1、人工养殖的青鱼主要以麸皮、米糠、米粒、豆粉等植物性饵料为食,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一阶段每天喂食四次,喂食量为3%,第二阶段每天喂食三次,喂食量为5%,第三阶段每天微湿两次,投喂量为2%。
2、青鱼又叫螺蛳青,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以螺丝、蚌、虾等动物为食,其口腔的咽部长有牙齿,较为尖利,在食用螺丝、蚌、虾时,会利用牙齿将食物坚硬的外壳咬碎,然后食用内部的嫩肉,再将壳吐出。
四、对虾养殖投料多少
对虾养殖投料多少?探究最佳投喂量
对虾养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养殖方式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高营养价值,对虾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然而,在成功养殖对虾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投喂量的控制。
对虾养殖的投喂量直接影响着虾类的生长和发育,过少的投喂会导致虾体疲弱、生长缓慢,而过多的投喂则会浪费资源并可能引发水质污染。因此,了解对虾养殖的最佳投喂量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为何投喂量如此重要?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投喂量的合理掌控对于保持良好的水质非常重要。投喂过多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导致虾类对饵料摄入不足,导致生长减缓甚至生长发育异常。同时,过多的饲料残渣会污染水质,降低虾类的存活率。
相反,投喂过少则无法满足对虾的正常生长需求,导致虾类生长缓慢、体型小、产量低,严重影响养殖收益。因此,探究对虾养殖的最佳投喂量对于提高养殖效益,确保良好的水质以及虾类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最佳投喂量的确定
不同养殖环境、对虾品种以及生长阶段都会对最佳投喂量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确定最佳投喂量的关键因素:
- 虾类品种:不同品种对饲料的消耗速度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投喂计划时,需要考虑虾类品种的特性。
- 水质环境:水质状况直接影响虾类的摄食和饲料利用情况。若水质好,虾类摄食量相对较大,反之则需要相应调整投喂量。
- 生长阶段:对虾的生长阶段通常分为苗期、稚虾期、养殖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来确定投喂量。
在确定最佳投喂量时,还应关注对虾的生长速率和饵料的消耗量。通过观察虾类的摄食情况和生长状态,可以逐步调整投喂量,以满足虾类的生长需求。
科学计算最佳投喂量
科学计算最佳投喂量可以帮助饲养员更好地控制养殖过程,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 测量水质参数,包括溶解氧、温度、氨氮等。
- 根据虾类生长阶段和种类,参考养殖手册或专家建议确定每只虾体重、摄食量和生长速率。
- 计算每天所需饲料总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估算: 饲料总量 = 虾体重 × 摄食量 × 生长速率
- 将每天所需饲料总量平均分配到每次投喂中。
- 监测虾类的生长情况和饵料的消耗量,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
通过科学计算和不断观察调整,可以逐渐确定最佳投喂量,确保对虾养殖的高效运营。
投喂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确定最佳投喂量外,投喂管理也是成功养殖对虾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 定时投喂: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投喂,确保虾类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并避免过多造成饵料浪费。
- 观察摄食情况:定期观察虾类的摄食情况,以便及时判断虾类饥饿程度和饲料消耗量,调整投喂量。
- 控制饵料质量:确保所使用的饵料质量优良,富含营养成分,避免对虾因吃低质量饵料而导致健康问题。
- 定期清理饵料残渣:定期检查并清理饵料残渣,防止污染水质,影响虾类的生长和健康。
通过合理的投喂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益,确保虾类的健康生长。
结语
对虾养殖的投喂量是确保养殖效益和虾类健康成长的关键。通过科学计算、观察调整和良好的投喂管理,可以逐步确定最佳投喂量,并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益。饲养员应根据养殖的具体环境和虾类生长阶段来确定投喂量,同时关注水质状况、饵料质量以及虾类摄食和生长状态。投喂量的合理控制将为对虾养殖带来更好的发展。
五、肉牛养殖标准?
以黄牛为例,成本约为8000元/头,假设市场售价为30元/千克,1头育肥牛500千克,这样每头黄牛养殖毛收人为15000减去上述成本投入,利润为15000-8000=7000元。
黄牛是国内品种,因为生长速度比较慢,正因为生长慢,所以肉质比较好,一般南方人比较喜欢吃黄牛肉,其成本约为8000元/头,假设市场售价为30元/千克,1头育肥牛500千克,这样每头黄牛养殖毛收人为15000减去上述成本投入,利润为15000-8000=7000元。但是由于现在经济社会,黄牛生长周期过长,不适宜市场环境的要求,很多黄牛品种都已经通过杂交改良。杂交黄牛汲取了其他品种生长周期短,生活力强,生产性能更高的优势,在对纯种黄牛的特性扬弃的继承的情况下,更具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黄牛养殖经济效益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丁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好的品种直接关系到牛群的生产性能、词料转化率、饲养周期、料肉比等等。将地方黄牛。与肉牛进行杂交后的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其肉质也大有改善。云南地区杂交模式大多数采用短角牛与本地母黄牛杂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下,杂交黄牛哺乳期可明显增重1千克/天,育肥期明显增重2千克/天,比较养殖效益提升了50%-80%。
目前,黄牛养殖以小规模饲养为主要方式,其劣势在于饲料、牛的品种和牛的年龄混杂,其结果是育肥周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牛的质量差,产品没有竞争力。上市后售价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六、肉牛养殖技术?
按照以下方法养殖肉牛:
1、营养需要
肉用牛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0%-2.5% ,每头每El需蛋白质0.4千克,可消化热能60-122兆焦,钙11-28克,磷11-28克。体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给干草1吨、秸秆1吨、青贮1吨、混合精料500千克、盐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干草3千克、秸秆3千克、豆壳粉1千克、苜蓿干草1千克、青贮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盐和骨粉各0.05千克。
2、饲养管理
肉用牛的饲料以青、粗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为5-l0月份,舍饲期从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证8-10小时的采草时间,放牧人员要跟群放牧,注意观察牛的吃草、发情、精神状况。主要补喂矿物质、食盐,适当补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补喂精料1千克,舍饲期每日2千克。
3、供给多样草料,力争营养全面,并做好饲草的加工调制任何一种牧草都不会有完全的营养成分,舍饲牛应尽量供给多样草料。养牛较好的牧草有黑麦草、橡草、苏丹草等。
(1、秸秆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红薯滕等。精料类有玉米、豆饼(粕)、麸皮、红薯等。为保证饲料的常年均衡供应,春夏可种橡草、冬天可利用耕地种植黑麦草或其他草种等,分茬收割,鲜草饲喂。
(2、种植青贮玉米可在乳熟期,蜡熟期采收制作全株青贮饲料;在秋收后可利用玉米秸、地瓜秧等制作青黄贮饲料。其它的秸秆和稻草、红薯滕、花生秧、豆秸等应全部妥善贮存起来以备冬春利用;要把所产的牧草尽量全部采收、晾晒后贮存。饲草、秸秆等饲喂利用必须经加工调制,先切短(0.5 cm长)或粉碎,
(3、精料类的粮食,豆饼等主要通过粉碎后作补饲用,喂量不要过多,否则易得病。补喂精料根据畜体大小、怀孕、哺乳、育肥等情况确定。母牛怀孕的后2个月应补喂精料,每天l—2kg精料,骨粉50g,食盐30g。哺乳母牛产后头2个月,每天应补给l—2kg精料,骨粉60g,食盐40g。
4、要注意牛疫病防治牛的疾病预防除按当地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注射外,每年应驱虫2次,可用伊维菌素制剂注射,对防治体内外寄生虫效果较好。
七、肉牛养殖场怎么建设?
肉牛养殖这个小行业因近几年行情好利润高、关键是获利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和资金进入养牛行业。所以各地大大小小的牛棚、牛舍、牛场拔地而起,有的因陋就简,有的稍成规模,有的高档奢华,不一而终。牛场到底应该怎么建,今天跟大家分享两点建议:
一、合理设计
牛场设计要尽量合理,这里说尽量是要根据实际场地和资金情况因应而变。
1、牛场分区:牛场一般分为生活区和养殖区两个区域。养殖区由北向南依次为草料存储,料房,牛舍和粪污处理四个区,要在牛舍下风向设置隔离牛舍。
2、牛舍朝向:牛舍以南北方向为好,这样冬季东西两侧的牛都可以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夏季东西两侧侧要搭建遮阳网,避免热应激导致牛中暑。
3、散养/拴养:养殖方式建议大家阅读:牛散养还是拴养好?一文。但是散养占地面积要比拴养大2-3倍,也就是散养100头牛的地方,拴养可以养200-300头牛。拴养方式土地产出效率更高。这要根据资金、场地大小及土地成本等具体分析,如果场地大资金少可以选择散养,如果场地小资金多可以选择拴养。
4、牛舍尺寸:我们以100头规模拴养牛舍为例,给大家提供设计尺寸:牛舍:长60米、宽10米、中间过道1.5米,对头牛槽,槽宽60厘米、高50-70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1.2米,地面斜坡1.5%。
二、尽量省钱
如果资金充裕要投资大型牛场,最好是设计建造一步到位,这样科学合理,节省人力,省去以后改造费用,同时养殖效率更高。但是蓉宝生物建议新上牛场以先上一半基建为好,养牛不仅仅是牛舍建好就完事的,关键的是“养”的技术,待养殖环节理顺以后再上另一半牛舍,稳步推进,或许根据之前的经验会对新的圈舍有更好的改进。如果是中小养殖规模,就要因陋就简,只要是冬天能晒阳光遮挡风寒,夏天可以遮阴避雨防热暑,就完全可以了。要把重点放在饲养投入上,切不可在圈舍上花过多心思和资金。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牛舍可以逐渐改建扩建。能够赚钱的是牛,而不是圈舍。
养牛不易,且省且算计!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八、肉牛犊肉牛养殖
肉牛犊肉牛养殖的关键要点
肉牛犊养殖是肉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肉牛犊的健康和生长,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要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品种:肉牛犊的品种对其生长和肉质有很大的影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饲料条件的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 合理的饲养管理:肉牛犊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对于肉牛犊的生长至关重要。
- 保持适宜的环境:肉牛犊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来保持其健康和舒适。确保牛舍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定期接种疫苗: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定期为肉牛犊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遵循兽医的建议,确保肉牛犊得到充分的保护。
- 合理的运动:肉牛犊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促进其健康和生长。定期让肉牛犊在户外活动或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其体质。
- 疾病预防和控制: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对于肉牛犊的健康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肉牛犊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 合理利用资源:在养殖肉牛犊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环保的养殖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以上提到的关键要点外,养殖者还需要关注其他因素,如饲料的选择、饲喂方式、疾病预防和控制等。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肉牛犊可以健康地生长,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
在养殖过程中,与专业的兽医和养殖专家保持联系也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可以提供有关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肉牛犊的养殖。
总之,肉牛犊的养殖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细心的照顾。通过遵循以上关键要点,您将能够成功地养殖出健康、品质优良的肉牛犊,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牛肉产品。
九、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养殖肉牛?江浙一带适合养殖肉牛吗?
我现在也在养肉牛,牛的适应能力很强!南方养牛比北方有条件,四季常青资源丰富选对肉牛的品种利润空间很大!
十、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
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养殖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其中,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以及带来的益处。
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饲料投放量、频率和时机的智能化管理。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也得以迅速进步。
首先,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场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温度、饵料含量等指标,从而能够准确判断鱼类的饥饿程度,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投料量。
其次,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使得投料系统能够自动根据设定的投料策略进行操作,无需人工干预。例如,通过控制投料机的开关和运行时间,可以实现根据鱼类需求进行频繁或适量的投料。
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场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进一步优化投料策略。通过对鱼类生长、水质变化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模型预测出最佳的投料量和时机。
应用场景
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适用于各类水产养殖场和规模。
首先,对于传统的鱼塘养殖场,智能投料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投料的工作量。传统投料方式需要人工定期投放饲料,存在投料不均匀、浪费等问题。而智能投料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精确投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其次,对于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场,智能投料技术能够实现集中化管理和自动化操作。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联动,可以对整个养殖场的饲料投放进行统一调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养殖效率。
另外,智能投料技术还适用于高级水产养殖方式,如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水族箱养殖等。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料系统可以根据水质、鱼类数量等多个因素进行自动调整,实现精细化管理。而在水族箱养殖中,智能投料技术能够根据鱼类种类和数量自动投放适量的饲料,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带来的益处
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诸多益处,对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智能投料技术能够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精确控制投料量和时机,可以避免过度投放饲料造成的浪费,减少养殖成本。同时,合理的投料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其次,智能投料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传统的人工投料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料过程频繁而繁琐。而智能投料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投料,减少了人工投料的工作量,解放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养殖场的工作效率。
另外,智能投料技术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影响。通过精确的投料管理,避免过量饲料造成的水质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合理的投料策略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性。
总的来说,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养殖行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在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劳动强度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智能投料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