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鲺鱼苗养殖技术?

一、塘鲺鱼苗养殖技术?

塘鲺鱼养殖技术

1、培育鱼苗

(1)一般使用水泥池来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

(2)在下池之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施加腐熟有机肥培养水质,为塘鲺鱼提供食物,到了后期,投喂鱼粉和面粉配制而成的饲料。

(3)培养15-20天左右,等到鱼苗长至3-5cm左右的时候,准备放入池塘中饲养。

2、池塘养殖

(1)池塘处理

①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

②消毒过后7天左右,进行试水,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开始放苗。

(2)放养

①每亩池塘(水深1.5m左右)放养1-1.5万尾鲶鱼苗。

②放养初期的时候,使用密网在池塘边围出来一块水域(面积为5-8平方米左右),将鱼苗放置于其中饲养10-15天左右。

③随着育苗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然后撤掉密网。

(3)喂养

①早期的时候,主要投喂水蚤,水蚯蚓,或者是鱼粉、蚕蛹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待塘鲺鱼长大后,喂食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虾等。

②每日的投喂量为塘鲺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二、塘角鱼苗养殖技术?

1、培育鱼苗

(1)一般使用水泥池来培育鱼苗,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

(2)在下池之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施加腐熟有机肥培养水质,为塘鲺鱼提供食物,到了后期,投喂鱼粉和面粉配制而成的饲料。

(3)培养15-20天左右,等到鱼苗长至3-5cm左右的时候,准备放入池塘中饲养。

2、池塘养殖

(1)池塘处理

①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

②消毒过后7天左右,进行试水,如果没有问题,则可以开始放苗。

(2)放养

①每亩池塘(水深1.5m左右)放养1-1.5万尾鲶鱼苗。

②放养初期的时候,使用密网在池塘边围出来一块水域(面积为5-8平方米左右),将鱼苗放置于其中饲养10-15天左右。

③随着育苗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然后撤掉密网。

(3)喂养

①早期的时候,主要投喂水蚤,水蚯蚓,或者是鱼粉、蚕蛹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待塘鲺鱼长大后,喂食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虾等。

②每日的投喂量为塘鲺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三、鲮鱼苗养殖多久分塘?

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 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尾,鲮鱼苗4万-5万尾/667米’, 出塘规格每公斤 120-150尾,667米’产300—320公斤。

第二段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667米’,出塘规格每公斤50—60尾,667米’产160-180公斤。

合理安排每期茬口搭配,667来’产可达5004500公斤。

四、外塘养殖南美对虾

外塘养殖南美对虾的潜力与发展前景

在近年来的养殖业中,南美对虾作为一种高产且富有商业潜力的水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作为一种优质的淡水虾类,南美对虾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外塘养殖南美对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养殖方式,该方式借鉴了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结合人工管理,为南美对虾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通过创建适合南美对虾生长的湿地环境,提供充足的饵料、合适的水质和适温的水体,外塘养殖能够达到较高的养殖效益。

外塘养殖南美对虾的优势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外塘养殖南美对虾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 生态友好:外塘养殖采用自然湿地环境和生物链的生态原理,将虾类放养于湿地中,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还能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2. 养殖效益高:外塘养殖南美对虾由于采取了生态环境,虾类生长条件优越,饵料充足,水质稳定,因此生长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外塘养殖能够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3. 产品质量优异:外塘养殖的南美对虾,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成长,虾体健康,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这种虾类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格和较强的竞争力。
  4. 抗病能力强:外塘养殖南美对虾由于生长环境优越,虾体抵抗力更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免疫力更加健全,降低了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外塘养殖南美对虾的发展前景

外塘养殖南美对虾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外塘养殖南美对虾市场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目前,国内对于南美对虾的需求量大,但供给量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着产量低、水质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南美对虾的需求。而外塘养殖南美对虾克服了传统养殖的种种问题,能够在有限的水域内实现高质量、高产量的养殖,充分填补了市场缺口。

另外,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外塘养殖南美对虾正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种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对于生态绿色养殖的要求相契合,有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总体来说,外塘养殖南美对虾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养殖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外塘养殖南美对虾将成为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多美味和健康的水产品。

五、外塘养殖对虾可行吗

外塘养殖对虾可行吗?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虾养殖业在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外塘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域,其水质和生态环境与海洋或河流有所不同。那么,外塘环境下养殖对虾是否可行呢?

外塘养殖对虾的优势

外塘养殖对虾相较于其他养殖方式,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是水质条件。外塘的水质通常较为清澈,沉积物较少,这种优越的水质条件对对虾的生长非常有利。其次,外塘的水温波动相对较小,有助于稳定对虾的生长环境。此外,外塘的水域面积通常较大,能够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对虾可以自由活动,有利于其运动能力和食欲的增进。

外塘环境下养殖对虾的挑战

尽管外塘养殖对虾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水质管理。由于外塘的水源可能来自不同的水源,水质的均一性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采用科学的水质处理技术,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其次,外塘的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存在各种捕食性动物和竞争物种,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对虾的损失。此外,外塘的水温可能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控,确保对虾的适宜生长。

外塘养殖对虾的技术要点

为了确保外塘养殖对虾的成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 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监测,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宜。
  • 饲料管理: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确保对虾获得充分的营养。
  • 疾病预防:加强疾病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养殖密度:根据外塘的水域面积和对虾的生长要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过度竞争和疾病传播。
  • 生态平衡:关注外塘的生态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生态平衡,防止对虾的损失。

外塘养殖对虾的前景

外塘养殖对虾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水域资源,外塘养殖对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对虾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的对虾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外塘养殖对虾有望满足市场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当然,外塘养殖对虾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如何科学管理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益等等都是需要持续努力和创新的方向。通过不断的科研和实践,相信外塘养殖对虾的可行性会不断提高,为中国对虾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

六、外塘放养的甲鱼苗多大最好?

 1、外塘放养甲鱼苗最好达到一斤左右为好,在外塘有敌害生物,还要甲鱼苗有觅食能力,投放1斤左右的甲鱼苗成活率高。

2、野生环境中蚯蚓、昆虫之类的都是甲鱼的主食,你也可以用这些喂他们,喂食量一般是2-3个甲鱼头部那么大,每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都可以,养甲鱼一定要有个能晒太阳的小平台,紫外线可以帮助甲鱼吸收钙质,对生长很有必要。

七、外塘养殖牡蛎育肥技术?

育肥的方法 牡蛎育肥前,先在选定的育肥场,划分若干小区,设立标志,整理水底埕地。广东珠江口的育肥场水底埕地,宽5~6米,埕间距4米左右,以供船只通过和作业管理。

  育肥场每667平方米面积,通常移入10立方米采苗器上的牡蛎。对石块或石条等采苗器,一般都将牡蛎从采苗器上铲下来,再运至育肥场;其他采苗器,如蛎壳采苗器,一般可一起运往育肥场。移入育肥场的牡蛎的排列形式与养成期基本相同,排间距0.5米左右。

  移蛎育肥的途中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20小时,并要求做到轻搬快运,防止烈日曝晒和相互摩擦。

八、外塘草龟怎么养殖?

草龟常识 

外塘草龟:是指人工饲养一年后,转入模仿野生环境的外塘中进行饲养的草龟。

食物:和温室龟一样吃饲料,或猪肉、牛肉、小虾,小鱼,家禽鱼类的肝脏,这些食物要切碎或撕碎,需要注意的是喂虾、鱼要去虾头及鱼刺,以免虾刺、鱼刺刺穿龟的喉咙。冰冻的食物要解冻,待温度与水温一致才可以喂龟。

刚从冬眠中醒来的龟对食物没有兴趣,拒绝摄食。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龟,同许多刚刚睡醒时的人一样,会觉得晕头转向,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只不过龟比人所需的调整时间要多的多,大概需要1-2天,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许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龟看上去骨瘦如柴,或是好像营养失调,按照通常情况来说,这是正常的。这时需要饲养者有一些耐心,头几次投喂的饲料应少而精,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营养药物和抗生素。逐步加大投喂量,一段时间后,再按龟的最大食量投喂饲料,使龟尽快恢复。

九、甲鱼外塘与内塘养殖的区别?

甲鱼外塘养殖都是比较大的苗种,一般都是两年左右的甲鱼苗,可以抵御敌害生物,可以独立觅食的小甲鱼。

内塘一般是养殖甲鱼蛋壳苗,或者冬季加温使甲鱼不进行冬眠,提高生长速度,大大缩短养殖周期。一般内塘养殖出来的甲鱼没有外塘养殖出来的甲鱼美味。

十、外塘野外养殖甲鱼喂什么

外塘野外养殖甲鱼喂什么

甲鱼作为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许多人也开始在家庭中养殖甲鱼,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对于野外养殖甲鱼的朋友们来说,喂食是保证甲鱼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外塘野外养殖中,我们应该给甲鱼喂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1. 活饵

活饵是一种给甲鱼喂食的常用方法。例如,可以选择小鱼、虾虎等与甲鱼体型相对匹配的鱼类作为活饵。这样的饵料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而且非常符合甲鱼的口味喜好。此外,活饵还能增加甲鱼的活动量,促进其运动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喂食活饵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喂食量,以免过量导致甲鱼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量。

2. 植物性饵料

除了活饵,植物性饵料也是可以选择的喂食方式之一。例如,可以给甲鱼喂食一些绿叶蔬菜,如菠菜、油麦菜、苦菜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能够提供甲鱼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另外,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蕹菜等,也是甲鱼喜爱的食物。它们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加水质的氧气含量,促进甲鱼的呼吸。

3. 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是养殖甲鱼中常用的一种喂食方式。它具有营养全面、易保存、易饲喂等特点,非常方便实用。在选择人工饲料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专用饲料。例如,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的饲料,能够满足甲鱼日常所需的各类营养素。此外,在喂食人工饲料时,需要注意饲喂量的控制,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4. 补充剂

除了主要的饲料之外,适当使用一些补充剂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可以在甲鱼饲料中加入一些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添加剂,以满足甲鱼骨骼生长的需要。此外,维生素C等营养补充剂也可以作为辅助喂食的补充品。当然,在给甲鱼添加补充剂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和合理搭配,避免过量引发反效果。

5. 配合喂养

为了使甲鱼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饲料的配合喂养方式。例如,可以将活饵和植物性饵料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此外,人工饲料也可以与其他饵料进行配合,提高甲鱼饲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通过配合喂养,不仅可以丰富甲鱼的口味,还能满足其不同阶段生长对营养需求的变化。

总之,在野外养殖甲鱼时,喂食是保证甲鱼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选择活饵、植物性饵料、人工饲料等多种喂食方式来供给甲鱼所需的营养。同时,合理使用补充剂和采用饲料配合喂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甲鱼的口感和生长效果。希望对外塘野外养殖甲鱼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上一篇:庆阳驴的由来?

下一篇:   没有了